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发扬【散文】我与中医的不解之缘

文摘   文化   2024-11-19 00:35   湖北  



我与中医的不解之缘


文//覃发扬(湖北利川)

   

我从能记事起,看见中医治病或用中医方法治病,已经70多年;我正式接触中医经典书籍,已经60多年。我从退休开始,除了完成家族、社会交给我的任务外,一有时间我就在阅读中医书籍,可以说我与中医有着“不解之缘”。

一、我是怎么一步一步走上热爱中医道路的

1、母亲大病后生我,得益于民间中医治好我母亲的病痛。
我的母亲一生坎坷,才12岁时我的外公冉瑞武就去世了,她跟随外婆到我后外公赖承金家;17岁嫁给哈家梁的哈正贵(排行四),生子哈康林,父子先后去世;20岁时与我父亲成婚,先生有一子一女,日子还过得去,但以后又连续夭折一子二女,就落下了“心里痛”(胃痛)的毛病。我听父亲说,母亲当时的病很严重,可算是“七生九死”,很长时间吃不了饭,人形全“脱”了......好在请到邱正元老师的奶奶(见本卷1条),她给母亲“拔火罐”、“烧灯火”几次,母亲大难不死,我才有幸来到人间。“拔火罐”、“烧灯火”,这就是民间中医的治病大法哟。
2、我曾“遭秋瘟”死里逃生,得益于民间中医的“烧灯火”。
我大约6岁时“遭秋瘟”(见本卷11条),高烧、谵语、抽搐、昏迷一天一晚,好在请到我家背后李英桂的母亲给我“烧灯火”,才让我死里逃生,不然哪里还有我呀。
3、我儿时所看见的中医治病或用中医方法治病。
母亲“心里痛”的毛病,以后也不时发作,我父亲就用邱正元老师的奶奶教的方法,给我母亲“拔火罐”,拔了几次居然好多了。邻居小孩、我的弟妹要是不消化、拉稀,大人们或者是给小孩“扭背筋”,或者是让小孩喝点“糊米茶”(把米饭或大米炒糊了泡开水),就好了。有人踝关节扭了,有点内行的人给他把踝关节拉一拉,周围按摩、拍打几次,就基本没有问题了。有人遭遇风寒感冒,给他煮点红糖生姜水喝几次就没事了。
4、他们是我学习中医的启蒙老师。
我曾听说黄学臣老师(他是我远房的姐夫哥)可以给人看病、开药方,还小有名气。有一次我遇见他,就问他是找谁学习中医的。他笑着回答我说,就是从书上学来的。哦,“在书本上也能学习中医”呀,这件事对我感触是很大的。  
我的二姨兄张超群是一个兽医,他又拜当地知名中医鞠华森学中医。我们俩在一起时也时常聊一些中医话题,我在他家看到中医名家秦伯未的《中医入门》一书,爱不释手,曾找他借给我看了一段时间。
1971年春季学期,区文教组安排我与覃发清老师一道搞“专案”,他要比我大十几岁,教书前是跟师学习的中医,曾任箭竹溪卫生院院长。我们一道工作了半年,他经常给我讲解一些中医知识,我也不时地向他咨询一些中医方面的问题。
这三个人,就是我学习中医的启蒙老师,至少是不断提升了我自学中医的兴趣和爱好,开始让我与中医结缘。
很遗憾,我参加工作没多久,文教局就交给我做学校领导工作的任务。我正式做了12年初、高中学校副校长(实际独立主持学校工作),以后又进修大专、函授本科、调到利川师范教书......一直无奈地中断了自学中医的历程。

二、我正式开始接触中医经典书籍

1964年秋季,我到恩施师范上学了(现湖北民族大学校址)。当时的恩施师范是全州(时称“恩施专区”)藏书最多的地方,据说有4万多册。我一进恩施师范,除了上课之外,我就沉浸在书的海洋中,读了很多书(见本卷67条)。还把往返上学由坐车改为全程步行以节约资金,平时也节衣缩食地买了一些书。
因为受黄学臣老师“在书本上也能学习中医”的启发,我把图书室书目查了个遍,除了有简单的卫生普及读物外,可能因为专业的关系,就是没有找到关于中医的专业书籍。
学校没有中医书籍,我就到各个书店里去找。根据学校图书管理员的提示和不同书店管理人员的介绍,我先后购买了《内经辑要》、《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本草经解》、《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首次接触了传统的中医“四大经典”(前四本),这些书我都先后浏览过,以了解一个大概。
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压力大,我把这些中医书籍大都送给了我二姨兄张超群,以支持他学习中医。
遗憾呀!

