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议政建言 助力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沈阳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建言集萃

政务   2025-01-13 11:06   辽宁  

政协全会的大会发言,是人民政协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在全体会议期间参政议政、履行职能、行使民主权利、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党委和政府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方式。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区县(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高度重视大会发言,强化责任担当,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撰写大会发言稿件。本次会议共收到大会发言稿件107篇,经大会发言组审定,有70篇稿件收录到《大会发言汇编》。


1月12日下午,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共10名委员在会上进行了大会发言。现将他们的发言内容摘要刊发如下。


民革沈阳市委会主委 张鸣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连续四年入选全球科技集群百强城市,成功跻身全国15个科技创新策源地之一。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部分规上企业质量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不够通畅、转化率差等问题。为此建议:


完善政策体系,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效能。我市应适时制定地方性法规,着力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条,整合各方资源,以技术需求为导向,鼓励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工作者、科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创新服务体系,推动关键技术成果本地转化。鼓励企业上报技术攻关难题,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产业创新清单,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链条,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含新量”。健全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拓宽创新成果本地转化渠道。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有突出贡献的科研骨干得到丰厚报酬。壮大耐心资本,保障科技成果与资本加速对接。建议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用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滋养耐心资本,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项目的对接机制,用优质的标的吸引耐心资本,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和“压舱石”作用,引导和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民盟沈阳市委会副主委 朱翎 


培育壮大颠覆性技术企业
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年来,我市具有发展颠覆性技术潜力的主体不断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900家。新形势下培育壮大颠覆性技术企业,应着力解决好发现识别有难度、应用场景还不足、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服务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为此建议:

建立发现识别颠覆性技术和企业的机制,探索优化颠覆性技术的需求定义,明确颠覆性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筛选具备颠覆性技术特点以及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积极培育和储备具有颠覆性技术潜力的项目,推动项目成果落地转化。通过重点挖掘、公开征集、承办全国颠覆性技术大赛选拔等形式,多渠道发掘项目和识别企业。积极扩展新技术应用场景,编制科技型企业涉及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未来技术创新产品目录,为颠覆性技术提供早期应用场景和适用环境。通过举办创新产品推介沙龙、产品供需对接会、成果路演等形式,支持企业颠覆性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验证、迭代和示范推广。加大科技研发资源支持力度,推动落地一批“硬科技”领军企业。探索组建天使投资母基金类型风险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精准开展颠覆性技术产业化项目各阶段投资,建立颠覆性技术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惠帮企@链上沈阳”连企作用,整治隐形中介垄断、操纵服务价格、提供虚假结论等行为。


民建沈阳市委会主委 范民 


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
打造新时代沈阳新质生产力强劲引擎



沈阳作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城市发展定位高、发展空间大、政策利好多,且拥有丰富的产业数字化场景优势和数字产业化资源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数据流通壁垒、数据质量不高、创新应用场景不丰富等问题。为此建议:

打通数据资源壁垒,促进数据有序高效流通。建立统一的公共交易平台和交易机制,以推进不同场所、平台和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快行业间数据共享,建设数据可信空间,推进数据要素采集汇聚、深化数据互联互通。探索构建场内场外相结合的交易机制,培育一批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提升数据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数据质量管控,建立覆盖数据采集、整合、应用环节的“全链路”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加强对数据采集和录入环节的管理,完善数据存储和处理机制,制定统一的数据存储标准,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分类和分析。加强对数据的清洗、整合和验证,提升数据的可用性和价值。构建数据保障体系,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完善责任界定和权益保护机制,将安全贯穿数据供给、流通、使用全过程。制定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相关法规,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和培训。创新数据应用场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深度应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民进沈阳市委会主委 赵凯 


聚焦“文化+”工程
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把文体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进一步叫响“历史沈阳、文化沈阳、山水沈阳”名片,形成“东山西水,北美南秀”全域文体旅融合新格局。但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还存在文体旅融合度不高、综合体影响力不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

着力催生“文化+科技”新动能,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发展。完善沈阳数字文化云平台功能,加快文保单位、公共文化机构、旅游景区数字化转型,营造多元化数字旅游体验。加强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推动可视化呈现、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传播,实现全域、全方位、全层次文体旅资源综合引流,丰富文体旅融合业态。加快构建完善的数字旅游基础设施,推广数字博物馆、VR体验馆等推动沈阳故宫、新乐遗址等古建筑群运用虚拟技术,推出更多数字化展陈和云上展馆。充分释放“文化+活动”新活力,助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绽放魅力。做大做强一批独具特色品牌活动,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通过活动品文化”的消费模式,让沈阳进一步借力“出圈”。大力培塑“文化+场景”新形象,促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底蕴。继续擦亮“听劝”品牌,用好用活文化遗产,挖掘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培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场所和场景吸引力,让更多人感受城市文化新潮流。

农工党沈阳市委会主委 吴际 


做实布局 做细政策 做优平台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链规模达300亿元,已具备形成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基础和潜力。截至2024年4月,我市共拥有该产业领域相关企业579家,在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大型医学影像装备等细分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仍存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尚未完全形成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等问题。为此建议:

