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民日报要闻版
以《短剧拍摄 家门口当群演》为标题
采取记者新春走基层的方式
报道了余江大力发展微短剧影视基地
带动村民捧上群演新饭碗
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短剧拍摄,家门口当群演
本报记者 齐志明 周欢
春节假期刚过,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中童镇的拾方光影影视基地就开工了。灯光、摄影拉开阵势,“脸要面向对方……眼神要有交流。”导演扯着嗓子指导拍摄工作。
商业店铺、医院、机舱、教室……在这个影视基地,汇集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200余个特色室内场景。“在引入产业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统筹城乡、融合建设,既要村子美,也要产业美!”余江区文广新旅局局长李建华说。
在基地成立前,这里是一个客流稀少的老旧眼镜城。2023年11月,当地政府关注到快速发展的微短剧行业,经过深入研判,决定引入拾方光影影视基地。
影视基地开张后,吸引了不少短剧剧组来基地拍摄。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160多个剧组在这里完成短剧拍摄。拾方光影副总经理张俊杰介绍,“基地能满足20个剧组同时开工且互不干扰。”
微短剧拍摄基地建成后,村民也跟着忙了起来,群众演员成为当地热门职业。
余江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举办了表演培训,让村民们有机会学习更多表演技能。“好多热门短剧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紧邻基地的爱国村村民郑冬萍当上了群众演员,每天收入150元,剧组还管饭。截至目前,和郑冬萍一样在家门口当群众演员的有1800余人,年龄全覆盖,能满足不同类型剧组创作需求。
中童镇政府干部吴慧卉表示,镇里将充分利用影视基地带来的机遇,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推荐阅读↓↓
投稿邮箱:yjzb8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