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荣林【散文】微刊发表作品趣事儿(五)

文摘   文化   2024-11-13 07:00   湖北  



微刊发表作品趣事儿(五)



文//孙荣林(北京密云)


华北明珠密云水库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60年。2018年是密云水库开始建设六十周年,又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本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征文活动。笔者写出了《泉眼无声惜细流》散文,同时也写出了《从大肚户到小康户》一文。两篇散文参加了所有形式的征文活动,并邮寄给了本区的一些报刊杂志。前者于2019年1月11日后者于2019年4月1日,同在江西作家文坛上发表。

1958年修建密云水库时是一边建拦洪坝,一边进行库区内几万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我们村是有着六个生产队的大村,在拦洪坝建成前必须搬离库区,因此全村一千几百口人紧急搬迁到了新村址邻村租房住,新村址刚刚规划出来就紧急搬迁,很可能是新村占地面积等还没得到上级或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就边等批复边打起了地基,据当时的村干部后来讲,村址占地面积太大了,但是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工,再改损失更大,也只好这样了。十几年后那时的村干部说:“也不是为了我自己,让写检查就写呗”,因此我们新村一直到现在都是本县街道最宽的,整个村主街道是六丈多宽的“井”字型,村民院落到临街也是六丈多宽。本村的小学靠村西头,占地面积很大,校舍是两栋带走廊的平房。

村民住房的建设由县市派出的基建工程队负责,开始建的是水泥槽型板的起屋脊的房,建房速度太慢,后来与木质结构的房同时建。六个生产队各自的牲口棚由各自生产社员想办法解决,所以才发生了《大白马——移民情》中,大白马救了一车社员,第一生产队社员把大白马“养老送终”的感人故事。本刊刚刚发表了《微刊发表作品趣事儿》(三),马上就有朋友说再把《大白马——移民情》发出来,我就再一次的把此文发在了朋友圈里。《大白马——移民情》刚刚发表,北京密云朗诵艺术团的小明朋友就偷偷地朗读并制成了音频作品发了出去。早在前几年朗诵艺术团的张玉红(微信名:小草)几次以不同形式的音频方式诵读了我的《泉眼无声惜细流》和《师德传承——“田中”情》等作品,使我多次掉泪,还有同团的郭云华(微信名:云和水)诵读的《和谐小康——葫芦情》也是如此。这次同团的小明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诵读了《大白马——移民情》并制成了音频作品,发出后他觉得不满意又进行了第二次音频作品的创作,感动得我又一次的泪流满面。

我们村是修建密云水库时第一批整体搬迁的村,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搬迁到1960年新村基本建成后,租房的村民才搬到自己的新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农村还是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白天由生产队统一安排派活,晚上社员们再拿着记工本到生产队队部记工分,年末按家庭统计总工分,进行核算。当时的家庭都是多子女的,三四个子女的家庭是多数,也有六七个子女的家庭。工分值高的生产队有三分之二的家庭能分到一百元多元以内的现金,俗称年末分红。

工分值低的生产队有近一半的农户不但分不到钱,还倒贴,欠生产队的钱。

家庭内子女多,劳动力又少的户,不但欠生产队的钱,往往还填不饱肚子。因为是新村,生产队的耕地多数都离村子很远,抢农活时,社员中午不回家,生产队往地里送饭,小枕头似的馒头按劳动力人数人均一个,再喝碗绿豆汤。而少数子女多的家庭劳动力是吃不饱的,有的两个馒头都不够吃,在刨花生时,就用花生充饥,亲眼见到过王老汉,一次吃了一小簸箕的花生,也见到过刘老汉小枕头似的馒头一次就吃了两个,看到旁边的人时,红着脸说“肚子没油水呀”,“在家里只能先让几个孩子吃饱,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呀”。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刘老汉家在本村第一家开了小卖部,挣到了第一桶金后,二儿子开出租车到首都机场拉活,而后刘老汉家又是全村第一个把低矮潮湿的移民房在原址重新建成带走廊的二层楼房,当大吊车从高压线向上方吊装楼板时,很多围观的群众开了眼界,绝大多数村民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吊车。高高的吊车如举重运动员一样,把沉重的楼板挺举起来,然后吊臂如老鹰抓小鸡般地把楼板牢牢地抓住,轻松地越过高压线,再慢慢地放到楼顶端。围观的人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的盯着缓缓升高的楼板,提心吊胆的害怕楼板砸下来,当楼板越过高压线,稳稳地放在了楼墙的顶端时,人们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十几年后,很多工薪阶层都买不起楼房,而刘老汉家又率先在市内和县城内购置了楼房。刘老汉一家敢想敢做发家致富的经历,使村民们打开了固化的思维方式,各显其能地朝着美好生活的方向进发。

