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一位老人用护手霜刷牙,子女该怎么办?

时事   2024-12-23 08:28   安徽  


工作繁忙的芜湖市民肖民(化名)今年底终于可以腾出几天空休假,他计划带儿子去北京玩,这是儿子一直以来的心愿,可当酒店、车票、旅行攻略全部准备就绪后,却发现年迈的父母突然联系不上了。



万般焦急时,母亲回来了,而80岁的老父亲仍然一直找不到,手机也是关机状态。当天,不但芜湖警方和蓝天救援队出动了,肖民的同事们也全部在手机上帮助转发寻人消息。好在走失2天多后,老人终于被找到,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而原本的旅游计划也彻底泡汤。


如今,像肖民这样被长辈阿尔兹海默病阴影笼罩的芜湖家庭并不稀少,每家的亲情故事里都有一份无奈的辛酸。


电影里的故事在真实发生



85岁母亲照顾65岁阿尔兹海默病女儿,2023年,电影《妈妈》获得年度华语电影十佳。“没有比遗忘更深的痛,没有比妈妈更深的爱”,电影上映后的高票房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社会对阿尔兹海默病的关注以及对类似家庭的共情。类似的故事,正在我们身边上演。



芜湖的王奶奶(化名)曾经是一所名校的高生,性格外向的她年老后仍然不喜欢宅家,乐于在外漫无目的地东奔西走。因为专业特长,她还非常感兴趣拆装机械零件。有天夜里11点,王奶奶仍在外面奔走并且摔了一跤。


为了老人的安全,子女只好将其送到芜湖一家养老院。老人一开始很排斥,总要拎着箱子走人,觉得“有人要害自己”。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哄着她,陪她出去转转再回去,给她买喜欢吃的红皮鸭子,慢慢获得了她的信任。为了让老人忙起来,觉得自己仍有价值,工作人员买来娃娃让老人帮自己带孩子,老人也在“娃娃疗法”下安静了很多,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娃娃”。由于病情不可逆,老人最后能认识的人寥寥无几,每日照顾她的照护人员,成了她最依赖的人。


陈奶奶(化名)用家里的护手霜刷了好几个月的牙,这让她的子女真正认识到老人病情的严重性,不得不将老人托付给养老机构。老人年轻时事业上非常出色,还被评过“模范”,在患上阿尔兹海默病后,她忘了很多事情,却依然保持着职业荣誉感,她喜欢别人称呼她“劳模”,也乐意教授别人她掌握的技艺。



还有一对母女都患有阿尔兹海默病,女儿的症状甚至比妈妈更严重一些,即使这样,母爱并没有消失,妈妈还在用她自己的方式保护女儿、照顾女儿,也会因女儿不听话或者做不好简单的事情而生气发火。


在芜湖弋江区一家颐养院,院长马小燕告诉记者,入院超过半数的老人有认知障碍,而认知障碍老人中绝大多数由阿尔兹海默病引起。“被害妄想”是很多阿尔兹海默病人的共同症状,有的老人总觉得自己丢了东西,被人偷了东西,身边人需要给他们有信服力的安抚。


子女照护的无奈抉择



母亲经常忘事,找不到东西,把东西收在不可思议的地方,有时甚至忘记自己还有一个女儿,并经常向他发脾气,肖民在经历不止一次发生的老人失联事件后,感觉到不下决心采取措施已经不行了。用他的话说,到底是要给老人“不安全的自由”还是“不自由的安全”?他最终选择了后者,把母亲送去了医院治疗,将父亲送进了离家最近的一家养老院看护。


“作为儿子,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之前父母一直不肯,这次正好以他们的走失作为契机,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母亲情况稳定后,我也准备把她送去养老院和父亲一起住,这样他们可以继续做伴。这个养老院离我家非常近,因为工作虽然我做不到每天贴身照顾他们,但我尽量每天去探望,弥补他们安全感的缺失。”肖民对记者说。



