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农文旅”融合,实现跨界多元发展。茂名拓展“婚庆+文旅”模式,连续4年举办集体婚礼,并在晏镜疍家墟、高州柏桥荔博园等多个4A级景区内设立婚姻登记处,擦亮“大唐荔乡”“‘520我爱荔’旅游季”的名片。近年来,茂名发挥全地形地貌优势,建设北部山区、中部田园、南部滨海旅游带,打造城市游、乡村游、海边游、山里游“四游联动”以及“四季皆可游、昼夜都精彩”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了滨海度假游板块、美丽乡村风情游板块、冼夫人文化游板块、潘茂名康养游板块、山地体育休闲游板块等特色文化旅游板块,趁势推出“荔枝+”、“橘红+”、“体育+”、“趁墟+”“摄影+”等彰显“文化味+烟火气”以及具有鲜明茂名辨识度的农文旅融合产品。
四、做强农村“墟经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各地依托本土资源,分别打造1个独具特色的“墟”。茂南区打造油城文化的油城墟,电白区打造以沉香为主题的沉香墟,水东湾新城打造具渔村风情的疍家墟,高新区打造“茂名版大唐不夜城”庙街墟,信宜市打造以“窦州文化、信义文化”为特色的窦州墟,高州市打造彰显“高凉冼太好心文化”的高凉墟,化州市打造临空经济区生活圈的杨梅墟。以墟为桥梁推动城市资源下沉乡村,乡村资源上行城市,整合农村文化资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能量。比如信宜窦州墟文旅场景与消费形态相融合,人气越来越旺,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仅仅今年中秋国庆假期,33万游客涌入这个占地1.1万平方米的城市夜间经济体,占了信宜接待游客近半。
五、深挖“夜经济”潜力,激发居民消费活力。近年来,茂名深挖“夜经济”潜力,创新活动模式,组织各乡镇举办美食节,打造美食街,举行形式多样的晚间活动,从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个方面持续释放夜间经济活力。比如,今年来,化州市因地制宜谋划产业项目,以东方红和蒲山村示范先行,打造集“生态、农旅、休闲”为一体的乡村夜经济运营新模式,2个村吸引了餐饮美食、休闲游乐等50多个流动商家进驻,不仅让村集体收入增加超万元,同时也带动了村民群众就业增收,实现了集体与个人“双丰收”。
六、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近年来,高州市泗水镇大联滩底村借助柏桥荔博园建设的东风,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精心规划美丽庭院,并积极鼓励村民投身于庭院经济的发展,每天人流量都较大,高峰时人流量达到了将近5000人,成功地将“人气”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茂名依托农文旅项目向乡村导入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同步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闲置土地和空间,因地制宜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等,多措并举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目前,我市累计建设“美丽庭院”17000多户,60户家庭获评省“美丽庭院”,2个行政村获评省“美丽庭院”示范村。
更多新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权威信息早知道
茂名发布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