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西班牙:骑到堂吉诃德斗风车的地方,致敬不死的理想主义

旅行   2024-07-20 02:49   摩洛哥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梦吧?

骑行到西班牙,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去走圣地亚哥长达800Km的朝圣路线,那么在参观史前壁画洞穴以后,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去朝圣堂吉诃德。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梦。

从前我骑着300排量的Vespa环游世界,那时我就嘲讽自己骑得是一匹瘦小的蓝色铁马。如果你注意过这个公众号的签名也会发现,九年以来一直写着:“哈姆雷特的深思,堂吉诃德的勇敢。”

搜索有史以来卖的最多的书,排除《圣经》《毛选》这样的书之外,在所有的文学书里面,销量最大的正是《堂吉诃德》,它是现代小说的鼻祖,而这个原本用来嘲讽骑士小说的形象,现如今已成为了理想主义的代表。

或许很多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也知道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故事——

“一次,二人来到一个村边,堂吉诃德用手向田野方向一指说:看,那些巨人就是我们的敌人,我要为正义而战,把他们除掉,为世界做贡献。

桑乔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哪有什么巨人,就诚实地说:主人,那不是巨人,是风车。堂吉诃德不由分说,打马向前,高喊:不要逃跑,与你们开战的只有我堂骑士一人,说着挥矛向风车的翼板刺去。恰逢一股强风,那翼板加速转动,堂吉诃德的矛杆断裂,连人带马被掀翻在地。

桑乔赶来跳下驴背,扶起主人:我说什么来着,那不是巨人,是风车。堂吉诃德揉着屁股,怒斥:你不懂,别瞎说,一定是那讨厌的魔法师嫉妒我,怕我获得胜利的荣誉,才把巨人变作了风车……”

下一站就是西班牙的风车小镇,堂吉诃德斗风车的地方。

我们需要从北部的桑坦德尽快骑回南部,签证只剩下十天,还得渡海前往非洲。虽然会经过马德里和托莱多,但都没有时间停留。风车小镇在托莱多南部一点,有很好的露营地。

离开桑坦德骑了足足五百公里,已经下午四五点,不想赶路去风车小镇,便走了两公里泥地,找到一处临水的露营地。

搭帐篷的时候发现手机落在了桑坦德的民宿。

西班牙九点多才天黑,当时下午四五点,建初赶回去取,往返骑了一千公里,半夜三四点才赶回来。

他说一直在黑暗里,追着月亮骑。那天的月亮很大。

我问他为什么不半路休息,他说担心我一个人害怕。

他也没埋怨我丢三落四,那时他在民宿的院子里绑行李,我坐在茶几边玩手机,出发的时候把手机扔茶几上就走了。还好大家看见就帮收起来了,虽然不明白老板为什么没联系我们。

骑着150排量的小摩托,一天干1000公里,他身上有一股劲头,跟我很像,我俩好像长得也越来越像了。

有人问我两个人旅行好吗?

看起来是骑摩托车穿越地球的冒险,但两个人以后,多了梦幻。旅行中的艰难他也扛过去了大半,每天都是他来回来去的提行李,手上因此磨出了一层茧子。有时候也会觉得厌烦,但大多数时候是觉得安宁。

这就是旅行,越着急去一个地方,越会遇见更多故事。

一生很长,凡事不要急,凡事没有好坏,它们都属于你的一生。

第二天我问他要不要休息,他说不要,我们都知道剩下的时间太紧了,就收拾东西,继续向前。

经过马德里、托莱多,直接来到了风车小镇。这里有很多露营车,还有非常适合露营的野餐地,桌椅都有。

我们直接离开人群,找了只有两个人的地方。

烤肉的时候,看见了狐狸和野狗。

在路上我都是用微信读书这个App看书,在书上可以对不同的句子阐述不同的观点,书友们也能因此互动。

在读《堂吉诃德》这本书时,发现多数人居然是在嘲讽这个主人公,分不清现实,简直就是一个蠢货,蠢得让人读不下去这本书。这时我才发现我把堂吉诃德当成理想主义之神,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疯癫。

但这世界还是正常人的世界。

人们很少真的歌颂理想主义者,因为理想主义者多不如实践主义者那样带来真正的好处。

当我骑着一辆踏板穿越阿里大北线无人区,当我骑着踏板说要横穿俄罗斯去欧洲,也有很多人羡慕我,同时有另一半的人嘲笑我,甚至无中生有的编排出很多可以嘲笑的理由:比如后面跟着团队,还有人实打实说亲眼见到,路上遇见。

即使最后真的骑到了欧洲,仍旧有人冷言冷语,仍旧有人羡慕……每次遇见危险和困难的时候,都是一堆人出来看笑话,还有一些人帮忙。

有时我对于路人,像堂吉诃德一样,不过是个好看的故事,说羡慕,也仅仅是说。羡慕多了,很多时候,反生出嘲笑编排和挖苦。我经历的,可能更能理解唐吉诃德。而很多评论所谓主人公的自私自利,比如让身边人陷于危险,其实木心说过一句话:圣母比耶稣先钉上十字架。

我们身边的理想主义者都是自我的,毕生追求的不是有关房子和车的物质,那么在多数人眼里就是一个幻象,坚持追求幻象是难的,就像斗风车,也是老庄的精神追求。

而人生短短数十载,对浩瀚宇宙而言不过是短暂幻象,我们都仅仅是虚幻的故事。

有人说堂吉诃德最后清醒了,其实理想主义者仰望一辈子天空,也一直知道那是虚无孤独和至苦至难的,在信仰里执迷不悟,但那是对于自己的执迷不悟,仍会规劝他人追求尘世的幸福。

他一直是清醒的,每一种宗教每一门学科都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它们或许冲突,但在每一个角度都能自圆其说——而他只是选择了其中一种来认识和行动于这个世界。

理想主义者可能活得不太好,但理想主义不会死。

致敬不死的理想主义。

每天无论再累,都会有阅读一小时的习惯。看到最后,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旅行,记得赞赏,支持我们再走一天路,谢谢!干杯!!!


摩旅非洲

路上写文不易

感谢转发和赞赏

。。「未完待续」。。




骑摩托车环游过中国、穿越过亚欧大陆;

体制内当过老师、BAT做过加班狗;

90年、书癖、棋癖、人无癖不可交

独居山野,长住北京,艺术哲学;

欢迎追更,感谢关注

机车少女环游记
哈姆雷特的深思,堂吉诃德的勇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