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坦克七连大事记
孙长春
1950年7月15日,根据华东军区和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命令,第三野战军直属教导师骑兵25团归建皖北军区建制,执行剿匪任务。
1950年8月,根据华东军区和三野命令,骑兵25团再次进行整编。主要是大队改营,营辖三个连,连辖三个排。我连前身由骑兵三大队改成骑兵一营3连,一营长王俭元,教导员刘涛。
大股土匪基本肃清后,剿匪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土匪蠢蠢欲动,重点清剿对象是“青年反共救国军”土匪组织。骑兵25团再次负责清剿皖北地区商丘、永城、亳县、涡阳、蒙城5个县剿匪任务。后期,华东和三野先后投入10个师参加剿匪。至1951年6月,鉴于成股土匪已被肃清,骑兵25团即在亳县转入整训。1951年11月,华东军区颁布命令,皖北、皖南2个军区合并,骑兵25团改番号为安徽军区骑兵第25团。
1951年10月,在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高层领导会上,大家对骑兵25团未来发展极为关心,一致希望保留这支英雄的部队。陈毅司令员说“美国有个骑兵第一师,虽然他们早就没有骑兵了,但番号还保留着,现在已经是一支机械化的机动部队了。我们这支骑兵,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留特色。我主张编成装甲部队。”
我们前身骑兵一营第3连改编为自行火炮连,第7连改编为自动机枪连,第9连改编为高炮连,第6连和其他人员除单独组建坦克第5连外、多余人员均充实到其他坦克连队。
经过改编的新战车独立第6团其编制序列为:团首长、司政后机关,5个坦克连,2个自行火炮连,1个高炮连,1个自动机枪连,3个特种分队(指挥连、修理连、运输连),全团 800多人。
改编后的新战车独立第6团,团机关全部由骑兵第25团机关组成,团领导班子以骑兵第25团的领导干部为主。
骑兵第25团副团长朱传贤任团长;原骑兵第25团政治委员郭萍任政治委员
从1941年8月至1952年5月,骑兵团存在了11年。骑兵团在解放战争中进行大小战斗130余次,歼敌6700余人。
需要说明的是,骑兵25团1、4连在改编中组成一个加强骑兵连,调归华东军区司令部直属骑兵连,已经是营长的苗福昌担任连长。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但是,战争随时有可能再次爆发。1954年4月,坦克独立第6团奉命第二次入朝作战,改称志愿军坦克独立第6团,分别从图们江和丹东两个口岸跨过鸭绿江,
根据志司命令,坦克独立第6团配属23军,配合23军67师199团和200团作战,部队配置在三八线前沿防御阵地掩体内,距敌不足
当时坦克团编制是750人,下辖5个坦克连,1个自行火炮连,1个修理连。团部驻地伊川郡梨木亭,1连驻守平康郡澎莱湖下回山,2连驻守平康郡浮鸭山,3连驻守平康郡高崖山,4、5连加我们自行火炮6连驻守平康郡五里亭一线。坦克自行火炮不能固定需经常移动位置,直到1955年,战场形势逐步稳定,4月,各连回撤到伊川郡梨木亭附近驻防。
1956年3月,坦克独立第6团改为志愿军战略预备队,移防到成川郡白洞村,执行战略防御任务。期间,重点进行了“三防”和夜间训练和实弹射击训练,1958年7月回国前,志愿军坦克兵指挥所组织坦克独立5、6、8团和16军、1军坦克团比武,坦克独立第6团获总分第一名。
受到了志愿军坦克兵指挥所张继堂司令,芦丁政委和志愿军司令部的表彰。入朝作战直接与美国侵略军对峙,共驻防朝鲜5年。
1958年2月,按军委颁发的《独立坦克团平时编制》团由原来的五个直属连扩编为三个营(2个坦克营1个自行火炮营,每个营2个连),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坦克七连高标准完成教育、训练、生产、施工等任务,全面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1961年10月,我连被军区装甲兵授予“军事训练先进连”。1963年再次被军区装甲兵授予“军事训练先进连”。1964年5月,装甲兵在安徽省三界靶场召开了分队战术现场会。6个军区25个坦克团3所院校汇报了42个课题。我连2车在战术现场会上“战五射击”获单车射击第一名,炮长王美被军委装甲兵树为“射击标兵”荣誉称号,孔祥太被军区装甲兵树为“射击教练员标兵”荣誉称号,王鹤泉被军区装甲兵树为“训练标兵”荣誉称号。
在坦克七连历史上,70年代中后期到整个80年代连队正规化建设上,付出了几代指战员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是连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占据着重要地位。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恢复我军优良传统及以军事训练为中心各项正规化建设中,坦克七连的各项工作时时起到引领的作用。连队内务设置,从床上怎么铺,床下个人用品如何插放,到物质的三分四定,基层连队建设,全师都是按照坦克7连创新的标准设置的。坦克七连是北京军区对外开放的三个窗口单位中,唯一展示战士宿舍的连队。
1971年起,坦克七连担任迎外军事表演和参观连队内务设施任务以来,接待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万多名内外来宾的参观访问。整洁内务设置、整齐划一队列动作,饱满的精神状态,向外宾展示了我军装甲兵部队的风采,受到了各国来宾的普遍赞誉。
(摄影/籍谷中)
1978年8月,坦克七连指导员郑殿章出席了“北京军区第四次党代会”,
1977年12月,坦克七连在师团坦克三大专业比武中脱颖而出代表21团,参加北京军区装甲兵大同比武。1978年12月,坦克七连代表坦克6师,参加在山西大同组织的“北京军区教育训练考核评比会议”(大同比武)。比武采取随机抽考的方式,三大专业被抽考课目均获优良成绩。
1979年底,副连长胡庆明考取了驾驶技师,受到了军委装甲兵的通报表扬。副指导员孙卫建被军区装甲兵评为通信优秀教练员。