三、我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海洋里畅游

1992年11月13日,我在成人中专孙益锋主任门前晕倒,联想起1967年深秋在专医院门诊部后山的晕倒(见本卷130条),我深切地感悟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出现了某种信号,是该注意调理自己的身体啦。
从那时起,我就注意运用各种办法调理、调节自己的身体,还逐步总结提炼出以中医理论为内涵的《我的练功秘笈》一文(见卷一)。
“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感觉越来越惹不起医院啦,我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解决自己的保健问题,时兴的话叫“我的健康我做主”。从1993年开始,每当我身体不适时,就有意识地向中医师咨询、探讨相关的问题,并用中药调理。
从1997年秋季开始,学校安排我“在岗休息”。原来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现在应该有大片的时间了,应该重启我当初“在书本上学习中医”的想法了。
我先找覃发丁兄借了他当初读“中医学院”(恩施)的一套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方剂学、中药学),还有一本《中医方剂学手册》,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这时就不是当初在恩施师范的只“浏览”一下中医书,而是力求“基本读懂”了。
由于丁哥的那一套教材还不大成型、不大规范,我从2006年起又先后订购了一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六版(当时最新)“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我在书上签名是“我的健康我做主--退而不休纪念”),全套教材计38门,我只选择订购了18门,以后我又较长期地订阅了《湖北中医杂志》等参考读物,从此开始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哪怕我做土家族文化和覃氏家族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的20年中,也没有间断过。我还曾经有一个考取“中医师”职称的念头,只是由于20年做民族和家族文化占用了我的大量时间,才无奈地放弃了。
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海洋里畅游,学习中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解中医的诱惑力越来越大,我先后购买阅读了《黄帝内经》全本、《本草纲目》(含彩色附图)全本、清王朝编著的《医宗金鉴》全本,古今著名医家的《景岳全书》、张纯锡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沈绍功中医方略论》、《神医怪杰张炳厚》等不少著名中医专著,也从各个方面去寻找相关的书籍或资料,包括广州军区后勤部1970年编写的《常用新医疗法手册》等,我还在网上下载整理保存了很多中医著作,大约1000件(套)左右吧。我还购买了六版《西医内科学》、《西医药理学》,找到了西医《解剖学》、《病理学》等,以了解西医的相应理论和知识。我的口号是:通过读书,以“害明白病,吃放心药,老了死个明白”,在博大精深的中医海洋里畅游,其乐无穷啊!
我年龄大了,所读的书记不下来。我的办法是:在书上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或做上眉批、旁批,以后再拿上我读过的书,只要我一翻书,就能大概地知道相关内容在哪个地方。凡是在我书架上的书,不少的书我都读过,有的书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方剂学》、《中药学》等,可以说是我的“案头书”,需要经常翻阅的。
中医诊断疾病,就是“望、闻、问、切”,但有中医专家主张“舍证从脉”,有的中医专家主张“舍脉从证”,有的中医专家主张“舍证从舌”。我大体学到了“望、闻、问”的诊断方法,原打算用半年时间去向我妹夫李秀林中医师学习“脉诊”的,由于上面说到的原因,一直未能从行。我现在老了,恐怕也难如愿了。
为了吸引我的子女们注重健康养生,培养他们接触和学习中医的兴趣,我还不时地专门给他们每人购买并赠送一些中医书籍,到目前为止已分别给5个子女购买并赠送了《偏方·秘方·验方》、《一百天学会开中药方》、《家庭医学手册》、《图解中医》、《八卦象数疗法》、《中老年自我治病奇效方大全》、《中医全科门诊·名医处方》、《家庭医生一本通》、《别急着吃药/90%的病不吃药也能好》(按摩穴位治病)等9本。学习是要靠自觉的,不管他们学习得怎样,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也有人曾经问我:“你花这么多钱购买中医书值吗?”我也曾评估过:现在连一个感冒上医院,往往就要花上千元。我购买阅读一些中医书籍,一是我的兴趣所在,既让我的生活过得充实快乐,又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只要能让我少上一次医院,我就大大地赚回来啦,何乐而不为呢!有的人花大把大把的钱,去打牌、钓鱼、游乐,又能赚个什么呀?这就叫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吧。

四、信仰中医,在我与家人身上发生的奇迹

(一)中医理论指导我养生
我怎样用中医理论指导养生,粗略情况请见本卷130条。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开篇即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法于阴阳”,就是要按照天地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即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调养身心;“和于术数”,就是按照适宜的养生方法养生;“食饮有节”,就是讲究饮食有节律,和五味、忌偏食、适寒温、节饥饱;“起居有常”,就是起床、睡觉、工作要有规律;“不妄劳作”,就是无论身心劳作均应适度。这里讲的“五条”,就是历来中医家称道的“古人养生五法则”。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又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内经”的脏腑学说又表明,心、肝、脾、肺、肾五脏与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五腑互为表里关系,人的情志即心态是身体重要的致病因素。一个人的“心态平和”,就能不生病或少生病,这不仅是中医反复论证的理论,也是被所有长寿老人的长寿经验所反复证明的普遍真理。
我把“古人养生五法则”加上“心态平和”,叫做“养生六法则”。
我除了信仰中医外,也从我父辈那里接受了很多优良的养生经验。总之,就是长期按照以上“养生六法则”来生活,并且我的特别优势就是“心态平和”,不该我想的不想,不该我做的不做,时时处处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我无论遇见多么严重的问题,我从不发怒生气,我深知“以一已之力是无法改变世界的”,生那么多气有用吗?
从我用中医理论指导我养生的效果看,我于1968年秋季正式走上讲台,到草写本文时已56年,虽然我长期抽烟(接近于原生态的烟)、喝酒(中药泡酒),但除因“扭腰”、“失枕”去做过中医理疗和“大量出汗补液”外,我从来没有到医院去打针、输液或住院。我快80岁了,基本没有“三高”,自我感觉身体一切正常,这算不算奇迹呀?

(二)用中医理论解决我与家人的健康问题
1、我用中医理论调理我的体质偏差。
我的体质向来很差:母亲大病后生我,中医称是“先天不足”;我正长身体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饭,发育旺盛期在恩施师范两次挨打致“昏死”,中医称为“后天失调”;生长发育滞后,衰老必会提前,中医称是正气不足,必致疾病缠身......
我40岁左右时,总感觉身体不适,我找多位中医师检查并向他们咨询探讨,他们比较一致的结论是:脾肾虚寒,以致阳虚。我读中医书时,也反复探究自己的身体状况,结论与以前中医师的结论大体一致:原来我是一个“阳虚体质”的人,平时调理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
我的脾胃虚寒以前主症是:脘腹不适,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四肢不温。我反复探究到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就是“附子理中丸”、“小建中汤”,由于服用小建中汤不大方便,只好选中“附子理中丸”为我的常备药,根据情况不时的服用一点,日常生活也处处留意远离寒凉食物,因此我的脾胃平时是基本正常的。
我的肾阳虚衰以前主症是: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稀溏,甚或五更泄泻。我也反复探究到治疗这种病的“特效药”,就是“金匮肾气丸”(或曰“桂附地黄丸”)、“右归丸”,我把这两种药作为常备药,根据情况不时服用,日常生活也处处留意远离寒凉;治疗五更泄的“特效药”是“四神丸”,需要时就去买一点。因此我的肾脏、膀胱、前列腺是基本正常的。
我这样做,一转眼也40年左右了。
我是一个喝酒的人,但我心中是有定量的,并根据我的年龄不断调整定量。我在《中成药中药丸剂医学应用科学》看到一个“25味长春宝丸”方子,很受启发。我就以自我身体状况,依五脏确立主药,依相应功能确立辅佐药,以调整脏腑之阴阳气血和基本功能为目标,组成一个“30味养生酒大方”,长期以此方泡酒喝,很多年了,自我感觉是很好的。

