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药汤温度宜冷还是宜热?

美体   2025-02-10 08:36   山东  

在日常医疗中,患者经常问到中药汤剂的温度,是冷服还是热服?除了跟患者本身饮食的寒热喜好有关外,服用中药汤剂的冷热选择是否真的存在依据,我们就在此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般来讲,中药汤剂应采用温服法,且实际上也以温服法居多。但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疾病的情况及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存在着很多特殊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凉服



这是利用药物的寒热偏性来纠正疾病的偏性。治则上来讲,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同时热药热服、寒药凉服即在服法上与药性趋同,辅佐了药物的力量,更利于疾病恢复。如温里剂,四逆汤、吴茱萸汤类方,这类药物性多温热,多用于里寒证,宜热服;清热、消暑类药物宜冷服,这类药物性多寒凉,古人亦称之为饮,如清络饮、香薷饮、普济消毒饮等,宜凉用。‍


2、凡外散表邪的药宜热服



解表剂多具辛散之性,而热性上行发散,冷性收敛凝滞,因此外散表邪之药若得热性相助更利于解肌发表。尤其是表寒证所用的辛温发汗解表之剂,不仅要热服,药后还需温复,取微似汗。如《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服后须进热稀粥,以助药力。


3、解毒药宜冷服



因为汤剂较凉有助于毒物瘀滞的排出,而较热则可促进毒物在体内的扩散。因此宜冷服。


4、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判断



凡具有理气功效中药,其温度热时易舒,温度凉时则凝滞;具有补血、活血功效者,温度寒则瘀阻,温度热则沸溢。对于需行血通络,且达筋骨者宜热服。

对于需要收涩固精,凉血止血者均宜冷服。‍


5、反佐法



与一般原则相反,即热证用寒药温服,寒证用热药冷服。如治疗阳明腑实证的承气汤类方,性寒但温服,以防寒药拒受;半夏散汤性热却冷服,以防拒热而不纳。这些反佐的服药方法,能避免疾病与药物性质相反而出现“阴阳格拒”。后世所说的“姜附寒饮,承气热服”即源于此。


注: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医药知识,仅供学习交流。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为方便中医药人知识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共同成长进步。中草药知识大全准备建立个交流群,如需入群请添加小编微信,注明身份。小编邀您入群。


中草药知识大全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转发,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的中草药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