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划重点
1月14日至15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1月24日起,我们推出“划重点”系列,今日推出“成就篇”~
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支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推动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全力配合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做好重大制度和关键问题研究论证。
加快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有序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等3个重点专项。
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效能
🔹全年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59万件(其中办理五类案件4426件),罚没款数额总计46.12亿元。
推动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召开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编制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推动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
🔹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带动全国6.93万监测人员以赛促训。
🔹遴选第二批116个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布设1.6万余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完成4005个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开展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深化碳监测试点。
🔹开展“十五五”国家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布局。采取“技防”手段加强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
强化生态环境资金保障
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
积极引领全球环境治理
🔹深入分析、科学研判国际形势动荡和地缘政治冲突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外溢效应,谋深谋实双多边场合交流和谈判的应对策略,持续巩固和提升我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引领地位。
🔹成功举办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国合会2024年年会、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第八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等重要会议活动。
🔹圆满完成《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使命,启动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并完成首批9个项目立项审批,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COP29),推动达成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等一揽子平衡成果,有力维护我发展中国家权益。
🔹组织参加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有关会议,就焦点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转载自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公众号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