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入画寄情思
“有竹庄”里月下对饮
名卷《有竹庄中秋赏月图》由画面与书法两部分组成,可称沈周书画作品中的煌煌巨制。画面山水清胜,竹树桥亭,明月高悬,景致幽静,描绘的是沈周在其居所“有竹庄”内的平安亭,与友人中秋饮酒赏月的情景,笔墨雄健老辣,格调疏简苍劲,意境清幽高旷。而书法部分则是沈周满怀激情,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兴致勃勃地抒发其中秋赏月时的复杂心情,结体严整,笔法沉着稳健,苍劲老练。整卷书画诗文相映成章,堪称诗、书、画三绝。
沈周是明代最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 四人,近世并称为“吴门四家”。沈周父祖辈皆隐居不仕,均工诗文、能书画。沈周的父亲沈恒和他的兄长“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吟诗作画”(见《明史·沈 周列传》),画卷标名中的“有竹庄”,即为沈氏世代隐居之寓所。根据历代著录,沈周曾多次创作表现其与友人在有竹庄中秋赏月的画作,如波士顿美术馆藏《十四月夜图》卷等。
中庭步月蕴情调
南京博物院所藏文徵明《中庭步月图》,为立轴,纸本,墨笔,全图纵149.6,横50.5厘米。此图是文徵明与来客小醉后于庭院中赏月话旧的形象记录,作者以图象的形式记录了他们的这次雅会,并为之赋予了新的图象内容。《中庭步月图》是1532年文徵明六十三岁时的作品,由于此一时期正是文徵明处于画凤成熟、定型的时期,因而既有他中年时期的某些用笔特徵,同时老 年以来的一些风格也已经初步显露端倪。 《中庭步月图》画风兼乎于“粗文”、“细文”之间,工整文静中不失粗放清旷、雄浑气象,则是这一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一些风格特点,从中可明确感受到文徵 明绘画风格演变的一些基本脉络。 《中庭步月图》全画笔墨洒脱清雅,画风平稳细净、明秀简雅,给人的印象确实相当深刻。
此图并钤“文徵明印”白文方印、“徵仲”朱文方印,另钤有“停云人”、 “玉磬山房”、 “有余闻室宝藏”、 “虚斋鉴定”鉴赏收藏印多枚,记录了收藏、鉴赏此画的经过。由兹可知,此画直到民国年间,尚经由大收藏家庞莱臣的收藏。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才最终收藏来院,成为南京博物院的重要藏品之一。
可以说,文徵明所绘《中庭步月图》既是他个人日常生活的写照,具有形象记录生活历程的意义,同时也是当时士人阶层所追求的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调,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同时也是无数诗人、画家生活体验、精神生活体验的升华。
女子浣月祈福
此幅画明月皎洁,高挂天际。庭院深处,高植著虬松、梧桐与芭蕉,枝叶苍郁 欣茂,地面另有芙蓉、蜀葵、雏菊等花卉,竞吐芳香。奇石上盤踞的蟠螭,正低伏泻水,池中波纹荡漾。盛装妇人,手捧明珠,欠身欲取水涤珠。旁立侍女三人,或 临案焚香,或捧奁,或荷琴,神情庄严静穆。女子对月祈福,自唐代以降,即已蔚为流行,此作或与古代的拜月风尚攸关。如今我国各地还遗存有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在民间,因月属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这件绘画清晰地展现了中秋之夜女子“拜月”的情景——盛装妇人,手捧明珠,欠身欲取水涤珠;侍女或临案焚香,或捧奁,一派富丽祥和的景色。
画无作者款印,旧签题标为《五代人浣月图》。若由仕女身著半袖裙襦,及焚香侍女腰间系缚的长柄纨扇来判断,此幅原稿的时代,虽符合十世纪规制,但树石画法,笔致夸张,已呈显宋末元初特质,推测应出自南宋宫廷画师所摹。
《月下把杯图》
宋代马远传世作品《月下把杯图》,为绢本设色,纵25.7厘米,横28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图绘园林、人物,一轮明月高挂空中。画面人物勾描自然生动,设色清丽淡雅;山石苍老洒脱,笔势锋利严整、方硬有力。本图无作者款识,画面右上有南宋宁宗杨 皇后楷书所题诗句“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左侧钤有朱文坤卦印。其对开另有杨皇后楷书诗句“人能无着便无愁,万境相侵一笑休。岂但中秋堪宴 赏,凉天佳月即中秋”,左侧亦钤有朱文坤卦印。《月下把杯图》不仅鲜明地体现了马远在两宋间山水画风转变上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作为宫廷画家的马远所具有的强烈政治倾向性。
月色秋声图
南宋·马和之《月色秋声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作品中,一长者临流而坐,沉吟幽思,侍童立旁边,松桂为伴。月光洒在白白的沙堤上,绿树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溪流淌出舒徐澄澈的旋律,充满人与自然的相栖相依的审美情趣。左上方有子昂(赵孟頫)款诗句“白沙留月色,绿树助秋声”,更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明·杜堇《祭月图》
明·杜堇《祭月图》,中国美术馆藏。对大自然有着崇拜、敬畏之心的古人,在祭祀天地、鬼神 等活动中,不敢怠慢月神,于是就有了祭月仪式,意在消灾祈福。周代,祭月成为完备的礼仪制度中重要的一项,并称“祭月”为“夕月”。这幅《祭月图》描述的便是中秋夜人们面月设祭案,案呈月饼、月果等圆形供品,对月拜祭的情景。