同生产队王老汉也是多子女家庭,其儿子中学毕业后吃上了瓦工这碗饭,组建了瓦工包活队,干起了瓦匠活,靠着第一桶金,在本生产队六十多户的农民家庭中,第一个建起了镶着瓷砖的西厢房。几年后也在县城内购置了楼房。

两位老汉家庭巨大的变化,使挣死工资的工薪阶层的人们羡慕不已。每当节假日在门口听到人们羡慕的言语,两位老汉的脸上就荡起了自豪的笑容,并且经常说还是改革开放好哇,当我这个晚辈开玩笑时说,以前刨花生时您吃了那么一堆的花生,还成了“大肚子户”,小枕头的馒头一次两个都吃不饱时,两位老汉说,都是穷造成的。

1988年本县在庆祝改革开放十周年征文中,我在乡中心校主抓宣传工作,全乡一百三四十名教职工,因教育教学工作的繁重,无人写征文,我只好披挂上阵了,以自己耳闻目睹两位老汉家庭的巨大变化为原型,写出的《还是党的改革政策好哇》征文,不但获了奖,还在县广播站播出。

后来多次在村里,特别是在村里“老年驿站”院子里,见到满面红光年过九旬的刘老汉,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腿部受过伤的残疾军人,以聊天的形式,多次给我这个晚辈上了多堂的思想教育课,每每聊到农村这几十年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他家庭的巨变时,刘老汉都喜上眉梢的合不上嘴,刘老汉说:“别看你们城里人住着楼房,不如咱们农村宽敞明亮空气又新鲜的民房,你们退休了有退休金,我们也有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包括残废军人补助在内的各种补贴也有几千元呢!”战争年代刘老汉腿部负过重伤。“农村修缮房屋有补贴,修缮厕所有补贴,搭建节能炕还是有补贴......”,在多次的聊侃中,刘老汉都表示“八抬大轿抬我,到城里去住我都不去,我们农村并不比城里差”,并且自豪地说“这都是我们在战争年代打下的江山,千万不能忘本呀!”

听着刘老汉朴实憨厚实实在在的心里话,当时我这个五十多岁的城里人也心里乐开了花,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活动,我以两家巨大的变化写出了《从大肚户到小康户》的纪实散文,2019年4月1日在“江西作家文坛”首发,同年被区果园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果园文学社社长“赵童”担任主编的第一本《果园》一书收录。主编在序言中写到:“‘从大肚户到小康户’一文,是作者孙荣林耳闻目睹的记忆。40年间,从乡下到密云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百姓的生活从温饱到小康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它热情讴歌改革开放的成果,也仅仅是冰山一角。”几年后,此文也在密云区老干部局主办的《老干部》季刊上转载。

附:2019年4月1日“江西作家文坛”首发文稿的最后一段:

“篇后语:是啊,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到今年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了农村农业农民所发生的巨变,我也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使我们站了起来;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使我们富了起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强了起来,使我们的大家、小家、及每一个人都逐步实现了各自的梦想,这一个个的梦想汇聚到一起,定将实现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 编审:粟贵贤 ——



作者:孙荣林,男,中共党员。2017年5月出版了《杏坛笔耕》一书,同年10月退休。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密云作家协会会员,果园文学社成员。多篇散文在不同微刊上发表。一百页一万二千多字的彩色七巧板连环画《狄仁杰智破连环案》和十六万字的《乡村教师》在不同微刊上连载。




近期作品孙荣林【散文】微刊发表作品趣事儿(四)



《凉城文苑》公众平台希望每一次原创都被善待,每个优质作品都被尊重。坚决反对抄袭、洗稿等不良风气蔓延。《凉城文苑》公众平台不介入因版权问题引起的各种纠纷,请投稿人严格遵守创作道德,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如因抄袭、洗稿行为引起的法律纠纷,由投稿人自行承担;

《凉城文苑》编辑团队有权对需要发布的作品进行修改,如创作者不同意修改,非原则问题,平台将不作处理。如有原则问题,平台不予发布;

为避免被人恶意投诉,平台只发布创作者原创作品,如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他媒体上公开展示过的作品,一经发现,直接删除;

平台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平台立场无关;

编辑团队联系微信:15727260343;联系信箱:717326846@qq.com。

如需加入创作团队或查询稿费福利请点击→▷凉城文苑》公众号“联系我们”查看详情。



点击右下方“在看”,发表你的评论

凉城文苑
阅读是优雅的休闲,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