很多和肖民一样的家庭,如果无法做到24小时贴身照护,将老人送去养老院可能是既无奈又最好的选择。在马小燕工作的颐养院,对阿尔兹海默病及更广义的有认知障碍的老人的照护,有一个全套的方案。


这些信号别不当回事



临床表明,阿尔兹海默病有一个渐进发病的过程,从早期到中期时间一般有好几年,而一旦进入中期,向晚期发展的进程往往会加快。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患者确诊阿尔茨海默病,都到了中期阶段。“人老了变糊涂”,是多数人的普遍认知。正因此,一些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信号的出现,并未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包括:

近期记忆退化、简单的家务活动不能独立完成、计算能力下降、理解和表达能力下降、时间观念减弱和识路能力下降、情绪和个性变化大、判断力下降或减弱以及爱好和兴趣缺失、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其中近期记忆退化是早期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


患者因为记忆力退化,记不起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记不清自己刚讲过的话或别人刚告诉的某件事;经常忘记自己的手机、眼镜、钥匙、钱包、存折等物品放在何处;做事总是“犯糊涂”,做菜经常忘了放盐或重复放盐,或错将糖当作盐等;忘记关煤气、电器等。


专家表示,以上早期信号如果同时出现两项以上的,建议及时去医院进一步评估和诊断。一旦确诊,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干预,以延缓疾病进展。


这些人需格外警惕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阿尔兹海默病?答案是家族遗传群体、高龄老人和生活习惯不健康的三类人群。


科学研究表明,阿尔兹海默病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那么后代患病的风险会升高。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性疾病的患病概率增加,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患病高发人群。


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例如,长期不运动、高脂饮食、长期抽烟饮酒、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等。此外,耳聋、牙病等影响人接受外界信息的疾病,也会增加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照护者的“马拉松”



在我国,让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居家养老,是多数普通家庭的选择。子女面对年老患病的父母,亲情纽带加上赡养义务,于情于理都不能放弃。与阿尔茨海默病抗争,尽管注定“失败”,但仍须付出努力,陪伴他们走完最后的人生。


一人失智,全家失衡。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一场考验照护者身心的“马拉松”。长期以来,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性,而家庭照护者疲于24小时不间断看护,身心长期承受巨大压力。


据2020年相关机构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超八成照护者不得不一直看护患者,超六成照护者心理压力大。照护能力不足、照护资源匮乏、治疗服务单一成为患者家庭面临的三大困境。


在医护人员提供长期的医疗支持之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照护者,需要必要的社会支撑。比如社工的帮助,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心理支持、政策咨询、康复活动等。依托社区,向有需求的家庭或个人提供价格实惠的日托服务或者上门照护服务,是亟待推广且可行的路径。


“朝阳产业”呼唤朝气



28岁的王慧勤2017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平日里,王慧勤和她的团队不仅为芜湖市镜湖区汀苑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内的老人们洗澡,还负责为受伤、失能等难以下床活动的老人提供上门洗澡护理服务。她不仅为独居老人送去专业的老年护理知识,还细心检查他们的健康状况。



如今在芜湖,不少养老机构里,都能看到与王慧琴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芜湖市区一所养老机构担任负责人的马小燕,从事养老行业已有14年,这么多年一路走来,她亲历了做这一行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这一行的发展与变化。“我刚入行时,同事的年龄都比我大很多。现在,我去参加行业的一些培训和会议,发现自己已经成了‘老人’。”


在马小燕看来,逐步改善的收入水平,更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社会对养老行业关注度提升,人们对养老从业者职业偏见的减少,专业照护技能带来的职业成就感,让更多年轻人开始转变观念。


但也应看到,与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后不断攀升的实际需求相比,当下立志投身养老事业的年轻人仍很有限。养老这个“朝阳产业”,仍需更多朝气。


记者胡   芳 邬杨
摄影许   诚
编辑:陈轶敏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大江晚报 设为星标 



大江晚报
28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1996年创刊的大江晚报,致力于关注民生、服务城市,用我们的温暖、理性,犀利、细腻,用可读可视可感可亲,打造情系百姓的现代化互联网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