2、我与药店中医师商讨,治愈我发妻的“胃窦炎”。
2001年冬季,我发妻向光玉(简称“光玉”)说胃不舒服,我带光玉去西城卫生院看中医,但那个中医师不愿意患者或患者家属与他交流,前后服用了近10剂中药,没有什么变化。2002年一开春,我就带光玉到市人民医院检查,胃镜检查报告显示为“胃窦炎”。西医认为治疗胃炎应该首先考虑“根除幽门螺杆菌”,就是以ppl或胶体铋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治疗方案”,所用药物为ppl加克拉霉素再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间断用了两个疗程(计14天),基本没有变化。
这期间,我仔细思考光玉生病的原因,在她生病前曾先后经历她二姐向光兰脑卒中致瘫、她二哥向光福脑卒中致瘫等大事,她虽然外部表情不明显,但内心生气、呕气,这是必然的......我这才恍然大悟,中医理论指出,生气、呕气必然造成肝郁气滞,肝郁气滞必然横干脾胃,以致生胃病......
有了上述想法后,我就立即带光玉到锦联华对面的“仁德药房”找中医师邵朝锡看,邵原是乐福店大公社卫生院院长,我当时是大公社中学校长,我们曾在一个支部过组织生活,很好交流的。待邵医生给她检查后,我也把我的想法告诉了邵医生,邵医生还称赞我“很有水平”呢。邵医生给她的处方是“柴胡疏肝散”加减,以后连续找邵医生看,根据不同情况略有加减,前后服用15剂中药,光玉的“胃窦炎”就被治好了,我好高兴哟。

3、我用中医理论治愈我的“胃出血”。
2015年3月2日,我觉得胃不舒服,还拉黑稀粪,下午5点前后出现反胃,还吐出黑色物一大滩,自我诊断为“胃大出血”。这可把光玉吓坏了,她立即打电话叫大儿子覃征回来。7点左右,覃征回来立即要拉我去市人民医院,我则要他把我拉到乌龟石加油站上一点的覃太文叔的“民康药店”买药,我要了云南白药一瓶、中成药止泻颗粒三包,立即回家开始服药。如果去大医院,一通检查下来,可能一天半天还吃不上一粒药的。
我这次胃出血,自己分析与喝酒有关。前一天中午与谭宗达等喝了2.5两53度白酒,由于喝酒聊天,吃菜饭又很少,平时喝白酒度数为42—45度,喝高度酒数量较少,喝完酒后就觉得胃有点不舒服。俗语说:喝一口酒,要吃菜“压”一下呀。
3日下午,我就开始到仁德药房找邵朝锡医生开中药,主要功效是健脾和胃、和血止血,考虑到我是“脾胃虚寒”,在喝中药汤剂时又兼服“附子理中丸”,前后服药8剂,其中有11天不敢喝酒,以后又逐渐恢复正常喝酒了。
3月25日,我到市人民医院做胃镜检查,其检查报告为“胃窦溃疡”和“慢性糜烂性胃窦炎”。我把胃出血及用中医治疗经过与胃镜医生做了交流,胃镜医生对我大声吼道:“中医怎么能治好胃出血呢!”我几多想搧他几个“耳刮子”......
我怎么得了“胃溃疡”?西医理论认为:胃溃疡病,一是胃痛,二是这种痛是有节律的,这两种现象我都没有哇。不管怎样,我还是自我处方:用《沈绍功中医方略论》351页的乌贝散合蛇蜂汤合附子理中汤来治疗我的“胃溃疡”,喝了几剂汤药,又先后做了两大剂丸药。服用了一段时间,感觉没有什么变化,且自我感觉身体良好,就停药了,到现在还有一部分丸药没有服完呢。

4、我与医院中医师商讨处方,让我的发妻患“胆管癌”存活一年半,医院医生大呼这是“奇迹”。
2015年深秋,我们夫妻去成都金塘看望二嫂李中玉。二哥向光福去世后,二嫂被子女接到金塘去养老。在二嫂的二子二女家里玩了几天,那几天我们夫妻都一直劝说二嫂要听从子女的安排,安心在成都金塘养老,但二嫂总是不听。由于我们都很担心二嫂的养老问题,所以从成都回家后,光玉就又生胃病了。
我把上次治疗光玉“胃窦炎”的经验重新演绎了一翻,但都没有多大用处。2016年1月16日,我又带光玉到市人民医院做了胃镜,其报告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有针对性的服药也没有用。
2016年2月在市人民医院和州医院确诊为“胆管癌”。还在州医院住院时,我就要求医生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光玉的病,中医曾开出“复方斑蟊胶囊”(治疗癌症的药)。
以后回利川,一部分时间在和谐医院住院,一部分时间在家调养。
我在鄢荣光著、何素云校辑的《医药春秋·名中医鄢荣光医理医案》一书131页上看到鄢荣光治疗“胆管癌”的一个医案:江津50来岁的陈氏,因“胆管癌”于1982年在川医动手术,剖开腹部见胆管癌已转移,又将腹部缝合,告诉家属让患者回家调养。有好心人介绍给鄢荣光治疗,鄢荣光给她处方,叫她回家服用,竟彻底治好了。
我认真地研究了鄢荣光治疗“胆管癌”的处方,并用这个处方合扶正、顾护胃气的中药,与都亭卫生院中医师李道国商讨,前后服用了40多剂中药,还服用了中成药复方斑蝥胶囊12盒、双参龙胶囊60盒、西黄丸20盒、“舒肝丸”16盒等,但仍无法留住发妻光玉的生命,结果她于2017年6月13日(农历5月19日)上午11:03在家逝世,享年70岁。
光玉临近去世前,我在和谐医院办理她的最后出院手续与医生交流时,医生们大呼:患“胆管癌”能存活一年半,这已经是很大的奇迹啦!
医生们也说得不假,西医书上说患“胆管癌”,一般的只能存活半年左右。吉林大学的海归教授黄大年才50多岁,在医院确诊“胆管癌”后立即手术,还没有出院就去世了。2024年4月24日北京养生堂专家称,胆管癌为癌症之“王中王”,难怪和谐医院的医生大呼我的发妻的治疗情况为“奇迹”呀。
我花钱买中医书,下决心读中医书,能让我的发妻多存活一年,也太值啦!

