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六力”为驱动力,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创新深化“党建+”管理模式,不断推动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党建+培养”,建立支部管党员、党员干部带群众的“一抓一管一带”机制,形成“一帮一结对子”制度,将党建与综合能力相统一塑造“金师”。“党建+育人”,学院党支部引领聚合力,将思政教学与专业所需相互补创新“金方”,近年来,党委书记走进课堂讲授思政课3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0余次;“党建+团建”,优秀党员组成青年宣讲团,持续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青年走出课堂10余次。
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党委会每学期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情况,坚持现场办公会议研究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学校党委书记、院长等校领导率先垂范,深入教学一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国家统编教材为教学依据,校领导每学年为学生开展不少于4节课的思政课教学,且听思政课不少于2次。
创新提出“红卫”“1+N”思政育人模式,强化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深化教研全链条改革,学院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聚焦质量提升,描摹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路线图”。以“课程革命”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以“提气、提新、提鲜、提味、提兴”五提作为备课、教学、磨课标准,针对思政课堂模式创造性地指出“3+1+2”备课训练法(围绕主题、随意抽题、即兴讲题),细心研磨讲好每一堂课。深入实施“红卫”思政育人“3+3+3”教学改革思路,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构建了具有“红卫”特色的“大思政”格局,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创造性地提出了“红卫”思政课教师“五个表率”的建设要求,即政治素质过硬的表率、思想品质过硬的表率、教研业务过硬的表率、服务本领过硬的表率、纪律作风过硬的表率。实施“1+N”新教师成长机制,新教师入职即实施教研室“包干”制、实行“导师制”、 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制,由教授或副教授负责“手拉手”“传帮带”。坚持开展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学术研讨、周末理论大讲堂及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活动,借助实践研修赴蒙自市各乡镇中小学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建等特色主题活动。制定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的实施方案。选派思政课教师参加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指导及全国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有效增强思政教师的能力和本领。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州级思政课教学比赛中赢得各类奖项4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6项;发表论文15篇,正式出版著作2本、课题7项。通过参加“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各类培训,达到以训促教、以训促赛的良好效果,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能力。
聚焦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聚力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结合学校实际,举办好“书记校长同上一堂思政课”、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分课堂、高校百场形势政策报告会、“开学第一课”“红卫故事大家讲”等特色活动;开设“红河医教大讲坛”,创办“书香荷韵”文化沙龙,开展好“校园文化节”,建立校史品牌党建宣传长廊,办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者工程培训班,创造性地组建了“杏林春雨‘学习’志愿服务宣讲团”,办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者工程培训班,定期组织学生到云南中共一大会址查尼皮、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蒙自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坚持汇聚合力,共建育人共同体,从价值上引领学生利用暑期返乡和“三下乡”活动的时间挖掘身边的思政元素,在活动中感受红河州发展变化,师生协力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
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质量为驱动、以队伍建设强基础,切实履行好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姿态,不断健全“红卫”“1+N”思政育人模式,全力打造好“红卫”特色德育品牌,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争创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教育家精神”在“红卫”校园落地生根,力争培育出更多既有仁爱之心、又有精良技术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健康云南”“健康红河”建设,努力为地方社会发展贡献“红卫”力量。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红河教体投稿邮箱
hhjy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