2024年6月22日,经过层层激烈的角逐,魔术节目《天女散花》最终以总分第一的傲人成绩,摘得中国杂技金菊奖,用榜首的实力向大众展示了展演团队的付出和努力。至此,《天女散花》成为重庆杂技艺术团继2018年《幻影飞鸽》、2021年《仙豆》、2022年《摇摆青春》获该赛事金奖后,再度夺魁,实现的“四连冠”。《天女散花》编演成功的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重庆好故事,艺术重庆,今天为你揭秘魔术背后的创作秘密。
泥文
《重庆文艺》责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024年6月22日,经过层层激烈的角逐,魔术节目《天女散花》最终以总分第一的傲人成绩,摘得中国杂技金菊奖,用榜首的实力向大众展示了展演团队的付出和努力。就像2018年的魔术《幻影飞鸽》、2021年的魔术《仙豆》、2022年的杂技《摇摆青春》夺魁的日子一样,《天女散花》为重庆杂技艺术事业浓妆重彩地添上了一笔。《天女散花》编演成功的背后,有事物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和走向,这离不开重庆杂技团的探索精神。
《天女散花》进入筹划环节时,是以《花雨》命名的。《花雨》从一开始空手出花就被确定成了创作核心,尽管节目立意和内容深度后续都有调整、升华,但离打造成编演成功的魔术个案还有相当的距离。问题值伴随渴盼值而生,在保持传统手法、技法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如何去解决?这是必须周密、详尽地编导才能完成的事。空手出花是很常见的魔术技巧,在魔术行业内早就有了公认的代表作品,要想出新,实在不是易事。这个剧目又该如何去打造呢?
剧目组首先确定一个故事性的结构: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取材,植入神话“飞天神女”意象,以及国人之于飞天入梦的愿想。以“飞天神女”圣洁而美好的、温婉娴静而又充满力量的形象塑形,包括具有独特魅力的服饰和色彩;以魔术空手出花为创作核心,借力舞蹈的曼妙,通过“变花、洒花、散花”以及“变蝴蝶”等元素,配上独具灵性和生命力的音乐,给观众宛如缥缈仙境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将大众引入奇妙的魔术世界的同时从中享受浪漫向上的青春气息,让魔术表演中的漂浮、消失、转移等技巧佐以情感表达无保留地传递给观众,彻底释放该魔术的张力。而后将有一定局限和缺乏诗意剧目名《花雨》更名为《天女散花》。
在道具的选择中,用宽度1.5米、高6.5米的腹吸绸打破常规局限,以一瞬间出现上千只“蝴蝶”和“花瓣”爆满氛围;以“底层厚、中间不变,上层漂浮”的三层舞台烟雾来拓展效果……这是《天女散花》的“破”与“立”,是审美意识的冲击,让其在现时段的魔术境域中向前跨出一大步,体现了在时代大背景的氛围里,艺术向前皆有可为的生命力。
灯光在魔术《天女散花》中的应用,极尽可能地拉近奇异和玄妙的距离,成为魔术师与观众沟通、互动的媒介。从“仙女”到“天女”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或者偶然的回眸,都被灯光精准捕捉并放大,让观众在“魔”与“幻”中体验不一样的艺术氛围,让每一瞬的表演都显得生动和真实。灯光随表演节奏而变换,形成独特且气势恢宏的风景线,与聚而不散的烟雾、漫天飞舞的花瓣相互交融、辉映,这也是《天女散花》创作的亮点和突破点。灯光辉映透析出来的美感,一度让观众和行业内人士疑是用了电脑或者其他科技特效制作背景,事实上是舞台用干冰铺设、用灯光的变换交流形成流动性云雾景致,以及灯光、烟雾惟妙惟肖的动静结合而形成,除了让观者叹为观止,也让《天女散花》本身充满了无法言说的魔性和玄妙。为生动形象地呈现“天女散花”舞台效果,道具纸花由传统的长方形弹片式纸花,改变成圆形,让其在形态上比长方形的纸花显得饱满真实。78岁的魔术师周昌容亲自去市场选购道具,制作加工成圆形的纸花,打破了传统魔术刻板印象,与“天女”妆造形象、舞蹈、灯光、音乐、进行全新融合,舞台美学和魔术审美至此浑然天成,也为魔术后面的发展提供了出路和创新的依据。
主演焦露蓉将“仙女”“天女”散花,用肢体、神态的语言向大众传递美好的、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气息不是偶然。这对于本身是魔术演员的人来说或许难度要少点,但对于长期从事杂技排演的演员而言,进入魔术领域的难点除了魔术本身的技术外,就是如何做到在零失误的情况下与观众实现有效的情感传递。