5、中医药基本治好了我的高血压。
2017年11月25日体检,测血压150-160/76-100,被诊断为“高血压”。估计应该与爱妻向光玉的病、逝相关,这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当时好像有点外感,我考虑先把外感处理一下。2018年1月5日上午,在农机公司后“中西医结合门诊”魏医生测我的血压:左手188/88,右手192/92(手动测);同日在国泰“仁德药房”邵朝锡医生测我的血压:右手162/92(电子仪器),查脉象为肝火上炎。
子女们听说我血压高了,劝说我早点服用西药降压。我向他们说明,因为我信任中医药,所以我一定要用中医药的办法把血压降下去。如果万一不能如愿,再才考虑用西药降压。
高血压一方
1月8日,我到都亭卫生院李道国中医副主任处就医,他测我的血压左手为210/110,为我开处方:丹参30(以下省“克”)、钩藤20、明参15、红花12、泽泻12、银杏叶20、天麻15、绞股兰20、云苓10、益母草15、白芍30、木通15、熟地15、蝉蜕12、甘草6。三剂,一剂服二天。另开成药脉君安二盒,按说明书服用。1月14日二诊处方:丹参30、枣皮30、钩藤20、泽泻12、绞股兰20、天麻20、生地20、熟地20、赭石15、香附15、白止15、川芎15、牛膝15、白芍20、甘草6。三剂,一剂服二天。另开成药脉君安二盒,按说明书服用。从二诊处方开始,每剂药我再加鬼针草30,服完6剂,血压就基本正常了,为巩固疗效,再继续就诊。1月22日三诊处方:天麻20、钩藤20、丹参18、银杏叶20、吴茱萸7、白术15、云苓15、牛膝10、枣皮20、狗脊15、枸杞15、熟地20、明参15、黄芪20、大枣15、光条20、炙甘草10,三剂,一剂服二天。另开成药脉君安二盒,按说明书服用。这三剂中药服完,我就没有再去处方,血压处于正常状态了。从这三张处方看,基本上是“天麻钩藤饮”加味。
2022年10月初,我的血压又有点偏高。10月8日和10月15日两次到都亭卫生院李道国处就诊,他给我处方:丹参25、天麻20、钩藤20、炙黄芪30、苍术15、红花12、川芎12、竹叶柴胡18、醋香附15、山萸肉20、盐杜仲20、茯苓20、炙党参15、石决明15、熟地20、枸杞20、炒川楝子12、麸炒白术15、炙甘草10、白芍20、淫羊藿15、羌活15、灵芝20。三剂,一剂服二天。另开成药脉君安二盒,按说明书服用。(注:前一次处方找不到了,两次处方差不多的)前三剂服完,血压就基本正常了,为巩固疗效又服了三剂。实际上我没有服多少“脉君安”,给我老伴服了。
高血压二方
2024年3月末、4月初以来,因清明前后事多,有点累,也遇有不顺心的事,血压又有点偏高,我服了一瓶“脉君安”,又服了一瓶“天麻钩藤饮”成药,好像没有解决多少问题,我也一直在着手想法自拟降压药方。4月22日晚测,左右手均160左右/90左右。4月23日上午,因3路公交车不能直接从我家门前往东开,老伴陪我到凉雾卫生院弄中药。那天中医科杨中医师休假,综合科丁医生把我的自拟处方拍照后发给杨中医师看了,才按照我的自拟方处方:天麻20克、钩藤20克、石决明18克、丹参25克、栀子15克、黄芩15克、川牛膝20克、盐杜仲20克、桑寄生15克、益母草20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9克、生赭石3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夜交藤20克、柴胡15克、醋香附15克、白芍20克、葛根20克、炒白术15克、干姜15、茯苓20克、炙甘草10克,此方为天麻钩藤饮合三草降压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一下开了三剂,每剂服二天。4月23日中午开始服用自拟的治疗高血压方,第一剂药服完当天我测了五次血压和心率,平均血压和心率为:左135/75(心率79),右139/77(79),应该算恢复到正常状态了(当天按常规喝了酒的),我仍然把三剂药坚持服完。

如上所述,中医药基本治好了我的“高血压”。现在,我的血压一般为130-140/80-90,我是近80岁的人了,像这个血压值应该是正常的了。
谁说中医不能治好高血压呀?
奉劝那些长期用西药降压的人,去好好了解一下长期服用西药降压的危害吧,改弦更张还是来得及的。

