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 腊八节

文摘   2025-01-07 07:05   黑龙江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字的含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腊八粥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的由来。





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佛粥”“七宝五味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和桂圆等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寓意着合聚万物、调和千灵,既是人们对当年丰收的庆贺,也寄托了来年吉利的美好愿望。


腊八蒜

泡腊八蒜流行于我国北方,是腊八节的节日食俗。腊八蒜材料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密封的罐子里,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豆腐

安徽的地域小吃之一,在腊月初八,家家命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在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就做成了腊八豆腐。



《腊日》

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粥》

王季珠

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

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



《腊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

张问陶

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

兄酬弟劝情如昨,物换星移事可嗟。

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

长宵归梦分明极,社酒村灯笑语哗。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赵万年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腊八节已至

它是一年岁暮的象征

也是新春伊始的序曲

它将一年的苦辣酸咸

都化为那融入舌尖的一抹甜

让一切都值得珍藏与释然

愿腊去春来

万事“粥”全

愿幸福如意

共盼团圆!


END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
为学生提供招生政策,学生管理,就业信息服务的综合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