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汇聚,共赴杏坛。2024年11月19日西南大学附中美术学科巡礼活动在校本部万象楼阶梯教室举行。本次活动以“解码与重构——艺术核心素养下的新教材与新课堂”为主题,旨在研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应用与新课堂建构。
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总主编刘冬辉,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侯大全,北碚区美术教研员杨明、石鹏娟,酉阳县美术教研员田炳云,丰都县美术教研员彭伟,以及西藏美术教师骨干班、巫山美术教师培训班等百余位美术教师参与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西南大学附中美术组教研组长张宏老师主持。
领导致辞
活动在徐川副校长的致辞中拉开帷幕,他表示,学校重视美育,将其视为五育融合的桥梁,以美立人格,以美立生涯,开展缤纷美育、开办绘心书院、举办师生美术作品展、创立美育名家论坛、开设美育融合课程等等。他回顾了学校在美术教育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学校自2021年绘心书院成立至今,已培养数十名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顶尖艺术院校优秀人才。最后值此办学110周年之际,他鼓励教师们踊跃参与教学研讨,吸收先进经验,创新教学手段,将研究成果融入日常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术教研组分享
在今年9月份,美术教研组种翔宇、李金鲜、杨钰宁三位老师受邀参加了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美术新教材培训。他们以七年级上册美术新教材为载体,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微课的方式,准备了三节不同水平段的《第一单元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第一课情感表达》构课思路;并针对学情差异,实现因材施教,以研促教,推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种翔宇
种翔宇老师教学的对象是农村中学,所以他立足教材,精选一幅作品深入鉴赏,先归纳艺术语言,从点线面起步,提炼造型、构图、色彩等,为后续奠基。然后,他以分组和对比欣赏手法,助学生掌握方法,深挖意蕴,升华情感,让学生掌握“直观欣赏 - 艺术语言欣赏 - 深层文化意蕴”的鉴赏方法。
李金鲜
李金鲜老师考量到学生水平分三类,水平二居多,水平一(农村学校)、水平三(城市重点中学)人数较少。其构课求稳,突出重难点落实,在课本知识基础上适度文化拓展,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提升欣赏、评价作品及感知美的能力。她选择了情景教学的方式,由美术馆赏析切入,设置了四个递进教学活动,前三个攻克重点,第四个突破难点,结尾回归美术馆,引导学生分享欣赏优秀作品的感悟。
杨钰宁
杨钰宁老师用红色为原点,沿着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两条线索交织展开。在知识逻辑方面,她从直观欣赏、艺术语言欣赏、思想情感与文化意蕴欣赏去解析作品;在思维逻辑方面,以革命时期的作品作为红色的代表,追溯至远古的红色记忆,又延伸到未来的红色理想,并结合跨学科知识拓宽审美视角,立足本土文化,理解重庆红色文化。
专家评析
听完三位老师的分享,刘冬辉秘书长对三节课进行了高度的表扬,种翔宇老师主张以形式语言为起点,基于作品挖掘形式语言,既从自然里提取点线面,也从作品中找寻,让形式语言渐次明晰,契合认知递进规律,借此深入领会作品背后情感,实现从外在感知到内在体悟。李金鲜老师推崇情境化教学,在教学第三部分着重凸显不同艺术形式共表同一主题,以及相同艺术语言展现不同主题的特色。杨钰宁老师整体思路开阔,围绕“红色”展开的形式语言结构出色,但是鉴于内容丰富繁杂,建议设计成单元教学,以便优化整合、提升教学效果。
侯大全教研员给出了完善的建议,种翔宇老师可以考虑借助现代媒体AI辅助课程,突破美术专业局限,立足美育、育人视角对课程重构。李金鲜依托美术馆资源,可以挖掘更加经典音乐、影视、文学及人物元素,融入红旗、红领巾等,赋予学生更具艺术性的感受,激发联想与情感认知。杨钰宁聚焦学科融合,提醒美术老师明确自身身份,思考是否要承担其他学科教学任务,重点提升学生审美感知并进阶到审美判断能力,且思维要兼具灵动性与科学性。
本次活动恰似智慧的火种,点燃了教师们思维的引擎,潜能喷薄而出,在热烈的交流互动中,奏响个人奋进、团队协同的成长乐章。收获的累累硕果,即将从研讨桌“移栽”至三尺讲台,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为教育沃野注入汩汩清泉、焕发生机活力。与会美术教师们更是握紧画笔,以教学为纸、研究作墨、实践当彩,细描深挖美术知识纹理,勾勒创新教法轮廓,妙笔轻点,燃起学生对美术世界的探索热情,精修沟通引导之功,铺就学子艺术成长通途,携手助力教育事业巨轮破浪前行。
美术教研组风采
公众号为原创
如需转载,敬请联系
END
图片 | 美术教研组
文字|美术教研组
编辑|荣昌校区 张 思
评阅 | 杨 晶
审校|党政服务中心 李宗涛
总编|刘汭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