6、我用中医理论基本治愈老伴的“咳喘病”。
无论中、西医,谈到治喘都是感到头痛的。
我的老伴黄国树,不时感冒了就咳嗽,甚至喘促,我一般就给她买些宣肺止咳的中成药服用,有时也能改善症状。我不时地也在思考、寻找与她的疾病相关的理论、医案或处方。
咳喘病一方
2022年12月中旬,她的咳喘病犯了,先在大塘社区医院西医住院治疗一个星期,没有效果,西医主治医生告诉我:该想的我们想了,该做的我们都做了,但都效果不理想,你们还是另想办法吧。
好不容易,我在《<串雅全书>释义》(清·赵学敏原著,喻嵘、吴勇军主编)176页上找到孟河马氏治吼喘秘方及相关内容,我就用这个秘方及所载单方、偏方,加上扶正顾护胃气的药组成一方,由都亭卫生院中医师李道国斟酌开出处方:白果仁25、炙黄芪30、黄芩15、白术15、干姜10、蜜麻黄9、炒麦芽15、紫苏子12、茯神15、法半夏10、炒山楂15、桑白皮15、甘草片6、地龙10、百部12、桔梗15、山蓃肉15、浙贝母12、蜜紫菀12、厚朴12、桃仁12、红花12、桂枝12、款冬花15、防风15、瓜蒌皮15、苦杏仁15、僵蚕12、胆南星10,三剂,一剂服完就开始见效,三剂服完基本不咳不喘了。前三剂服完后,为巩固疗效,前方去胆南星,加炒枳壳15,又开三剂,后三剂服完,不咳不喘了。医生和患者都非常高兴,我这个学生当然更高兴啊。
咳喘病二方
我们夫妻是组合家庭,在她的咳喘病治好后,我有意询问了她的原来的身体状况。原来,她小时候就有咳喘病,在生小孩时也曾发生过,每当因寒冷感冒就可能发作,发作时大多是吐白泡痰。哦,原来应该是“风寒哮喘”。我在张昱主编的《当代名医临床秘诀》29页上找到名中医俞慎初专治风寒哮喘的“止咳定喘汤”,并根据上一次治疗她咳喘病的经验及我的新思路,准备了一方。
2023年春末,她的咳喘病又犯了。我就带她到都亭社区卫生院,把我早已准备的治疗“风寒哮喘”的建议方子交给李道国中医师,由他斟酌处方:
俞慎初原方(份量是李医生加的):炙麻黄9、苦杏仁15、炙甘草6、紫苏子12、白芥子12、葶苈子10、蜜款冬花15、化橘红12、茯神15、法半夏10,另加传统偏方僵蚕10、瓜蒌皮15,咳不爽加桑白皮15、浙贝母12,痰黄加黄芩15,加强降气化痰加白前12、前胡12,扶正护脾胃加炙黄芪30、白术10、干姜10(她也属于脾胃虚寒)。
一次处方三剂,连续服用6剂,就不咳不喘了。她无限感慨地说,还是中医才能真正治病啊。
咳喘病三方
后来,据她自己讲,每遇到特殊的气味也能短暂的发生咳喘。看来,下一次再发生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加上抗过敏的中药了(艾叶12、厚朴10),咳喘病常引起心阳不振,再加振奋心阳药桂枝15、黄芪50。
2024年初,我又用2023年5月的方子购药治疗她的咳喘病,服用6剂也基本不咳不喘了。
有一个老中医看了方子说,这个方子药味太多了。这引起我的注意,需要重新审视这个方子了。
明代医家韩天爵的《韩氏医通》治疗咳喘有著名的“三子养亲汤”(张昱主编的《当代名医临床秘诀》29页名医俞慎初主张用宣肺峻品葶苈子易莱菔子),历代治疗咳喘病有著名的三拗汤;我又翻阅了很多中医书籍,在宋祖敬主编的《当代名医证治汇粹》24页中找到江西中医学院洪广祥教授治疗咳喘病的经验,对我启发很大。洪氏认为,咳、痰、喘是慢性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从病机讲,痰浊壅盛为标,肺、脾、肾虚为本(也有名医认为心气虚也是重要原因);治咳治喘以治痰为先,发作期重在分清寒热,缓解期重在分清虚实,注意解决肺、脾、肾虚的问题,既要全面考虑,又要突出重点。
经过以上思考和研究,又拟了一个缓解期运用的“三子养亲汤加味方”:
主方(宣肺止咳平喘):桔梗15、炙麻黄9、橘红12、苦杏仁15、苏子12、白芥子9、葶苈子12、大枣10、炙甘草6。
加减:发作期寒性加荆芥12、防风12、苏叶15;发作期热性去桂枝15、炙麻黄9、制附子10,加桑叶15、菊花12、黄芩12;补心气加桂枝15、黄芪50、黄精12;健脾燥湿加炒白术15、茯苓15;补肾纳气加制附子10、五味子12;祛瘀通络加酒丹参15、地龙10。
全方18味药,比2023年5月方减了6味药(如无“白芥子9”,用“旋覆花”12代,痰黄加黄芩)。经过2024年3月试用,与2023年5月的24味药的方子差不多。
另外,平时我们夫妻有哪里不舒服,往往就用针灸、按摩或中药小偏方解决问题,学习一点中医真是好啊。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我自己外,给他(她)人处方都是建议处方,因为我不是“执业中医师”,所以没有处方权的。

7、用“血腑逐瘀汤”加味,治疗我的“胸痹”(冠心病)。
接学校通知,2024年1月2日到市中医院参加体检,7日我到学校取回《健康体检报告》,这次的体检报告有结论“主动脉斑块”、“双侧外周动脉僵硬增高”、“甲状腺结节”等,联系那一段自己的身体出现的状况:每隔3天左右,左胸出现胸闷,好像还有心跳加快,很不舒服,当时已经出现3次。回想起多年前,我也曾出现过一次这类症状,当时还出了一身冷汗,并出现一过性的迷糊——这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
“主动脉斑块”,这不就是西医说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吗,它所引起的病症通称为“冠心病”呀;中医没有“冠心病”的名目,通称为“胸痹”。我又查阅了上一年的《健康体检报告》,也有相似的结论,只是当时没有任何症状,才被我忽视了。
中医对“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解释为“湿”、“痰”、“血瘀”,当然主要是“血瘀”。根据这个理论,我选择了清代王清任的“血腑逐瘀汤”,根据一般中医专家治疗“胸痹”的经验和我的身体情况加味,组成一个我的建议方。 
1月12日,我把建议方交给都亭卫生院中医师李道国。他仔细给我检查后说,你的情况属于“胸痹”的“心肌缺氧”(即心肌缺血),应该属于“冠心病”的初始阶段。他在我的建议方上只加了“丹参”(增强活血化瘀)一味药,并酌情加上每一味药的份量,处方于下:
血腑逐瘀汤原方:桃仁15、红花12、当归15、生地15、川芎6、赤芍12、牛膝12、桔梗10、竹叶柴胡10、枳壳12、炙甘草6,振心阳加桂枝15、炙黄芪30,增强活血化瘀加丹参15,祛痰加法半夏12、白前12,祛湿加茯苓15、泽泻12,久病宜通络加伸筋草20、地龙10,清热解毒散结加连翘15、薄公英20,因脾胃虚寒加白术15、干姜10,5剂,一剂服用2天。
至1月29日早上,“心肌缺氧”的症状,没有出现过。效不更方,原方只去连翘、蒲公英(胃肠略有反应),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振心阳另加酒黄精12,5剂,再服用10天。
到拟文时为止,“心肌缺氧”的症状,还没有出现过。
也有专家认为,应该加“薤白”,以增强振奋心阳效果。