1988年连队军政素质,军事训练等基层建设全面迈上台阶,12月,经过军区年终检查考核,集团军考核组全面验收,坦克七连被三十八集团军树为“全面达标标杆单位”,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集团军考核组的评价是:和平年代,一个基层连队,在没有赋予重大任务的情况下,全连指战员靠日常管理的过硬功夫,军政全面发展,要付出多少难以付出的代价,需要经历多少难以经历的考验,才能够取得如此的荣誉,在和平时期荣立集体二等功这是不多见的。
1992年5月,总参召开的“全军野战抢修暨装备管理现场会”,现场会共进行31个课目95项汇报表演,在装甲兵历史上,首次演练了一线坦克营跟进保障课题,汇报表演了技术保障的组织指挥方式,展示了利用现有装备改造的野战抢救抢修配套车辆。徐信副总长评价“参演部队显示了精湛的技术,灵活的战术,高度的组织纪律和顽强的作风,取得了圆满成功”。团被总部树为全军装备管理样板单位。坦克七连与兄弟连队共同圆满完成了赋予的野战抢救抢修科目的表演任务。
坦克七连先后于1999年和2009年,参加建国50周年、60周年首都国庆阅兵。
先后接受过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曹刚川、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和原北京军区司令员王成斌、政委刘福连的亲切视察。
2003年,坦克七连被北京军区评为“基层全面建设模范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2004年,参加“探索—
近年来,先后参加“北剑-2006—
1945年10月,新四军第2师4、5旅和新四军第4师9旅在山东峄县组成新四军第2纵队。1945年11月,以新四军第4师11、12旅为基础,组建华中野战军9纵。1947年2月,第2纵和9纵在山东郯城组建为华东野战军2纵。1949年2月,第2纵队改编为解放军第21军。
1946年朝阳集战役中,第2纵队全歼国民党军第92旅。后参加泗县战役、淮阴、涟水保卫战,全歼国民党军第69师。1947年参加鲁南战役。1948年2月,第2纵队奉命南下华中,参与宿北战役。随后参加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围歼黄百韬兵团并活捉杜聿明。
解放战争中,参加渡江战役,属中集团。先后攻占南京、上海、武汉、杭州、温州、宁波、象山等地。5月又参加上海战役。1950年该军在22军配合下,解放了舟山群岛,从而解除了上海被封锁的局面。
1952年,入朝作战,并于1958年8月回国。隶属北京军区,驻山西大同。1967年调入陕西宝鸡,改隶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1985年陆军第21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集团军。2017年军改后为西部战区陆军第76集团军“雪枫特战旅”。
2025年1月12日 于北京
1、李宣化将军回忆“淮北铁骑”——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的战斗历程
2、《金戈铁马》周纯麟程坤源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3、《当代中国装甲兵》,北京,军委装甲兵编1990
4、《九死一生》罗应怀、古木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5、《坦克六师荣誉史》北京,1992
6、《百战将星滕海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
7、《新四军征战日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8、《新四军在华东》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9、《张震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10、《彭雪枫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11、《周纯麟回忆录》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12、《新四军骑兵团征战发展纪实》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13、《余秋里画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
14、《图说大比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7
15、《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
骑兵团历史上先后有10余人被授予少将、中将军衔
1、骑兵团第一任团长兼政委黎同新曾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
2、第二任团长兼政委周纯麟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
3、第四任政委姚运良曾任31军副军长;
4、第一任政治处主任程坤源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政委;
5、李宣化曾任兰州军区政委;
6、章尘曾任上海警备区政委;
7、徐春阳曾任济南军区专职纪委书记;
8、展广蕴曾任65军副政委;
9、冯福林曾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10、席华庭曾任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
11、李森曾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