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个字 阅读时长:3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重判之后。
年底了,最高法公布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案件:
邯郸初中生杀人案,一未成年人被判无期。
今年这个事情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舆论的愤慨,毕竟事关孩子,中国家长是最不能忍的。
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
犯罪的低龄化导致对未成年的从轻处罚已经不再合适。
甚至认为,一些孩子主动利用法律的漏洞来实施犯罪行为,虽然这种说法是否得到足够多的样本支持还不明确,但是引起的恐慌足以让家长义愤填膺了。
一些人甚至喊出了未成年人不能免死的口号,以期达到震慑作用。
这些民间的舆论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这次司法判决,因为按照《刑法》的规定: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按照《刑法》规定:
行凶者要付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处罚。
但这次法院还是判处了主谋无期徒刑,算是顶格处罚了,这说明舆论的呼声还是影响了判决。
能否进一步推动刑法修订,我们拭目以待。
但是,这次重判,属于堵上了漏洞,但堵的时候还要疏导,找到问题的源头。
其中一个核心问题:
未成年人的早熟。
网上普遍都反应现在未成年人有早熟的问题。
这种早熟是怎么形成的?
恐怕跟平时接触的信息不无关系。
之前有一个社会调查:
农村九成以上孩子沉迷短视频。
他们不少人是留守儿童,父母平时不管,缺少正确的引导,而且短视频你知道的,内容良莠不齐,而且很多都是三俗内容,孩子接受这些信息不是很合适。
即便在城市情况也不乐观:
我经常就看到家长把孩子丢一边让他们刷抖音快手。
说实在的,我一个成年人,看到抖音上各种搔首弄姿的擦边女都不好意思,孩子看这个能不出事吗?
暴力的、擦边的、对立的、炒作的…
迟早毒害一代未成年人。
澳大利亚已经立法:
要求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使用社交媒体。
国内应该跟上,而不是搞个什么未成年防沉迷就不管了。
就这样。
不讲大局啊
10个朋友读过 趋势
今天突发大事
500个点赞 深度
阅读10万+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