8、是中医药治好了我的“自汗”、“盜汗”。
2024年7月至9月,是我成年后最痛苦的时段,要不是饮食如故,或许已被死神捉走了。
7月初,开始出现自汗,也有盜汗,以致神疲乏力逐渐严重,甚至连一点精神也没有,说话提不起阳气,只能双手扶着燃气炉坐着抽点烟,两星期不敢喝酒,走路没有一点力气。8月28日还是老伴扶着我上、下车和走路辗转到达大塘卫生院,15:30在医院测电压80/50......
以前我出现自汗时,一般是用“玉屏风散”,这个方子的功用是“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这次一开始出现自汗,我服了几盒玉屏风颗粒,没有多大效果。
我曾看到一个医案:有人每日出汗数十次,骤作骤止,易于感冒,已三年。中医师给她开了桂枝汤,日服一剂,服十剂而愈。我试着到药店开了五剂,服用后效果不明显。
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查了不少医案,收集整理了一些别人治疗自汗、盜汗的资料,形成了一个治疗自汗、盜汗的方子:玉屏风散合生脉散(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加别人成功的两个治疗自汗、盜汗的单方仙鹤草、霜桑叶,又加一般止汗的麻黄根、浮小麦和煅牡蛎,另加干姜、大枣、炙甘草,应该说是一个完善的方子。我在康诚药店一下开了五剂,服三剂后,觉得不但没有多大效果,好像自汗、盜汗比先前还利害一些,我怀疑药剂员把“麻黄根”弄成了“麻黄”,到药店去查,又没有搞错......
8月28日,我小儿子乔迁,在他家喝了酒。回家午睡时,出了一身特大汗,我要到医院去补液,防止“脱水”。还是老伴扶着我上、下车和走路才辗转到达大塘卫生院就医(补液),15:30在医院测电压80/50,应该算是危症了。输液2天,我问西医如何治疗自汗、盜汗,医生回答不出所以然,在医生和儿子们的劝说下,我好歹补充了4天液体以防脱水。
进医院前,因为我长期有点脾肾虚寒,还不时地服用“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还服用了“归脾丸”(预防、治疗心脾两虚)。
在住院期间(0831),我又到康诚药店与该店洪光华中医师咨询我的自汗、盜汗的治疗问题,他全面了解我的治疗过程和平时用药后,提议换一个思路:停用热性药,启用滋阴止汗的办法治疗。他给我处方:生地、熟地各18,山药15、枣皮(山萸肉)15、茯苓、泽泻、丹皮各10,黄柏、知母各15,麦冬、五味子各15,麻黄根15,浮小麦18,龙骨、牡蛎各20,黄芪30、地骨皮15、甘草6,三剂,他还提示下一次增加远志10。这实际上就是三个地黄丸(六味、知柏、麦味)和一般的止汗药,另加了黄芪、地骨皮。三剂服完,变化很大,自汗、盜汗轻多了。
考虑到经费问题,后来就到都亭社区医院购药。(0906)第二次用原方,处方医生用北沙参代知母,掉了丹皮,加了远志10(交通心肾),三剂服完,我的自汗、盜汗问题进一步减轻了。为巩固疗效,(0913)第三次用二方,加上丹皮10,党参20、制附子10(参附汤以益气升阳),三剂服完,基本没有自汗、盜汗,神疲乏力的现象好多了,精神振作起来,应该说我的自汗、盜汗基本治愈了。
这一次治疗自己自汗、盜汗,教训是深刻的,主要是考虑了用别人的经验,但对自己辩证不清,还要好好学习呀。
在后段的治疗中,我又在拼多多购买了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何传毅编著的《出汗异常》一书,认真阅读后,治疗自汗、盜汗,我看好滋阴泻火、固表止汗的“当归六黄汤”一方:生黄芪20-30、当归10、生地15、熟地15、黄连5、黄芩12、黄柏10,加上一般的止汗药及参附汤(党参、附子),再临症适当加减即可。 
第三次服药后过了20来天,不时的还是有点自汗、盜汗,自汗、盜汗也带来一点心烦,我想试一下上文的方子,(1011)建议处方为六味地黄汤合酸枣仁汤(清热除烦)合交泰丸(交通心肾):生地15、熟地18、当归12、黄连6、黄苓12、黄柏12、黄芪30、炒酸枣仁30、知母15、白芍15、川芎9、肉桂3、甘草6、牡蛎20、五味子6,李道国医师加了酒黄精12、浮小麦15,三剂。这三剂服完,我观察了20来天,自汗、盜汗及连带症状好像都没有了,以后就是预防和保养的事啦,我好高兴哟。                          

五、我眼里的“中医”和“西医”
(一)什么是“中医”、“西医”
什么是“中医”,中医学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医者以整体思维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所发现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藏象生理学、经络腧穴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什么是“西医”,“西医学”是西方国家传来的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手术”和“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原则上不应解读为“西医”。中医本来就有手术手段,只是由于西医传入,民国时又弱化中医,致中医手术不断弱化而已。“现代医学检测手段”,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只是由于西医适当运用而已。其实中医也可以运用这些现代科技成果的,比如中医完全可以把脉诊理论与现代科技结合,研究制造出“中医脉诊器”,等等。
同理,“现代急救措施”,原则上也不应解读为“西医”。中医的急救措施也是很多的。
一句话,“中医”只靠中医书本就能治病;“西医”不靠仪器检测,什么病也治不了。

(二)人体的奥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体奥秘,博大精深,到目前为止,诸多问题,无论中医、西医都还没有弄明白。
尽管人们说西医它多么科学,也有很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西医书上所说的很多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没有弄清楚,就是明证。
尽管中医能把一般病的发病机理大体说明白,但无法定量化,有些疑难病治疗也相对有一定难度。
比如“癌症”,西医公开说明没有搞清楚“癌症”的发病机理,当然也无法找到可靠的治疗方法。中医虽然论证了“癌症”的发病机理是“痰、瘀、毒”,但治疗起来也很麻烦。
无论“中医”、“西医”,要完全打开人体奥秘,还任重道远啊。

