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岁的年纪,大多数孩子或许还在校园的操场上追逐嬉戏,或是在电视机前等待新一集的动画片。然而,对于11岁的小画家孔雀来说,她的世界已经充满了色彩和画布。今年6月,在北京,孔雀举办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个人画展,展出了100多幅独立创作的画作,这标志着她9年画龄的辉煌成就。
孔雀的艺术之旅始于2岁,那时的她就开始用画笔在纸上涂鸦。她的画作种类繁多,从水墨风景到油彩写生,从毛笔勾画到速写,从风景山水到人物花卉,她的日常习作已累积至千余幅。今年7月,孔雀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孔雀11岁个展》更是完整记录了她从2岁到11岁的绘画历程。一位参观者在欣赏完她的画作后赞叹不已:“孔雀的人物水墨水彩线条柔和,西游记的四人妙趣横生,画花瓶色彩奔放纯粹,而《海拔有多高》则如同梦境。你慢慢看着她的画,就会不由得笑起来。”
或许有人会称孔雀为天才少女,但她自己却认为画画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儿”。她的第一幅水墨画是在两岁时创作的。2012年夏天,孔雀和家人去湿地公园游玩后,她表示想要画画,父亲便为她准备了毛笔墨水和宣纸,还有一大盆清水。就这样,孔雀一边在宣纸上涂抹,一边玩水,甚至小手印都留在了画面上。
孔雀的父亲说:“她觉得在一张白色宣纸上,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组织色彩和线条,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她被自己的创造力打动了,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从那时起,孔雀就打开了绘画世界的大门。在她4岁那年,她跟随父母去张家界和武夷山写生,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激发了她的绘画兴趣。她用自由的笔触和大胆的色彩描绘她眼中的群山。在三毛茶馆里,她画的《雨中周庄》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人们对她的画作赞不绝口,这让孔雀感受到了喜悦与满足,也促使她学会了用绘画与世界交流。
孔雀两岁时的涂鸦
孔雀深知,“不能过于依赖天赋和感觉”,“更重要的是努力付出”。为了让孔雀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中创作,她的父母时常带她到大自然中写生,去感受大自然的色彩,聆听最自然的声音。在炎夏的阳朔,即使面对蚊虫叮咬和烈日灼伤,孔雀依然坚持完成山水写生。在杭州的茶山,即使手已冻僵,她仍然努力辨识傍晚特有的天色。在水乡周庄,即使周围人声鼎沸,孔雀也能沉浸在色彩的世界中……这些艰苦而又充实的写生经历让孔雀更加勤奋努力。
10岁时,孔雀开始临摹大量的名家画作,她已经将画画变成了一种习惯。她最喜爱临摹关良的戏曲人物,一年下来画了大约400幅。除此之外,为了完成给自己定下的每个节气一幅作品的目标,哪怕画到深夜,她也要坚持完成。目前,孔雀已经完成了三十六幅节气图的创作。
在三毛茶馆里画的《雨中周庄》
在孔雀的眼中,画画从来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享受。因为热爱,她才会勤奋;因为热爱,她的眼里有光,心中有梦。
被“围观”的周庄油彩写生
孔雀的成长,不仅仅是天赋与勤奋的结果,还有父母的支持和陪伴。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一直是平等对话的状态,三人讨论中外艺术史,评述喜欢的画家特点,互相在对话中获取灵感。孔雀的父亲表示,他极少干涉孔雀画画,过多、过早的技术性干预反而会让她失去最宝贵的童心和天真。在孔雀画画的过程中,父母只是她的“啦啦队”和“陪画员”。
孔雀的父母用“野蛮生长”的方式让孔雀去探索、去发现、去寻找,解放孔雀的天性和灵魂,让她可以不受束缚地自由创作,恣意成长。家庭的教育从不在于说教与灌输,父母早已把美的种子播撒在了孔雀的心里。随着每一次画笔的挥动,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尊重孩子的天性,释放孩子的童真,让他们每一次的尝试都能够获得支持与鼓励。苏格拉底曾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希望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像孔雀一样,既有绚丽的色彩,也有飞翔的翅膀。
节气:立夏
孔雀爸爸妈妈在孔雀写生时充当“陪画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