《月曼清游图》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之“琼台赏月”,故宫博物院藏。中秋“赏月”的习俗由古代“祭月” 演变而来。隋唐之后,人们对月亮的认识褪去神秘色彩,带有欢娱性质的中秋“赏月”“玩月”风尚盛行,相传《霓裳羽衣曲》的诞生便与唐明皇赏月有关。至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文人的赏月更多了一种感物伤怀。明清之后,中秋赏月风俗更加兴盛,很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点塔灯、走月亮等特 殊风俗,明代中秋节还变成了妇女归宁节、团圆节。陈枚的这幅画作与其他11幅画作是对清妃嫔一年宫廷生活的整体呈现。在这幅八月中秋赏月图中,除了表现后宫女性的生活状态之外,亦能看到她们在富贵闲逸宫苑生活下的精神世界。
中秋玉兔趣味浓
齐白石的《丹桂双兔》,以兔及中秋时节的桂花为题,正是表现中秋时节特色的精品。此幅作品构图讲究,错落有致,画面中的桂花用大写意完成,墨色酣畅,以浓墨绘出叶脉,再用金黄色点染表现怒放的桂花,色墨浓淡适宜,相映成趣。金黄的桂花树下两只兔子悠然自得,其态可掬,实属白石老人罕见画兔题材作品。
齐白石作画植根传统,以文人画为根基,发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相传,齐白石曾饲养数只黑白兔子,观察它的生活习性,揣摩它的形象动作,才得以创作出一系列神情姿态逼真、传神的兔子画。
嫦娥乘鸾回眸望
汉墓画像《嫦娥奔月》
汉墓画像石《嫦娥奔月》,南阳汉画馆藏。“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最早出 现于战国时期。到了汉代,这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不过汉以前的嫦娥多称为“恒娥”,汉代因避汉文帝刘恒名改为嫦。该画像石的画面左方刻有一月轮,内有蟾 蜍;其右刻嫦娥,人首蛇躯,头梳高髻,身着宽袖长襦,后拖曲尾,双手前拱,面向月轮作飞腾状。背景中散布九颗星宿,饰以云气,体现着鲜明的汉代文化特色, 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深刻的意味。南阳汉画像石中多有刻日轮、月轮、月食、玉兔、星宿的画面,它们与文献中的记录交相辉映,体现了汉代的天文观念和人们的信仰。
张大千《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因此也就成为中秋民间艺术最流行的题材,嫦娥飘然优美体态,是千百年来艺术家不断塑造的对象。张大千曾在1933年创作水墨纸本《嫦娥奔月》,又在1935年创作《嫦娥》。其 中,作品《嫦娥》由著名花鸟画家于非闇题签,画中,月桂树下的嫦娥怀抱玉兔,神态安然,没有翻版古人样式,给人以亲近之感,属于张大千早期仕女人物之典型特色。
据《张大千》一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记载, 张大千与于非闇于二十年代末在北平相识。这时,张大千经常来往于北京,观摩、旅游、举办画展、结交名流前辈,画坛同道亦颇为欣赏、钦佩他的才学和为人。于 非闇年长张大千十一岁,两人性情投契,互相赏识,常以报人的身份为张大千撰文宣扬,使其声名在北京渐响,在张大千的画艺事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因此,这幅作品中两人作画题签的情意也就不足为怪。
五代·周文矩《仙女乘鸾图》
五代·周文矩(传)《仙女乘鸾图》,故宫博物院藏。关于“乘鸾”,古代有“萧史弄玉,乘鸾 跨凤”的传说,后世以萧史和弄玉为夫妻恩爱和美的象征,并生发出关于乘鸾仙女的很多想象。唐代亦有广寒宫“素娥乘鸾”的传说。这幅作品中的乘鸾仙女令人浮 想联翩,尤其是后面的满月,突出了天界或广寒宫的意味。仙女回眸望月的一刹那所流露出的惆怅之情刻画得生动传神,仙女飘带飞扬,鸾鸟疾翔,与圆月形成动静 对比。
任率英 《嫦娥奔月》
任率英(1912-1988),河北省束鹿(今辛集市新城镇南街)人。擅国画,著名工笔重彩画家。长期从事年画、连环画、中国画创作。他的《嫦娥奔月》最广为人知
丰子恺漫画绘中秋
丰子恺《中秋》、《团圆之夜》、《团圆》等作品,也描述了中秋团圆的景象、共沐月光、把酒言欢的景象。
丰子恺中秋轶事:记得有一年,我在上海过中秋。晚饭后,皓月当空。我同几个朋友到马路上去散步,看见了上海中秋之夜的形形色色,然后回家。我将就睡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 推门进来。他送我一副眼镜,就出去了。我戴上这副眼镜,一看,就像照着一种X光,眼前一切窗门板壁,都变成透明,同玻璃一样,邻家的人的情状我都看见了。 我高兴得很,就戴了这副眼镜,再到马路上去跑。这回所见,与前大异;一切墙壁,地板,都没有了;但见各种各样的人各自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可惊,可叹,可 怜,可恨,可耻,可鄙……也有可歌,可羡,可敬的。我跑遍了上海的马路,所见太多,兴奋之极,倒在马路旁边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却是身在床中。原来是做一 个梦。
传世三大书帖 吟诵中秋月
《闰中秋月帖》:帝王情怀
中秋美好佳节,书法皇帝宋徽宗当然要写字啊!赵佶以其刚柔并济的“瘦金体”写下《闰中秋月帖》(故宫博物院所藏)。据考证,此幅作品应是书于大观四年。当时的赵佶正是29岁,是其登基10年后。叙述了当年中秋夜满街华彩、月光皎洁、万象浩荡的美景。宋徽宗此时应心情愉悦,而乘兴赋诗咏唱。
赵佶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后又参合褚遂良诸家,初以挺瘦秀润,又变化“二薛”,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其“瘦金体”墨迹,优雅之气与瑰丽之气并重, 正如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中所言:“金缕之妙,细比毫发,殆与神工鬼能,较奇逞并于秋毫间。”在字的结构上则继初唐遗绪,结字修长,但更加健朗爽利,有 兰竹之气韵。
