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
央视新闻开设话题
#为什么上厕所不是下厕所#
引发网友讨论
古代厕所长啥样?
“上厕所、下厨房”从何而来?
一起“走进”汉代陶厕
学习古代有关厕所的“冷知识”
01
汉代“猪猪厕所”:
古人资源循环利用的中转站
厕所是住宅建筑的一部分
是生活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现代的卫生间讲究干湿分离
汉代的厕所却是“厕圈相隔”
就是说,厕所通常会和猪圈建在一起
就像眼前这个汉陶厕
这个“猪猪”厕所包括
两间男女分区的厕所和一个猪圈
中间还有便于人行走的台阶
平台地面及台阶上饰有花纹地砖
圈内有母猪和4只猪崽
圈外还有鸡和狗
每间厕所的屋顶上
还都伏有一只小老鼠
△各式各样的陶厕所
陶厕结构复杂,制作精良
从建筑风格上
不仅能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
还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02
解密:
“上厕所”和“下厨房”
背后的文化知识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常说
“上厕所”和“下厨房”?
这两个看似普通的词语背后
其实藏着不少有趣的文化密码
01
五行风水说
02
南北方位说
北为尊,南为卑,北为上,南为下
03
实用构造说
农耕时代厕所通常建在猪圈上
不仅节约空间
还能利用粪便作为肥料
为了防止异味
厕所往往建得较高
厨房则建在地势较低处
便于防火和取水
这种布局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上厕所、下厨房”的说法
从五行风水到地理方位
再到实用构造
“上厕所、下厨房”的背后
竟有这么多的讲究!
03
从“微缩仿真”陶土模型
看古代建筑
这些厕所冷知识,
你get到了吗?
内容来源丨央视新闻
编辑丨吴一唯
校对丨潘希佳
责编丨陈新洋
点赞+在看
分享小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