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花费20万请北京律师搞两权合一,一审二审全部败诉

情感   2025-01-30 07:01   浙江  

近日,又一则令人沮丧的消息传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扎鲁特旗,在尝试通过法律途径实现出租车两权合一时,不幸以失败告终,而此前他们已为此支付了巨额的律师费用。

扎鲁特旗,这个在内蒙古自治区相当于县级行政单位的地区,拥有1300辆正规出租车。其中,超过1200辆车是由车主个人全款购买,并挂靠在五家出租车公司名下运营。这些出租车的行驶证上写着车主个人的名字,而道路运输证上则是出租车公司与车主个人名字并存。

这种挂靠经营模式让车主们感到不公。他们不仅需要向公司缴纳管理费,而且在车辆转卖时还要支付高额的过户费。此外,车辆的保险业务也被出租车公司所垄断,每年的保险返点全部落入公司囊中。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车主们决心推动两权合一,即希望将出租车道路运输证上仅保留车主个人的名字,从而实现真正的个体经营,摆脱出租车公司的束缚。

得知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在代理全国各地出租车两权合一官司方面享有盛名,扎鲁特旗的出租车司机们便决定聘请该所的律师进行诉讼。

2022年夏天,一名北京律师受邀前往扎鲁特旗与车主们会面。律师在会上慷慨激昂地表示,这场两权合一的官司必胜无疑,车主们对此寄予了厚望。

随后,包括周立祥师傅在内的96名车主决定出资聘请这位北京律师提起上讼。尽管在出租车的行驶证为个人名字、道路运输证为公司加个人名字的情况下,律师仍向每位车主收取了1800元的律师费和240元的差旅费。总计下来,96名车主为这场官司支付了高达20万元的律师费用。

然而,事情并未如车主们所愿。尽管律师代表车主们向扎鲁特旗交通局提出了将出租车经营权变更到车主个人名下的申请,但交通局迅速回应称,出租车经营权无法直接许可给出租车司机。

2023年,这场官司打到了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出租车属于特许经营行业,而扎鲁特旗交通局已将全旗1300辆出租车的经营权许可给了五家出租车公司。在未经这些公司同意的情况下,法院无法将经营权直接许可给车主个人。


最终,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96名出租车主变更经营权的诉讼请求。败诉后,北京律师又于2024年夏天向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然而,经过审理,内蒙高院同样认为扎鲁特旗交通局的决定并无不当之处,并裁定驳回上诉请求。

至此,扎鲁特旗出租车主们耗费巨资聘请律师打官司的行动以失败告终。这起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权益保护时,应理性评估胜算与成本投入之间的关系。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的哥之声
关注的哥的姐,述说出租车故事,详解的哥的姐酸甜苦辣,为出租车行业重振雄风摇旗呐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