(三)“西医”就那么“科学”吗
尽管不少人说“西医科学”,但静下心来,西医也有很多问题是令人费解的。
比如说: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的存在,应该是合乎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但西医治疗疾病,一见扁桃腺发炎,就主张把扁桃腺摘除;一见胰腺发炎,就主张把胰腺摘除;一见胆囊发炎,就主张把胆囊摘除;一见子宫癌,就首先主张把子宫摘除......一见癌症,无论手术与否,就主张搞放化疗。西医自己也说“放化疗是好坏细胞都杀死”等等,请西医用一种“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解释吧。
我经常看“北京养生堂”节目,也不时看看西医书籍,总的感觉是:西医总是孤立地看待人体的器官、组织,不考虑人体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西医的《人体解剖学》是源于尸体的解剖,完全忽视了活人与死人在形体和功能方面的区别;这样孤立的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就能治疗一切病痛吗?
我有一个侄姑娘叫覃宇碧,家住五桥走马镇凉风村,因感冒去卫生所打针、输液,去时好好的一个人,结果成了一个瞎子,西医给她的家庭和她自己造成了无可逆转的伤痛和损失;我有一个学生陈善成在州高中教书,其妻是州人医的护士,他们的女儿因感冒在州人医(西医)打针、输液,结果也成了一个哑巴......西医药对老百姓健康的伤害,要细细地理论起来,不知有多少?
如此等等,西医离科学也还差之甚远的呢。

(四)“科学”,“不科学”,要看疗效
在一些人的眼里,认为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我赞赏大多数中医专家的意见:“科学”,“不科学”,要看疗效。
我阅读了很多中医书籍,看到很多中医医案,总体印象是:西医很会取“病名”,但就是治不好病;大多数中医医案所记载的,都是西医反复治疗不愈后,由中医治愈的。
如果你不信,建议你去看一点中医医案吧,它们会让你如梦初醒的。
多少年来,治疗恶性传染病好像成了西医的“专利”。但近20年来出现的两大恶性传染病事故,却让西医大掉其底子。
一是发生在2003年的“非典”(“SARS”)。
“非典”发生初期,主要由西医治疗,但效果很差。由于一些老中医的呼吁,政府才同意中医介入。广东老中医邓铁涛总结汇报时说:我们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收治73例“非典”患者,全部治愈,病人0死亡,医护人员0感染,患者0后遗症,邓老用的主方就是“仙方活命饮”加减。北京小汤山临时医院,中医介入治疗后,收治的680名“非典”病人,8人死亡,死亡率1.2%。“非典”时期,广州医学院采用中西医治疗死亡率1.4%,西医治疗死亡率近20%。广州是“非典”的发源地,但中医介入治疗后,广州“非典”患者死亡率不及香港的1/3,不及台湾的1/4。  
二是发生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
因为有中医介入战胜“非典”的经验,这次“新冠肺炎”一发生,政府就组织中医介入治疗。据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数据:自2020年1月27日国家中医医疗队正式进驻、执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1200多名感染者已有500多名治愈出院,治愈率超40%;同期武汉确诊13603人,治愈698人,治愈率不到5%,金银潭医院治愈人数占武汉70%以上。全国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主药就是“莲花清瘟胶囊”等及一些中医外治法。武汉江夏方舱医院中近400名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无一例转重症,转化率为0;而经西医治疗的轻症新冠肺炎患者转成重症的是2%-5%左右。
仝小林中医院士受中央委托带队援助香港,据参与援助队的北京昌黎中医院院长曾海基大夫的数据。原来新冠患者症状改善平均需要14-20天,中医介入后缩短至7-10天。中医治疗320人,0死亡,平均每人治疗费几百元;西医治疗320人,死亡113人,平均每人治疗费大于40万。
看了以上两个特大“医案”,不由得人不发自内心的感叹:中医何其伟大呀!
有趣的是,中医敢于公布经中医治疗的“非典”患者和“新冠肺炎”患者,基本没有后遗症;但西医从来不公布患者的后遗症问题。有兴趣的,你去探究一下西医治疗的患者的后遗症问题吧,何许对你是很有启发的呢。
2015年,由一部分中医专家联合发起对西医治疗“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挑战。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西医专家站出来应战呢,何许是西医专家们虽然手握“科学”的大棒,但治病毕竟缺乏底气吧。
不过,根据目前的医疗情况,我建议:出现急重症,先找西医急救,待病情大体稳定后一定要找中医治疗。
关于“中医”和“西医”,有兴趣者,可以搜索《经济参考报》2017年1月13日的《西医院士樊代明:“我为何力挺中医”》一文看看,你就可能一下拨开了心中的迷雾啦。

六、我精心挑选的三个护身法宝
我已年近八十,是隔天远、离地近的人了。好久以来,我都在注意挑选合适的老年养生方式、养生药品和养生器械。经过再三考察和研究,我决定选用平和心态的养生方式,中药补阳还五汤(丸)和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作为我的三个“护身法宝”。

(一)以平和的心态,作为基本的养生方式
无论中西医都主张,平和的心态是老年人对付一切疾病,对待家庭和社会不测事项的最好养生方式。
我一向重视中医的“养生六法则”,特别是平和的心态法则(见本题〔一〕)。心态即中医的“情志”,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客观反应,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异常的情志障碍如大(暴)怒、大(暴)喜等,常可引起眩晕、心痛、中风、癫狂等疾病发生。长期情志失调,可引起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而引起噎膈、呕吐、郁病、胆张等病证。这些现象,在人们可视可听范围内,彼彼该是。
人的年龄大了,不可避免的气血虚损、脏腑功能衰减和免疫力低下(即正气虚衰),从而应对疾病,应对家庭和社会不测事项的能力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务必时时处处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待一切疾病,有效地对待家庭和社会的不测事项,这种养生方式也叫养心,这可是老年人的护身大法宝呀。
近些年来,西医也越来越重视中医的“情志病机”了,他们叫做“心理疗法”。由此可见,西医不得不承认中医在这方面的科学性了。

