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时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的宋平在省建委参加系统内部的座谈会。会议期间,管理处一位负责人的发言引起了他的注意。
对方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富有条理性,看来是平时没少实地参与工作。宋平认真听取了他的汇报,并向他提出了一些宏观布局方面的问题,这位36岁的副处级干部对答如流,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
宋平对他的能力大加赞赏。在他的建议下,第二年,省建委多了一位年轻的副主任,他就是胡主席。因为这段往事,宋平同志获赞“中国政坛最大的伯乐”。宋平其人,又有着怎样光辉的革命经历呢?
革命岁月
1917年,宋平出生在山东东部最贫穷的地区。适逢乱世,宋平的父母靠种地勉强养活他和哥哥。9岁的时候,宋平好不容易得到了上私塾的机会,在此之前,他只能靠捡来的报纸自学读书写字。
宋平聪颖勤奋,成绩不错,他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功课上。受革命思想影响,宋平刚满20岁的时候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家乡参与了革命工作。
1934年,他考入北平大学。入学不久,就因为顶撞教授的革命思想而被劝退。宋平没有气馁,而是重新准备考试,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清华。不久后,成绩优异的宋平被清华录取了,这一次,他完成了他的学业。
毕业后,带着斯文气的宋平慕名来到延安。他被革命圣地的氛围和环境吸引,决定投身其中,为中国革命贡献力量。在从事过一些文员性质的工作后,宋平被推荐给周恩来同志当政治秘书。
宋平的文化基础好,应付普通的文稿驾轻就熟,但是他毕竟年轻阅历浅,看待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周总理看他是可造之材,有意栽培他,就在工作中磨炼他。时间长了,深受周总理的影响,宋平进步迅速,逐渐成长为政治成熟坚定的优秀革命者。
建设时光
建国后,在东北工作了几年的宋平被调进北京,先后在国家计委、西北局和兰州军区工作。对于职务的变动,宋平从来不会看重,他真正重视的是他的工作能不能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
熟悉宋平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以工作为乐。每次到不同的部门工作,他都习惯先当“小学生”,摸清楚各方面的情况后,再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1987年,宋平担负起了干部管理的重要使命,出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在组织部,宋平充分发挥了自己识人用人的能力,向中央推荐了一大批务实肯干的中青年党员干部。
从1989年开始,宋平以国务委员和组织部长的身份进入政治局担任常委。也是在这一年,邓公决意隐退。宋平是邓公改革开放政策的有力支持者和执行者。在甘肃担任书记期间,他就曾经力排众议,推广包产到户。有关“两个凡是”的讨论,宋平也是最早站出来表示反对的省委书记之一。
这一次,邓公为了遏制不良苗头,打算以身作则,辞去一切职务。对于邓公的胸怀和气魄,宋平是举双手赞同的,他和其他常委一起,全力支持邓公的决定。
1992年之后,宋平效仿邓公,逐步从国家领导人的岗位上隐退。他是信仰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于权力和地位并无眷恋。30多年的退休时光里,宋平深居简出。人们偶尔能从报纸电视上看到他矍铄的身影。
较近的一次露面,是在2017年的海南。宋老听取了江苏基金会的助学扶贫工作汇报。看来,已过106岁的宋平同志依然在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着社稷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