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亲爱的读者,微信即将改版,以后只有星标用户才能收到每日的文章推送,麻烦尽快点击下方卡片,先点关注,再点击右上角...符号,然后添加星标⭐就可以了
断头饭,是个沿袭了很多年的传统,一个犯人,无论他犯了多大的罪,在临上路之前,
监狱都会给犯人提供最后一顿餐食。
与监狱平常提供的没有多大油水的餐食相比,这顿饭显得丰盛得多。
但是,古代死囚在吃断头饭时,
狱丞都会在犯人的碗里放一块生肉,这是为什么呢?
一、断头饭的来历
有人觉得“断头饭”这个习惯是自己在清宫剧里面看到的,就觉得这是清朝时期的产物,那这种想法可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断头饭”的传统出自春秋楚庄王时期
,春秋时期实行分封制,周王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将土地一级一级地往下分封。
这就给了诸侯国的士大夫们权力,让他们成为世代相传的贵族,而楚国的贵族又是各个国家中权力最大的。
有一次,
有一个贵族不满楚庄王对贵族的政策,竟然直接起兵反叛。
但楚庄王又是何许人也,他是“问鼎中原”、“一鸣惊人”这些典故的由来,是春秋五霸之一,怎么可能会被贵族的叛乱吓倒。
他三下五除二就平定了这个贵族发起的叛乱
,将这些叛乱的人捉拿入狱,以待秋后处斩。
也许是于心不忍,也或许是为了安抚那些因为这次叛乱事件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贵族们,楚庄王下令,在这些叛乱的犯人们受刑之前,给他们吃一顿好饭,而这就是断头饭的来历。
这个“断头饭”的传统也被一直流传下来
,后世也对这个传统严格遵守。
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甚至规定了断头饭的标准,
一顿断头饭的成本是五千文钱,也就是五两银子。
宋朝时期工商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经济十分发达,五两银子的标准是一顿极其丰盛的餐食,这样看来,后世对于断头饭这件事还是比较重视的。
不仅如此,再后来,断头饭还发展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后来犯人们的断头饭上,狱丞们都会在旁边放上一块血淋淋的生肉,这是为什么呢?
二、断头饭中的生肉
这块生肉是给犯人吃的吗?并不然,这块生肉并不是给犯人吃的。那为什么要在饭里放上一块生肉呢?其实,这块生肉是让犯人们带走的。
在古代,封建迷信比较严重,人们都相信人死后会下地府。
而进入地府的必经之路奈何桥旁边有两条四眼恶狗
,有时这两条狗会出来为难走奈何桥的人。
于是后世的人听了这个传说,就给犯人的饭上放上一块生肉,让犯人死后将这块肉带走。
等到经过奈何桥时就拿出这块肉丢给那两条狗
,狗为了争夺吃的,自然就顾不上犯人,犯人也就能顺利进入地府投胎了。
而且,狱丞们放生肉也有自己的含义,他们觉得给了犯人们生肉,犯人们去到地府的时候就会感激自己,从而死后不会化作厉鬼来找自己,给自己求个安心。
不得不说,放的这块生肉其实体现了古代中国的一种善良,即使是犯了罪的死刑犯,人们还是会给予他们帮助,
希望他们来世投胎做个好人
,而不是让他们经历过死刑的痛苦之后还要被恶狗刁难。
后来,这种关怀的思想也被传承了下来。
三、犯人们的最后一餐
在新中国后,人们不再有着旧社会那样的迷信,放生肉这件事也就不再被人们所接受,
毕竟谁吃饭的时候也不希望身边有这么一块带血的,腥臭的生肉。
可这习惯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这种人文关怀却被传承下来。
现在,死刑犯们死前的最后一顿饭,通常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你可以选择各种菜肴,
只要是监狱有的,狱警们都会尽量满足。
只不过犯人们到了生命的尽头,都会惊慌失措和紧张起来,很少有人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结局从而吃得下饭的。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大多数国外的国家也有给犯人们吃断头饭的传统,比如说美国,
在犯人临死之前,每个犯人都会有一个额度为四十美元的餐食。
四十美元虽然不多,但对于美国食物的较低价格,四十美元也能吃到一顿比较丰盛的食物。
不仅如此,犯人们是可以任选自己想要吃到的东西的。
而有的国家在监狱里也有“断头饭”制度,不过他们的“断头饭”并不是一顿具体的饭食,而是满足犯人们一件想做的事情。
比如,监狱里严格禁酒,但到了犯人们的生命最后时刻,
犯人们要是提出想喝酒的愿望,监狱方面也会尽量满足。
甚至,有的犯人是虔诚的基督徒,在死前想要做最后一次礼拜,那监狱也会尽量满足,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体现了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
其实,世界上这么多国家都给犯人们吃一顿“断头饭”,他们想要传达的并不是说犯人们最后丰盛的晚餐,而是想要给活的人传递一种“不要犯罪,犯罪是要受到死刑的惩罚的”一种思想。
我们作为一个人,要做的就是不要犯法
,因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有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如果一个人犯了罪,那他的一段人生或者接下来的整个人生都要在监狱里面度过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非常可悲的。
所以在了解“断头饭”这个制度的时候
,我们要学习到这个制度中内在的人文关怀思想,而不是片面地觉得监狱还不错的狭隘想法。
虽然最后一餐十分丰盛,但在监狱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十分痛苦的,所以我们哪怕是为了不进监狱受苦,
也要做一个守法的人。
【免责声明】文字、图片等素材来源网络,如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