(二)以中药补阳还五汤(丸),作为维护心脑疾病的基本方药
中医病机理论指出,老年人生病的主要病机,一是气血虚损(主要是气虚),一是血管瘀堵即血瘀,一是经络阻塞。中药补阳还五汤(丸),就是解决这些病机的基本药品。
补阳还五汤(丸),源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是著名的中医方剂,具有补气、活血和通络的功效。
方剂组成:生黄芪四两(125g)、当归尾二钱(6g)、赤芍一钱半(5g)、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红花一钱(3g)、桃仁一钱(3g)。本方重用生黄芪为君药,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以当归尾为臣药,长于活血,兼能养血,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以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为佐药,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又加地龙为佐药,活血而通经活络。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通络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通络,共奏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
方剂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二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等属气虚血瘀者。
如上所述,补阳还五汤(丸),可以治疗和预防中风及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我决定从今年开始,上、下半年都分别服用补阳还五汤(丸)一段时间(1个月左右),以维护心脑功能的正常运行,我还向亲戚和朋友推介了这个药品。

(三)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作为家用日常的养生器械
西医理论指出,血液循环是否正常,这是血液的“三高”、“四高”带来老年一系列慢性病的直接因素,我除了有时血压有点偏高外,基本没有其它问题。但为了防患于未然,我通过反复浏览和对比研究,今年6月选择了既简单又实用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作为家用日常养生器械。
我对电子治疗器械的选择和应用,还有一个小故事。
2023年5月末、6月初,我的左侧屁股及左大腿放射性疼痛,上厕所时下蹲、起身非常困难。原以为是因劳动引起的肌腱不适,6月5日去都卫康复科检查,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坐骨神经痛,理疗一个星期,略有些变化。在理疗中,一是中频治疗仪贴板后有过敏现象;二是理疗针灸与传统针灸不同,不是针对病种取穴,而是在疼痛部位胡乱进针。我按鄢荣光著、何素云校辑的《医药春秋·名中医鄢荣光医理医案》279页所述,向理疗医生提出对我针刺环跳、殷门2穴,并在委中放一点血的建议,医生不予理睬……无意中,我看到了“铁腰板”的广告,便认真的搜索和研读了“铁腰板”的相关资料,并在拼多多网购了一台三维智能型“铁腰板”(1664.99元,6月27日收货)。我按说明书要求,自6月28日--7月11日,在家用“铁腰板”做理疗两星期,每次时间为40分钟,温度为80度。一个星期后症状基本消失,上厕所基本可以下蹲、起身了;巩固一个星期,上厕所已基本正常,一切好像都正常了。2024年4月7日上午9时左右,我又“腰扭伤”了,以前理疗要7—10天才基本正常,这次用“铁极板”治疗3天就基本正常了。“铁腰板”治疗仪治疗原理说了很多,我理解主要是电子器械的“热效应”。
我阅读了朱平、孙文姬的《弱激光治疗心脑血管病》一书(PDF版),初懂了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治疗原理,即弱激光的“光效应”;又阅读了朱平等的《实用弱激光穴位照射疗法》一书(PDF版),知道了弱激光“光效应”有如针灸一般的治疗作用。
我在网上浏览了不同品牌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品牌、规格和价格,在“拼多多”平台选购了武汉光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灵云康”半导体激光治疗仪(17孔主机,耳、鼻治疗器各一套和一块25孔激光治疗板,计395.30元。同款货京东是638元),6月5日收货,6月6日正式试用,至6月25日止,这一段我的平均血压一般都在140/90以内,我已78岁,这应该是较正常的血压了。
我还要好好学习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使用方法,让它尽量发挥出更多的效益。

七、愿中医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医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护身法宝。要振兴中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心,就应该下决心发扬光大中医文化。
一是国家的医疗体制应促成中医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国家应该永久建立中西医并重的医疗体制,让中西医发挥各自的优势,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维护老百姓的健康。“卫生部”应该并行设立“中医药管理局”、“西医药管理局”和“医疗器械管理局”,以便分别管理“中医”、“西医”和“医疗器械”。如果只设立“中医药管理局”,而不设立“西医药管理局”,给人的印象就是国家只重视西医,中医只是一个“附属品”,进而会给老百姓形成误导。“医疗器械”是中西医共用的,不属于西医的专用设备。这样,国家的医疗体制就能促成中医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是要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提高中医文化。1958年毛主席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整理,提高。”进一步发掘、整理中医典籍,使中医文化系统化、规范化,反对将中医西医化。这方面的工作仅仅才开始,务必抓紧抓实。
三是加强对中药的研究和管理。要加强对药品和方剂研究,特别是对“地道药材”加强研究,做好推广种植的相关管理。
四是在中医诊断、中药制剂生产等方面引进现代科技成果,促成中医诊断、中药制剂生产的现代化。
五是把中医文化引入到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培育中医文化实实在在的生活氛围。
只要党和国家把重视中医的工作拿在手上,中医现代化,振兴中医文化,把中医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一切均有可能,我们的祖国将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国家。
总之,要让中医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简单廉价,服用方便,副作用极小的健身法宝。 
朋友,那一天一定会来到的!                  

2024年11月




—— 编审:梁淳威 ——



作者:覃发扬,湖北利川人,生于1947年,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曾主编“中华覃氏志”系列的“利川卷”(含“利川卷修订版”)、“湖北卷”、《中华覃氏志》完整版,与覃太智合著《利川土司文化概观》,并著有《覃发扬文集》。


近期作品覃发扬【散文】一个当代老农民的家国情怀


《凉城文苑》公众平台希望每一次原创都被善待,每个优质作品都被尊重。坚决反对抄袭、洗稿等不良风气蔓延。《凉城文苑》公众平台不介入因版权问题引起的各种纠纷,请投稿人严格遵守创作道德,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如因抄袭、洗稿行为引起的法律纠纷,由投稿人自行承担;

《凉城文苑》编辑团队有权对需要发布的作品进行修改,如创作者不同意修改,非原则问题,平台将不作处理。如有原则问题,平台不予发布;

为避免被人恶意投诉,平台只发布创作者原创作品,如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他媒体上公开展示过的作品,一经发现,直接删除;

平台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平台立场无关;

编辑团队联系微信:15727260343;联系信箱:717326846@qq.com。

如需加入创作团队或查询稿费福利请点击→▷凉城文苑》公众号“联系我们”查看详情。

点击右下方“在看”,发表你的评论

凉城文苑
阅读是优雅的休闲,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