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他死了——除非有人去世了,否则他们不会出现在你家门口。”
这是琳恩描述前任突然切断联系时的感受。我们暂且称她的前任为艾登。去年,艾登突然与琳恩断绝了一切联系。两人交往了七年,一起住在阳光明媚的加州,与琳恩之前婚姻的两个孩子及他们共同养的几只狗组成家庭。他们正计划扩展家庭:安排医生预约、了解卵子捐赠者、会见潜在的代孕母亲。此外,艾登和琳恩还买了邮轮票,准备等艾登从夏威夷探望完姑姑回来后一起享受假期。
然而,艾登没有回来乘坐邮轮。相反,他在最后一次联系时对琳恩说了句“晚安,我爱你”,然后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她的生活。他“突然消失”了。
神隐:一种现代关系结束方式
Ghosting(通常译为“神隐”、“断崖式失联”或“人间蒸发”)是一种通过突然切断一切联系来结束关系的行为。据不同研究,50%到80%的人都曾经历过这种行为。它不仅存在于普通熟人和线上约会中,也发生在长期伴侣、同事、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之间。甚至连心理治疗师有时也会在与患者合作数月后“神隐”。在现代线上约会中,“神隐”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约会应用Tinder在去年愚人节发布了一则假招聘广告,寻找一位“神隐副总裁(VP of Ghosting)”。
琳恩的故事虽然令人震惊,却并非少见。人们在交往数月甚至数年后“神隐”并不少见。在2024年的一项研究中,纽约大学的博士生朴艺真(Yejin Park)和INSEAD商学院的行为科学家纳达夫·克莱因(Nadav Klein)发现,在一段有人“神隐”的关系中,平均时长竟然高达五年。
这一发现也符合我在Reddit的讨论版块r/ghosting上发现的情况。该社区有1.4万名成员,是Reddit规模前6%的版块。当我向这个庞大的“被神隐者”群体求助时,许多人分享了他们失去至交、长期伴侣,甚至未婚夫的故事。
我对这些“长期消失”的故事着迷不已——那些曾经的朋友、伴侣和疏远的家人,停止回复爱人信息、拉黑他们的电话,甚至在笑着说“晚上七点来接你”后便悄然离去。在我脑海中一直回荡的是琳恩的问题——所有“被神隐者”都想知道的问题:为什么人们选择消失?为什么不直接说实话?
- Greta Kotz -
是什么驱使人们选择消失?
吉莉·弗里德曼(Gili Freedman)是圣玛丽学院的副教授,多年来一直研究“神隐”行为的心理学。当我问起神隐的原因时,她说道:“原因很多。我可以说上好久。”
弗里德曼解释道,神隐的动机非常多样化。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原因,比如对伴侣失去兴趣、遇到新的人,或者发现双方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契合——但这些原因并不限于“神隐”,任何分手都可能涉及这些动机。此外,还有一些实际原因,比如通讯过载或时间不足——在如今数字化联系日益频繁的情况下,这些原因可能使“神隐”变得更加普遍。
有时,人们选择神隐是因为关系尚浅,他们认为还不值得花费精力去进行一场尴尬的对话。换句话说,神隐者可能甚至没有把自己视为真正进入了一段关系,即使“被神隐者”感到截然不同。然而,像琳恩这样的经历似乎无法用这些原因来解释。
有时,“神隐”行为可能是完全合理的,例如,当深度关系中的某一方对自身安全感到担忧时。这种担忧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表明彻底切断联系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出口”。弗里德曼指出,有些人选择“神隐”是出于绝望——这是一种“最后的手段”。他们可能因为找不到其他方法结束关系而做出这样的决定。她解释道:“就像是,‘我已经试过所有办法了,但我无法从这段关系中脱身——那我只能一刀切了。’”
但“神隐”也可能源于对如何结束一段关系的困惑或不确定性——当我们没有明确的“剧本”来指导我们如何放手时,往往会选择这种方式。
“剧本”帮助我们应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场景。弗里德曼解释说,它指的是“在特定时刻我们会说的特定话语”。例如,在餐厅用餐时,流程通常是:跟随服务员到座位、点餐、然后在等待上菜时享用面包棒。这种“剧本”已经深深植入我们的行为模式中,无需刻意思考。
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一个适用于拒绝的良好“剧本”。“你或许能想出一些台词。”弗里德曼解释道,“但你永远不会真的用它们,比如‘这不是你的错,是我的问题’,或者‘好吧,我们还是做朋友吧’——这些虽然是‘剧本’,但因为它们太陈词滥调,难以启齿。”
当没有一个明确的“剧本”指导我们如何结束一段关系时,有些人选择即兴发挥,而另一些人则干脆悄悄“下台”。
这一点还暗示了另一种可能性:有些人选择“神隐”,可能与他们对待关系的思维方式以及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态度有关。例如,2018年弗里德曼及其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拥有更强“命运信念”的人——即相信两个人要么注定在一起,要么不该在一起的人——更容易认为“神隐”是可以接受的。这类人也更倾向于在未来选择“神隐”,无论是在恋爱关系还是友谊中。
