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作为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物品,缝纫亦是大众所熟知的传统手艺。二者原本毫无关联,然而在美国艺术家苏珊・泰勒・格拉斯格(Susan Taylor Glasgow)的创作实践中,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
以缝纫柔软布匹的方式,对玻璃进行一针一线的缝制操作,此般做法乍听之下着实令人难以置信,但在苏珊的艺术创作中却成为了现实。以下为其部分代表性作品示例:
玻璃材质的蛋糕,其精致程度几可乱真。
各类造型独特的包包,外观颇具时尚感,难以想象其为玻璃所制。
线条优美、造型别致的高跟鞋,尽显别样风情,而材质正是玻璃。
甚至精致细腻的内衣,也能被苏珊用玻璃缝制得极为服帖。
苏珊能够将玻璃缝制得如此精湛,得益于其长达 20 多年的专业裁缝从业经历。在此期间,她对布料有着深入的了解,深谙如何赋予平面材料全新的生命力与表现形式。
然而,平面的布料与立体的玻璃存在显著差异,为此苏珊潜心钻研长达 8 年之久,方才全面掌握这一独特的玻璃缝制技艺。
该技艺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需将预先精心设计好的雕塑图案,通过喷砂工艺精准地嵌入到玻璃之中。
其次,把玻璃珐琅均匀涂抹于已喷砂处理而呈现出粗糙质感的区域,以此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真实感。
再者,将经过上述处理的部件重新放入窑炉中烧制,使其温度达到 1250℃,确保珐琅与玻璃能够充分融合,达到 “水乳交融” 的状态。
最后,待部件冷却后,通过添加釉质,再运用蕾丝、金属线等材料将各部分细致地缝合起来。整个制作流程较为复杂,完成一件作品最长可能需要花费 4 周时间。
尽管苏珊在缝纫玻璃领域已技艺娴熟,但实际上,其母亲最初的期望是将她培养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淑女。因此,母亲自幼便教导她做饭、缝纫等技能。缝纫这门手艺逐渐让苏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乃至爱不释手,然而厨艺方面却始终令她倍感困扰,对此她也曾心怀愧疚。
直至某一日,苏珊观看了一部关于玻璃艺术家戴尔・奇胡利(Dale Chihuly)的电影 ——《Chihuly over Venice》。影片中所展现的梦幻且神奇的玻璃工艺深深吸引并折服了她,几乎在瞬间,苏珊便下定决心研习玻璃艺术这门手艺。
恰逢此时,苏珊家一栋建于 1930 年的建筑面临拆迁,由此获得了一笔数额可观的赔偿款。虽其母亲秉持传统观念,但在支持女儿追求艺术学习这件事上,却表现得极为开明,如此一来,苏珊的学费便有了充足的保障。
出于对玻璃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苏珊主动突破常规,大胆尝试各种创作可能性。虽在探索过程中历经诸多曲折,但经过持续不断的摸索与实践,她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例如其创作的茶杯与茶壶系列,以及人物系列《童话是什么》等作品,皆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苏珊致力于打造一种既具备现代感又蕴含怀旧氛围的艺术形象,故而在创作过程中,她常常借鉴 19 世纪 50 年代的视觉元素。通过运用缝纫这一富有表现力的介质,“烘焙” 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但并非实际可食用的美食造型作品,以及设计各类别具一格的衣饰,其作品大多围绕女性的生活与形象展开呈现。
苏珊常言:“我母亲虽并非艺术家,但她却深知如何培养一位艺术家。” 在其创作生涯中,苏珊也愈发懂得如何将诸多如母亲般优秀女性所散发的光芒,通过艺术作品予以充分展现。
她以吊灯为灵感所创作的一组礼服吊灯作品,颇具特色。当温柔梦幻的蕾丝穿梭于明亮朦胧的玻璃之间,礼服上点缀着各类花朵等装饰元素,整体呈现出柔软且性感的视觉效果,仿若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白天,这些作品作为悬挂于头顶的艺术品供人欣赏;而到了夜晚,它们又能作为独特的灯具发挥照明功能,兼具美观与实用性。
不仅
如此,苏珊还成功设计出可供真人穿着的礼服。在模特的精彩演绎下,这些礼服更显鲜活,充分彰显了女性之美。
近年来,苏珊在艺术领域收获颇丰,荣获诸多奖项,其中包括 2002 年的皮尔查克玻璃学校新兴艺术家奖。她还受聘成为匹兹堡玻璃中心的常驻艺术家,其作品先后被卡内基博物馆、克莱斯勒博物馆、美国玻璃博物馆等多家知名博物馆竞相收藏。并且,她在各地举办的玻璃艺术展,均引发了观众的高度关注与赞叹。
玻璃兼具坚硬与脆弱的特质,这种看似矛盾的属性,用于形容女性颇为贴切。
“身为女性,往往被赋予诸多期望,诸如乖巧文静、知书达理、端庄贤惠等。千百年来,女性一直被置于统一的评判标准之下,一旦未能达到相应标准,便常常陷入自责与悲伤之中。
然而,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实则皆为独立的个体,各自拥有不同的境遇与长短之处。”
因此,无需因自身的与众不同或略显笨拙而产生焦虑,当寻找到真正契合自身且由衷热爱的人与事,便应秉持淡然且坚定的态度,持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