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百年 砥砺前行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编者按:2025年1月15日是天津战役胜利暨天津解放76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部分开国元勋将帅后代走进天津,参加纪念天津解放76周年暨习主席考察平津战役纪念馆一周年活动,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李亚滨在会上发言,向与会人员介绍天津战役中东野一纵(38军)主要经典战况,以下是发言全文和视频,以及部分活动视频。
天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一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也是平津战役最后一仗,关键一仗,是在平津战役总前委领导下,由东野参谋长刘亚楼统一指挥的多兵种联合作战,并取得成功的经典战例。此役集中了5个纵队(军),34万人,采用“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的作战方针,仅用29小时,歼灭国民党守军13万人,解放了天津,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辽沈战役结束不久,1948年11月下旬,我父亲李天佑与梁必业政委率东野主力第一纵队6万人,陆续入关,12月20日到达宝坻一带集结待命。
1949年元旦后,接到参加天津攻坚战命令,赶赴天津西杨柳青,掀起练兵备战热潮。父亲受领的任务是,与梁必业政委统一指挥第一、第二纵队,配有部分炮兵、坦克、工兵等,从天津和平门附近突破,由西向东攻击,为第一主攻方向,与第二主攻方向的第七、第八纵队在金汤桥会师,完成拦腰斩断任务。
下面介绍几个具体情况:
一是近距离观察地形和敌情。为掌握第一手材料,战前父亲带着各师师长和参谋人员,不顾危险,到离敌前沿工事1千米的小村庄李家坟,观察地形,选择突破口,明确各部队的攻坚任务。此时敌人子弹不时打来,警卫员都急了,拉住父亲不让再往前走。父亲他们就在雪泥地里匍匐前进,爬着透过望远镜,把攻击目标看得一清二楚。第二天父亲又亲自带着几个参谋到天津郊区小西营门周围观察情况。
二是发动群众,解决渡河难题。天津市河流纵横,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外围有一条深3米、宽10米、长50公里的护城河。它前面铺设地雷区,碉堡林立,构成坚固防御体系。为迅速通过护城河,又要减少伤亡,纵队号召充分发扬军事民主,群策群力,想出很多好办法。最后在父亲督导下,全纵队归纳出20多种渡河方案,印发各部队参考借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渡河方案。同时纵队党委提出“一仗两胜三好”(入关第一仗,军事和政治两胜)要求,号召争创“三好连队”(打得好、纪律好、团结好),激发了各部队练兵热潮。
三是最先突破天津城。纵队采取两个主力师(1师、2师)并肩突击。天津战役打响后,炮火准备尚未结束,左翼主攻2师4团首先发起冲击,3连指战员冲进突破口,迅速登上城墙与敌激战,打退敌反扑。11时15分,旗手王玉龙冒着枪林弹雨把第一面红旗插到和平门城头。
四是"大炮上刺刀”。大部队冲进城里,展开巷战时,为尽可能保护城市,提高有效命中率,2师山炮连将火炮分解搬到楼顶(警察局三楼平台)再装好,近距离直接对准敌高楼处火力点开炮,命中目标,开创了我军“大炮上刺刀”的范例。
五是靠前指挥。后续部队涌进城区,父亲等纵队领导立即分头深入部队,具体指挥。师、团领导则到本级下属部队指挥。纵队副司令员曹里怀是位猛将,下到左翼主攻2师,随突击队跟进,见部队受阻,便拦住我一辆坦克,与2师师长贺东生乘坐坦克为步兵开道,直往向冲,步兵随后,很快拿下敌人阵地。步兵战士不知坦克里有曹副司令员,欢呼“打得好,给坦克兵记功”!
副司令员曹里怀,二师(113师)师长贺东生乘坐坦克协助部队攻大楼。
六是最先攻占金汤桥。右翼主攻1师2团8连,于14日23时打到金汤桥边,占领警察局。左翼主攻2师4团7连于15日2时30分,率先占领金汤桥西头,俘敌一个排(但未及时报告),于15日5时与第二纵队及东面而来兄弟部队在金汤桥胜利会师。
七是活捉敌警备司令陈长捷。15日清晨,右翼主攻1师1团直捣敌警备司令部,6连副排长邢春福带领战士冲进地下室,活捉了敌警备司令陈长捷,迫使陈下令投降。提起陈长捷,父亲在抗战初期和他有过一面之交,曾以八路军343旅代旅长身份,请他(晋绥军军长)到685团杨得志团长的团部吃过饭,当面商谈配合作战问题。后来他却害怕染上恐日病,逃跑不见踪影。当我父亲再次见到他问了一句:“陈长捷,还认识我吗?”此时,他睁大疲备的眼晴,看了一眼,似乎还认识,马上低下头一声不吭。他能说什么呢?他心里肯定有愧,拒绝和谈,顽抗到底,只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八是创俘敌最高纪录。第一纵队歼敌26000多人,俘敌就24700余人。作为战役第二梯队的3师7团还抓获了敌警备副司令兼86军军长刘云翰和62军军长林伟俦。2师6团1连俘敌1845名,创一个连队俘敌最高纪录。
天津解放离不开人民群众支持,共有50万人组成的支前大军,为战役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奉献。战前我父亲就收到老战友、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派人送来的天津地下党组织绘制的敌军工事图,对炮兵精准打击敌军事目标起到很大作用。天津地下党为我军顺利攻克天津做出了重大贡献。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天津战役中,第一纵队就有2024名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19年在天津解放70周年之际,我们38军(一纵)后代联谊会专门组织了38军子弟200多人,到38军烈士纪念碑(在南开区),敬献了花圈,举行了祭奠仪式。
今天的天津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解放天津,未看到新中国成立而英勇献身的烈士,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努力奋斗,建设好美丽家园,以实际行动告慰牺牲的烈士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平津战役纪念馆,李亚滨讲述父亲李天佑文物背后的故事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