《闰中秋月帖》结体自然,笔力深厚,是赵佶“瘦金体”已臻完善的佳作。作品浓郁着扑扑书卷气息,笔画细瘦如“筋”,挺拔有力,且舒展飘逸,气韵生动且不失腴润,更不显稚弱之气。诗文从与中秋相关的桂花、月亮等因素中生发出美好之意,营造出关于月夜的独特意境。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来说,借物抒情是书法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法,作为皇帝又是典型的文人,亦少不了这种情怀,尽显帝王之书的华丽之美,又与诗境结合。
《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遗世独立
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即为《中秋诗帖》。纸本,草书,纵25.2厘米,横36厘米。米芾在江苏担任涟水军使期间,最喜欢登临游览江苏涟水海岱楼。它在米芾的诗文中也经常出现,例如〈焚香帖〉(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雨三日未解,海岱咫尺不能到”,便提到在淫雨霏霏之日,他登海岱楼所见迷蒙的景致。 在另一阙词〈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中,米芾也提到:“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并将海岱楼比喻为月亮 上的“广寒宫”,诗人登楼眺望,颇有遗世独立的感觉。
米芾以书法名世,在中国漫长的书法史上,宋朝书法“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的米芾极具个性,堪称北宋书坛怪杰狂客。对于此帖,曾有记载说,米芾前后共抄录诗文两次。诗文之间也还有两行批注:“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行家里手不能道。
《中秋帖》:纵逸豪放
关于中秋书法,最著名的,当然是王献之《中秋帖》了。现藏故宫博物院的《中秋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足见该作品地位。《书断》认为:“字之体势,一 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中秋帖》共3行22个字,内容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褢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没有落款。作品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
《中秋帖》颇受清代乾隆皇帝的喜爱,被认为是晋代王献之“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呈现出雄姿英发的爽朗之气,历来评价甚高。而事实 上,创立草书“一笔书”也是王献之对书法发展的一大贡献。其将张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进一层,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并在书法史上扬名。因此,这件《中秋帖》为乾隆皇帝视若珍宝,法帖正文右上角的御题签赫然标有“晉王獻之中秋帖”。
关于《中秋帖》的鉴藏和传世,也为其增加了神秘色彩。此帖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其中附乾隆皇帝、丁观鹏绘画各一段。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宣 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鉴藏印。足可见此帖曾经宋代宣和、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
1948年,郭葆昌的儿子郭昭俊把《中秋帖》和《伯远帖》带到台湾,但却没有顺利卖出去,当时急需用钱的郭昭俊只好转到香港,将这两幅宝帖抵押给一家英国银行,期限就定在1951年年底。
眼看期限将至,焦虑不安却又无可奈何的郭昭俊无计可施。这家英国银行也早就盯着这两幅宝帖,他们在催郭昭俊还款的同时,又诱惑他将宝帖卖给银行以解燃眉之急。
此时,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北京,一份关于抢救收购国宝“三希”宝帖的报告被十万火急地送进了中南海。这其中的缘由要从一个人说起。此人正是当时广东省银 行香港分行的经理徐伯郊,徐家与郭家可称得上为世交朋友。他深知这两件国宝的价值,要是卖给了外国人,那可真是千古遗恨。
于是,徐伯郊在力劝郭昭俊的同时,迅速将此事告知其父——时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徐森玉,并辗转通知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很快又报告了周恩来总理。
1950 年11月5日,周总理指示“同意购回《中秋帖》及《伯远帖》”。为了确保国宝真实可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同马衡、徐森玉等人亲往鉴宝,鉴定地点被特 意安排在澳门。经过鉴定,其为真迹无疑,两件稀世国宝终于以当时的天价35万元重金回归了祖国。自此,《中秋帖》和《伯远帖》又回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