焦露蓉5岁进入杂技艺术团,擅长空竹、转碟、舞流星、绸吊等杂技表演。在2017年全身心投入魔术练习之前,她一直在杂技和魔术之间左右兼顾,参与展演过很多场次杂技和魔术表演(助演),曾在2018年7月美国密歇根州当地时间7日晚8时(北京时间8日上午8时)结束的IBM国际魔术大赛颁奖晚会上,参演的重庆杂技艺术团原创魔术《伞丛扇影》,斩获金牌、金奖和最受观众欢迎奖三项大奖。不但实现了中国魔术在国际顶级赛场上金奖零的突破,更是打破大赛自创办以来团队包揽三项大奖的历史。该节目曾荣获2013年第九届全国杂技比赛魔术组金奖、2014年全国魔王争霸赛暨国际大魔术师杯邀请赛国际组金奖、2015年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六次全国魔术比赛银奖等荣誉称号。技术和展演的经历给她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杂技和魔术都有光亮的细节要表现,杂技相对于魔术来说要单一一点,魔术在表演时,动作、神情都要随着舞美的设计变化来控制应该展现出来的现象而变化。《天女散花》节目编演中有很多连续转圈的舞蹈规定动作,每一个圈都代表着“天女”要散发出来的信息,是以自然地旋转身体来表现神女在空中遨游的曼妙。焦露蓉在杂技表演时没有遇到过这么多的转圈,这对于她来说难度较大,从转3圈5圈就会头晕、想吐,到最后站到一个转盘上连续转上50圈,还能自如地进行下面的表演,这对于专业舞蹈演员都是不小的难度,不是专业舞蹈演员的她却坚持完成了下来,修炼的付出与辛酸也就可见一斑了。
演出中出花、弹花是关键环节,不只是要完美地完成技术动作,还要与音乐、灯光、舞台变化、表情等无缝衔接。每一个衔接的细节,关系着剧目表演的成败,这些细节也是剧目的亮点,细节与细节必须要线性而不僵硬地连贯性完成,这得用上表演者多方面素质完美的糅合,对剧目除了技巧还应有理解和感悟,与表演者的天赋不无关系。
《天女散花》的花改为圆形和增加面积,是对传统的散花魔术表演的一次挑战,也是对表演者的挑战。圆形赏心,大朵悦目,但难在表演者的操作,花45分钟“藏”花于表演服装上,就为了台上那7分钟的绽放。
《天女散花》它不仅只是一个魔术剧目,它更是一个全面开花的艺术作品的呈现,“凭空”变出400多朵花,配合超过3000只悬浮的蝴蝶,人随花舞,蝶随人舞,营造出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表演者捻动多彩蝴蝶,双手一次性变出20多朵花;单手出一束花,瞬间变色;花变蝴蝶融合了类似变扑克牌的手法,加入了悬浮,蝴蝶三变色,花瓣变蝴蝶又蝴蝶变成花瓣,而后变成一朵完整的花,从“仙女”到“天女”服装的变换等,这让人想到川剧的变脸艺术,加之灯光、“云朵”等场景的介入,一切都那么奇妙而玄幻,动作丝滑,让人明知是假却又无法看出假来,不得不叹为观止。
魔术《天女散花》展演的成功,在于编演团队共同营造出来的魔术语言表达的成功。有台前也就会有幕后。当然,台前是柱石,台后是基石。出演之前表演者的情绪、表情、如何表演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让观众明白演的、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这是幕后者参与后获得成功的关键。
焦露蓉是重庆杂技艺术团培养的年轻一代魔术表演人才,《天女散花》是重庆杂技艺术团编演的又一个有新的生命力的剧目。新的人才新的剧目结合,出类拔萃也就自然而然。《天女散花》编演的成功,不仅仅是在获奖上,而是给艺术演绎创作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可能。在时代境域的背景里,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要与时代接轨,与时代共进退,只有紧抓时代跳动的脉搏,紧跟时代审美需求,糅合进各种适宜剧目所需的艺术语言,使之交融,用多元的触角,为要演绎的艺术主题说话,这是艺术人、艺术生命力的走向。
《重庆好故事》“艺术重庆”系列将为你讲述一个个镌刻着重庆印记的艺术宝藏背后的精彩故事,为你展现一代代文艺工作者扎根重庆这片热土倾情创作的动人历程!节目每晚20:00-20:30在重庆交通广播首播,还将同步在第1眼新闻客户端、重庆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视界网、蜻蜓FM、喜马雅拉等融媒体矩阵和重庆档案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上发布。
本文内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有异议的请文章末留言投诉
或拨打电话023-6361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