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玉【散文】苏轼外任为何选择定州?
文摘
文化
2024-11-17 00:00
湖北
苏轼外任为何选择定州?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首,豪放派词人代表,世人称其为苏东坡。虽然他在定州任知州仅半年,但他的名字在定州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给定州这座古城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让定州人世世代代刻骨铭心。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才华横溢的苏轼理应仕途亨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一生官运坎坷、起伏不定,四十几年的仕途,有三十多年不是外放就是在贬谪的路上。这与他率真豪爽的性格有必然关系,更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当时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苏轼秉持着文人的天然本性,做人和为文颇有个性,文章总是夹带感情,加上个人色彩,难免被新党抓住把柄,鸡蛋里挑骨头,挑出隐含讥讽之意的字句。公元1079年,他因作诗“谤讪朝廷”(即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被拘至京师下狱。“乌台诗案”使苏轼从春风得意的顺畅仕途跌入囹圄,不仅遭遇被贬、官位降低、充团练副使,还险些命丧新党之手,造成难以磨灭的重创。新旧党势力随着新旧皇帝的更替此起彼伏,导致朝政朝夕更迭、频繁变化,在变法与反变法的交替中,朝廷的官员也不断反复受迫害。苏轼因耿介直言、观点鲜明的性格总是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不同时期的党争中。在怎样对待苏轼这个问题上,如同烫手的山芋,让新旧党绞尽脑汁,咬牙切齿地软硬兼施。他们一方面迫切需要苏轼的才华和支持时,就调任;一方面又因苏轼的不苟同、不迎合,屡次触怒两党,就放逐。“王安石变法”时是这样,司马光掌权实施“元祐更化”时也是这样。“元祐更化”前期,苏轼作为曾经坚决反对变法的“旧党”核心成员,协同苏辙与司马光、高太后配合,迅速废止了“熙宁变法”的一系列新政,恢复了神宗之前的旧法,还不遗余力地打击贬黜了一批变法派。公元1086年七月,苏轼收到了“翰林学士苏轼兼侍读学士、随侍小皇帝赵煦在迩英殿读书”的诏令。此时,苏轼不光不融于新党,也不融于旧党,还无心卷入了“蜀洛党争”中。“洛党”是以程颐、程颢为首的洛阳籍官员,而苏轼作为四川人,又是文坛领袖,形成了以苏轼为首的“蜀党”。苏轼和程颐起初只是学士思想、政治观点不同,作为同样学识渊博的文人,两人性格上也是有缺陷的。一来二去,多次口舌之争最终引发演变成蜀洛两党交恶。苏轼屡屡受到攻击,自觉不安于朝,于是接二连三上书请求外任,最终获准。公元1089年至1091年两年时间,五十多岁的苏轼离京城,赴杭州、调颍州、去扬州,奔波不断、疲倦不堪。“二年阅三州”令他很是厌倦,于是开始写“和陶诗”。“赋归来之新引,我其后身盖无疑”,他不仅将陶渊明引为精神上的知己,甚至说自己是陶渊明之后身。苏轼的“和陶诗”将深邃的人生思考贯穿于平时生活的铺叙之中,表达了对清高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对节操的坚守,以及保持人之自然性情和真率生活的愿望。就在苏轼向往隐逸生活之时,朝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元1093年,哲宗皇帝年满十八,将主持朝政。苏轼在八月下旬接到诏书要求还京,以兵部尚书兼充南郊卤簿使,自然非同小可。苏轼一刻不敢耽搁,匆匆启程。此时的朝堂,吕大防、苏颂分任左右二相,而苏辙已经升任门下侍郎。苏轼九月抵达京城,郊祀大典后,再次升迁进官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这是苏轼一生最大的官职了。但他似乎已无心仕途,在来京的路上,他就已经写了几道辞免状,请求典礼过后,继续外任。面对再次升起,苏轼也是再三辞免,只是均未获准。既然如此,苏轼便在新职位上再次兢兢业业地工作,他想全心全意辅助好君王,再次以惯有的耿直直抒己见,因此不免又是旧恨未了,又结新怨。哲宗亲政后,哲宗借口要继承父志、执行新法,开始了对“元祐党人”的全面打击报复。苏轼是“元祐更化”执行主力之一,即使他是御前侍读、哲宗皇帝的老师,也遭到了皇帝的记恨,依然没逃脱。苏轼深知无力回天,对哲宗这位学生皇帝也逐渐失望。公元1093年三月到五月间,有人重提蜀洛党争,再次断章取义,指责苏轼“讪谤先帝”。虽然这场风波吕大防出面定调、以造谣生事者被贬落幕,但是苏轼已经厌倦了这种无休无止、明枪暗箭的党派斗争。此时,苏轼在京将近一年时间,御史们不断弹劾他,苏轼十分不安。他做梦都想逃离这纷争的朝堂,回到山水如画的江南。不幸的是,妻子王闰之在八月病故,九月高太皇太后病逝。亲人和倚靠故去,苏轼痛苦万分。他继续连连请求外任,终于在六月获准知定州。北宋时期,定州北邻强辽,南拱京畿,为河北重镇、天下要冲之最,为兵家必争之地。《宋史》记载:“唐室既衰,五季迭兴五十余年,寓县分裂莫之能一。至时天下既一,疆理畿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燕云十六州乃北部天然屏障,燕云地区地势高峻,历代被中原政权倚为险阻,辽国得到这些地方,俯瞰中原,黄河以北地区便无险可守。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历史环境中,定州逐步演变成为抵御辽军的军事重地。宋朝曾以数十万军队驻守定州,诸多开国大将、高级将领、皇亲国戚等曾任职定州。管理一个事关大宋边境安定和国家安宁重大职责就置于苏轼内心深处。他在离京前仍上表《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写了诸多建议,规谏哲宗忧心天下、缓行新法。苏轼作为帝王之师出守“重难边郡”,本应当面向哲宗皇帝辞行。