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划重点
全力做好2025年生态环境重点工作
推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
着力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
🔹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推动修订《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推进重点行业生态环境统计与排污许可衔接。
🔹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开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第三披露周期工作。
持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完善美丽中国建设“1+1+N”实施体系
🔹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协调推动各领域行动全面展开,研究制定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办法,高质量完成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强化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
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系统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
持续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
持续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
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推动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出台实施“无废城市”建设进展评价办法。
🔹完成典型大宗工业固废堆存场所排查,推进磷石膏堆场(库)综合治理。
🔹规范废弃风电光伏设备及动力电池污染防治。加快建设运用全国危废全过程可追溯环境管理信息化系统。
🔹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五即”规范化建设,推动全国危废填埋量占比稳中有降。
🔹指导完成白河硫铁矿区和“锰三角”污染治理。推动完成重点行业重金属排放量下降目标。
🔹健全尾矿库污染隐患分级排查整治制度,基本完成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尾矿库污染治理。
🔹持续推进新污染物治理行动,研究制定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健全环境风险管控体系的意见,严格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
统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生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持续开展重点地区维护生态安全工作,加强跨区域、流域、领域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协作。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
着力强化生态环境督察执法
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
🔹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持续推进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和统筹强化监督。
🔹联合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
🔹持续开展机动车排放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
🔹开展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诚信档案专项整治。
🔹开展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和执法稽查。
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与监测体系建设
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推进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组织实施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全面推进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建设,遴选第三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建设水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开展海洋辐射环境应急监测。
🔹推动构建“双碳”卫星立体监测体系,建设国家温室气体监测站网和立体监测体系。
🔹推进污染源监测监督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管理机制。
🔹完成“十五五”国家地表水、环境空气、海洋等监测点位优化调整。
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法规标准政策制度体系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
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合作
强化生态环保干部队伍建设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