做实产业布局,形成拳头产品,打造重点品牌,助推品牌蓄能起势。大力培育更多原创新药,建设临床试验“加速器”,畅通转化应用“快车道”。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流通过程利润的最大化。做细政策指引,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自主研发干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治疗、特色民族药和肠菌移植等市场前景较好的生物医药产品与技术,全力打造“中国好药沈阳造”品牌。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字号”重要内容,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共建共享建设,加快原料药清洁生产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和蛋白质纯化技术、中药有效成分规模化提取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优孵育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围绕糖类药物、抗体药物、中药现代化等实施“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能级新优势。

致公党沈阳市委会主委 李展超 


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推动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



“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是国家对沈阳的新定位,对沈阳发挥国际性综合枢纽作用,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以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是加快推进沈阳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建议:


全方位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提质扩容做强空中通道,加快机场二跑道及配套设施建设,构建高铁、城际铁路、快速路与机场有机衔接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建设进口检疫指定口岸,加快形成东北亚进口商品集散地。拓展“经沈飞”航线,积极开通跨境电商货运包机航线,推动开通面向东盟、欧美及日韩的第五航权航线。多举措提升开放园区能级,将综保区保(免)税、通关便利化等政策,扩展赋能到区内符合条件企业。高标准建设国际化临空经济区,强力打造“世界级航空港”枢纽,建设临空保税制造、临空商贸制造等产业园区。创新中德、中俄、中日、中韩等重点产业园区合作体制机制,打造开放高效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多渠道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友好城市“朋友圈”。高质量办好“你好,沈阳”全球推介活动,提升海外社交平台沈阳账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广泛邀请东北亚国际友人、行业领军人物、知名科学家等担任沈阳城市宣传大使,深入讲好“沈阳故事”。


九三学社沈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王睿 


优化人才激励体系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兴沈英才计划”系列政策措施,为人才的引、育、留、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还存在管理体制机制的精准度有待加强、人才激励政策的适配度有待优化、人才创新生态的完善度有待提高、创新创业氛围亟待改善等问题。为此建议:

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细化政策,优化全过程监督和反馈机制。完善多方联动的人才驿站制度,搭建引才平台,完善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对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兼职的待遇和后续职业生涯发展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优化人才激励政策,强化政策落实。深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对高层次人才注重自我价值实现,成立专项评比基金,支持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攻关。聚焦人才最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改善人才隐性待遇。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媒体对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实时更新人才底数,实现精准宣传。完善表彰奖励和免责机制,加快出台各领域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健全尽职免责机制,营造愿干事、敢干事、能成事、不畏难的振兴发展环境。通过优化人才激励体系,创造敬才重才的社会环境、识才用才的工作环境、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优才留才的生活环境。

台盟沈阳市委会主委 李巍 


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
建设“无废城市”



作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我市在全省率先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无废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但对标国内先进地区,我市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仍存在政策引导和法规保障不足、资源化利用装备缺乏技术创新、缺乏头部技术企业带动引领等问题。为此建议:

注重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结合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编制适应城乡一体与城市群发展的固废资源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适时发布激励和优惠政策,引导资源向高效优质企业倾斜。建立市场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可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专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和企业对现有装备运用新技术改造攻关。引进先进装备,制定出台相关补贴政策,打造创新联合体,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引育头部技术企业,打造未来支柱产业。鼓励打造“无废城市”示范项目,引进固废资源化利用头部技术企业,打造多废合一、多产联动、全量利用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生态圈。创办“东北地区首届绿色能源转型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搭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之间的国际国内交流平台,推动最新绿色能源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提升我市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在全国绿色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沈阳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席 侯巍 


全面提振发展信心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的“先手棋”和“关键仗”,不断推出营商环境和惠企政策“升级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升。但民营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人才留住难、合法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建议:

发挥政治优势,筑牢民营企业信心底气。建议加大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力度,深入宣讲改革举措、解读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实干创业热情。聚焦发展目标,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在沈阳全面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突出因地制宜,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共同体。推动建立“股权+债权”的“投贷联动”融资新模式,引导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企业和新兴产业聚集。鼓励探索混合质押融资模式,开发专利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等权利质押融资产品,推动产业链订单、物资、生产、物流等成为中下游企业融资的“抵押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全面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亲商爱商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无党派人士代表、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曲道奎 


抓住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机遇
实现城市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为加强沈阳与国家重大战略衔接和区域发展战略协同,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城市体系来支撑沈阳新的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实现城市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保障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为此建议:

构建数字化、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集成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环境等功能。建立政务大数据模型,增强智慧决策和政策评估能力。构建数字化、智慧化立体交通体系,搭建无人驾驶、低空飞行模式,完善空域管理法规和起降场地等基础设施规划,抢占低空经济市场,建立统一的调度管控平台,打造“车、机连接,陆、空协同”的立体交通体系。构建数字化、智慧化城市安全体系,建立安全大数据模型,建立快速应急处理、及时救援机制,加强应急指挥中心和救援队伍建设,制定应急预案。构建数字化、智慧化医疗和康养体系,搭建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建设AI诊疗服务和资源调配系统,建立综合康养平台,打造自然人、数字人、机器人三位一体的康养模式。构建新型创新体系和未来产业体系,开展科技合作、建立产业联盟等形式促进开放交流合作。通过“数转智改”,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优化和构建全新的产业结构,适应数字时代发展。

 来源:沈阳日报 
记者:李莉/整理
摄影:王雁
市政协全媒体工作室综合


家在沈阳|我家的六个公园

我爱我城

家在沈阳|跟刘胜歌委员一起打卡中国工业博物馆

沈阳政协
政协沈阳市委员会官方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