“如果你是那种认为‘这段关系要么命中注定,要么不该存在’的人,那么选择‘神隐’或许显得更加合理。”弗里德曼解释道。对这些人来说,与其花时间和精力进行一场艰难的对话,倒不如直接切断联系来得更简单。
“神隐”对心理的影响
无论动机如何,“神隐”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都可能造成显著的影响,包括愤怒、悲伤、沮丧、内疚、迷茫和受伤。“神隐”甚至可能影响我们的依恋类型——即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
拥有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通常自信于自己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得支持,而焦虑型依恋者则缺乏信任感,他们渴望亲密,却同时害怕被拒绝。在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弗里德曼及其团队发现,焦虑型依恋者更有可能经历“被神隐”的情况。尽管尚无法明确是“被神隐”导致了焦虑型依恋,还是焦虑型依恋使人更容易成为“被神隐”的对象,这种关联却显得合理:当伴侣或朋友突然离去,且没有任何解释时,我们可能会难以在未来信任他人。
阿拉巴马大学的利娅·勒费夫尔(Leah LeFebvre)教授专注于“神隐”研究。她在2020年的一篇论文中,与同事Xiaoti Fan一起研究了358名美国人如何应对“被神隐”的经历,以及这种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在两项研究中,约18%的人表示,他们在沟通和建立信任方面变得更加谨慎;15%的人对约会持更悲观的态度;多达5%的人表示,他们暂时甚至永久地停止了约会活动。
尽管“神隐”带来的负面情绪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弱,但有时它也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积极转变。例如,在2020年的研究中,4%到7%的受访者表示,“被神隐”促使他们更加注意自己对他人的态度,以及寻找伴侣时的标准。另一些人认为,这一经历成为他们通向更幸福关系的契机。
类似地,在2022年的一项研究中,弗里德曼及其团队调查了80名“被神隐”的人,以了解他们的情感变化。这些人报告称,最初他们感到孤独、愤怒、悲伤和受伤。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负面情绪逐渐减弱,“被神隐者”对这一经历的情绪影响也变得不那么强烈了。
尽管如此,关于“神隐”的长期影响,科学研究的结果却并不一致。例如,在2022年的研究中,“被神隐”后过去的时间长短似乎并未显著影响人们对这一经历的负面感受。但其他研究表明,“神隐”可能对人们的自尊心造成深远的影响,削弱他们的掌控感和归属感,增加抑郁倾向,有时甚至引发自残。“我真的陷入了抑郁状态。”琳恩回忆道,“我甚至会想,‘我还要继续活下去吗?’”
神隐者的视角:他们真的在“为你好”吗?
问题在于,“神隐者”并不总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被神隐者”造成的影响。根据朴艺真和纳达夫·克莱因的新研究,“神隐者”甚至可能认为,自己通过不提供解释的方式离开,是在“为对方好”。“在‘神隐’体验中,不同视角之间的差异极大。”朴解释道,“‘神隐者’可能是出于关心才这样做的。”
在三个试点测试和八个实验中,研究团队调查了2000多名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的人,探讨他们为何选择“神隐”,以及这一行为如何影响双方。在其中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向参与者提供了小额奖金,以鼓励他们对聊天伙伴实施“神隐”。尽管聊天伙伴是随机分配的陌生人,许多人仍拒绝了这笔奖金——即使他们与对方的对话仅持续了三分钟。
“这么多人愿意放弃那笔钱,”朴说道,“这不仅仅是他们声称自己在乎,而是他们愿意通过放弃金钱来表明这种在乎。” 对她来说,这是研究中最令人兴奋和意外的发现之一——有些人非常在意不想伤害他们拒绝的对象,甚至愿意做出个人牺牲以避免造成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那些选择保留奖金的人也表示,他们仍然关心被他们“神隐”的对象——这种关心程度显著高于“被神隐者”所感受到的。这一发现贯穿了所有八个实验,每个实验都采用了稍有不同的方法来评估“神隐者”和“被神隐者”对这一行为的解读:是冷漠的拒绝,还是出于保护的行为。
走出“被神隐”的阴影
“他们的方法确实非常严谨。”当我询问勒费夫尔对这项研究的看法时,她这样评价道。她解释说,关于“神隐”的研究中,很少有像朴和克莱因那样采用实验方法的,大多数研究选择了依赖问卷调查或反思练习,这需要参与者准确回忆他们在“被神隐”经历中的感受。而朴和克莱因的研究也是少数关注“神隐”对行为发起者影响的研究之一。“我们对‘被神隐者’的了解远多于对‘神隐者’的了解。”勒费夫尔说道。