谁知哲宗竟以公务繁忙为借口,推脱不见。苏轼异常郁闷,深知国事将变,心情又变得异常沉重。苏轼外任定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苏轼而言,短短几年经历了遭受非议、帝王厌弃、爱妻逝去、守护人离世等诸多打击下,可想而知,在离开京城前往定州时,其内心是何等悲戚!苏轼于公元1093年十月二十三日到达定州任所,任“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诏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出知定州,取得了不朽的政绩。民间调研,定治州方略。当时的定州,君臣耽于安乐、军备松弛。“边政颓坏”,让人“不堪开眼”。苏轼一到任,先深入民间调研,随后采取有力措施,定下“整军经武、振兴经济、关注民生”的治州方略,“取贪污者配隶远恶、缮修营房、禁止饮博”。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最终让定州“军中衣食稍足、乃部勒战法,众皆畏伏”。恢复弓箭社,加强战备。定州当地很早就有“弓箭社”之类的民兵组织,曾在北部边境防御辽人进攻上起到了很强的震慑作用,是正规宋军之外的强力补充。但由于边境官兵长久的骄纵懒惰、防备松懈,“弓箭社”也不复在、化为乌有。苏轼重建“弓箭社”,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民兵,组织定州各村庄的青壮年,一边务农一边佩弓带箭操练,建立了一支近千人的听到边鼓号令即可上前线的民兵队伍,这对边境防务可谓增加了一道防火墙。种粮增产,为民减负。苏轼曾开发定州城北两千多亩水地引进水稻种植,命令禁止征收苛捐杂税等。文辞歌赋,洋溢定州。苏轼执政定州仅六个月,却创作了30多篇诗词赋,高产质优,脍炙人口,包括《东府雨中别子由》《雪浪石》《鹤叹》《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行香子》《中山松醪赋》《雪浪斋铭》《寄馏合刷瓶与子由》和《紫团参寄王定国》等。闲暇之时,不忘山水雅趣。他将居所取名为“雪浪斋”,在此品清茗、赏窗雪、伏案书写;对着山石,能得雪浪千寻;临着修竹,可会翠海万顷。这浪漫的情趣和辞赋让边远的北方定州染上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苏轼知定州诗作在题材上,以吟咏幽燕地方风物的咏物体居多,其中咏物最为集中的,则是雪浪石。元祐八年十二月,苏轼在写给齐州通判滕希靖的《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中道:“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月先黄昏。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千峰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画师争摹雪浪石,天工不见雷斧痕。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苏轼在定州尽心尽力一心为公时,朝堂已风起云涌,针对元祐大臣的打击风暴已经山雨欲来,苏轼首当其冲,被人怀恨至极,学生皇帝哲宗更是不念师恩。“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竟一语成谶。“进退自如,宠辱不惊”,这是苏轼一生以来坚守的处事态度。“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他倾于可超然于外,却难免历经风雨变幻。公元1094年四月,苏轼被取消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称号,罢定州任,以朝奉郎贬往英州,匆匆南行。一路三番降职,由此开始了七年远谪岭南的悲苦生活,从此苏轼与北国无缘再见。虽然苏轼官运坎坷、命运多舛、一生飘摇,但我们从宋代文人从政的历史和当时的历史背景轨迹来寻,苏轼是主动请求外放的,在定州任知州就属于这一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自己何尝不是屈指可数的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本人何尝不是令人崇拜仰慕的豪杰?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心寄在山水,人则清淡;寄于江海,人则潇洒。不管后人如何评论苏轼,对于定州来说,正因为苏轼的到来,给古城定州留下了丰硕的文化遗产,添上一笔浓重的文学色彩,熠熠生辉;也让定州人引以为豪,津津乐道,怀念至今。
—— 编审:梁淳威 ——
作者:李晓玉,笔名玉落拂晓。大学期间,编、导、演过校园音乐剧,多次参加歌咏比赛;工作期间,当过民间主持人,写过数篇文章。爱好唱歌、写作、旅游,愿用声音讴歌生活,用文字书写人生。
近期作品:李晓玉【诗歌】纸杯
★《凉城文苑》公众平台希望每一次原创都被善待,每个优质作品都被尊重。坚决反对抄袭、洗稿等不良风气蔓延。《凉城文苑》公众平台不介入因版权问题引起的各种纠纷,请投稿人严格遵守创作道德,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如因抄袭、洗稿行为引起的法律纠纷,由投稿人自行承担;
★《凉城文苑》编辑团队有权对需要发布的作品进行修改,如创作者不同意修改,非原则问题,平台将不作处理。如有原则问题,平台不予发布;
★为避免被人恶意投诉,平台只发布创作者原创作品,如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他媒体上公开展示过的作品,一经发现,直接删除;
★平台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平台立场无关;
★编辑团队联系微信:15727260343;联系信箱:717326846@qq.com。
★如需加入创作团队或查询稿费福利请点击→▷▷《凉城文苑》公众号“联系我们”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