通过对“神隐者”和“被神隐者”同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人员能够实时测试人们为何以及如何选择“神隐”,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影响双方。除了证明“神隐”并不仅仅是出于自我保护,这项研究还发现,提供切断联系的理由会显著改变人们对拒绝的体验。当对方给出“为什么”的理由时,人们会将拒绝视为一种更富有同情心的行为,即使这个“为什么”让人难以接受。
勒费夫尔对朴和克莱因的一些结论持保留态度,她指出,这项研究与真实生活中的“神隐”经历的契合程度尚不明确,因为现实中的“神隐”通常发生在至少有一定了解的双方之间。然而,她对这项研究如何揭示“神隐”行为中的“人性面”感到兴奋——这一点也在包括勒费夫尔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在内的其他研究中有所体现。
这些研究表明,“神隐者”通常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悲伤和后悔。根据2023年的一项研究,有些人甚至在“神隐”朋友(而非浪漫伴侣)后报告了更多负面的情绪状态,比如感到抑郁或悲伤,或被通常不会困扰他们的事情所打扰。尽管如此,他们可能仍然会选择“神隐”。
琳恩告诉我,艾登在“消失”后的圣诞节曾联系过她,试图解释自己的行为。“他在短信里说,他之所以不再联系我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对我来说会更容易。”琳恩说道,“当然,我觉得这完全是胡扯。”
琳恩的经历揭示了“神隐”行为的核心矛盾:尽管我们可能选择“神隐”是为了避免伤害那些我们曾经爱过、至少在乎过的人,但很少有人会将这种被拒绝解读为一种关心。相反,勒费夫尔的研究发现,“被神隐者”常常会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太难相处、太依赖别人,或者自身存在某种缺陷。正如她解释的那样,“神隐”行为让我们无法得到一份清晰的解释,去了解一段关系为何崩溃。在面对这片认知上的空白时,很多人会用自己的不安全感去填补。
这种不确定性也使“被神隐”后难以继续前行,尤其是对那些不擅长处理模糊状况的人来说。“我们每个人对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不同。”专注于人际关系问题的注册临床咨询师纳扎宁·莫加达米(Nazanin Moghadami)表示,“根据具体情况和关系的深度,无法获得明确的结论可能会令人非常痛苦。”缺乏对关系终结原因的理解可能“非常伤人,并让人陷入一种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然而,我采访的每一位专家都一致认为,即使没有得到我们渴望的答案,人们依然可以从“被神隐”的阴影中走出来。除了常见的提升情绪的方法——如锻炼身体、感恩练习、帮助他人或结识新朋友——勒费夫尔认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并接受“被神隐”是结识新朋友时需要承担的一部分风险。“可能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会被‘神隐’过。”她说,“也可能有人觉得你曾经对他们‘神隐’过。”
这种心态或许对那些在约会中被“神隐”几个月后仍想继续前行的人有帮助。但对于像琳恩这样的人来说,这种关系显然已经超越了“神隐”常见的范畴,期望这种心态对她起到帮助显然有些困难。
然而,当我问朴认为“被神隐者”可以从她的研究中学到什么时,她给出了类似的建议:“有时候,我们的认知会塑造最终的现实。”她说。与其将“神隐”解读为一种不尊重或恶意行为,我们可以选择用更宽容的视角看待它。“我可以主动选择将其解读为,‘也许他们真的尊重我,并希望保护我免受某些信息的伤害。’”朴认为,这种视角的改变可能会显著影响我们对“神隐”的体验,并帮助我们在被拒绝后重新振作。
当然,改变对“神隐”的看法——将其视为一种常见的、无意的,甚至可能是出于善意的行为——并不能真正提供我们渴望的“ closure”(解脱)。它无法带回那些离开我们的人,也无法完全抚平我们的伤痛和悲伤。但这种微小的心态转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不再将“神隐者”视为不受欢迎的幽灵,而是将其看作提醒我们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提醒我们曾经愿意敞开心扉,冒险尝试,并期待与人建立联系。
一年过去了,琳恩表示她仍然因艾登的突然消失而感到痛苦。但尽管她明白自己的一些疑问可能永远得不到解答,她也开始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这段经历——将其视为艾登的缺陷,而非自己的问题。“我的自尊心——显然我还在努力恢复中——但它已经开始回升了。”琳恩说道,“我正在为自己找到答案。”
作者:Alice Fleerackers
译者:EY
https://nautil.us/why-we-ghost-100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