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会二十四:流域人居的地方性传承发展 | 规划年会

文摘   教育   2024-09-23 14:39   北京  

      人水关系协同对于流域人居的安全、宜居和可持续至关重要。地方性融合了自然特质与文化特征,不仅是流域人居的重要属性,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共同演化的历史见证。在当前气候变化和区域性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流域地区成为人地关系紧张的焦点,流域的稳定与健康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如何推动流域人居的地方性传承发展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2024年9月9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研讨会二十四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以“流域人居的地方性传承发展”为主题,基于当前气候变化和区域性灾害频发的现实挑战,以“人-水关系和谐”的视角,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方法探讨流域人居的地方性传承发展的现实路径。

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联合承办,依托单位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会议主席为北京大学汪芳教授、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继军正高,并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会议的主持人;同时,邀请北京大学冯长春教授、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莅临现场指导。


图 本次学术研讨会合影


开幕式致辞



汪芳

北京大学教授

汪芳教授分享了流域空间规划分会的最新进展。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分会始终聚焦于“人-水”关系这一核心议题,致力于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通过积极搭建多校合作平台,将“流域人居”加入到多所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方向,为交叉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流域分会还精心策划并举办了流域月度会等多项学术活动,有效促进了跨学科间的深度交流,为流域人居的地方性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题目:基于节水减污降碳的绿色流域构建的思路探讨




许继军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兼水资源所所长、正高

许继军正高主要介绍了绿色流域的基本概念与构建思路。“绿色流域”概念旨在通过人类活动实现流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其核心概念包括水资源保障、环境无污染、生态健康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概念不仅关注可见的生态环境改善(如植被、水质),还强调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即“视距之外的绿色”。具体措施包括节水减污和降碳措施。一是节水:在生活、工业和农业领域实施节水措施,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强调水资源刚性约束,通过取水许可和用水定额制度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二是减污: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重点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推动农药化肥绿色化转型。三是降碳:发展清洁能源,特别是以水电为主导的风光水储一体化系统,减少碳排放。此外,节水和减污降碳之间存在互动关系,需通过现代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向低耗、低污染产业流动,从而助力减碳。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发展,实现流域内经济、社会、环境的绿色化。



题目:寒地城市绿地滞蓄功能与空间规划




李春林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李春林研究员提出,全球气候变化与加速的城镇化进程对城市水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解决城市雨洪问题需从流域视角出发,研究整个流域的水循环机制,以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目前城市水环境方向的研究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了城市的内部对雨洪特征和影响机制。在沈阳市设置降雨径流监测实验,分析不同功能区的径流污染特征,发现屋面径流总氮污染严重,路面径流中悬浮颗粒物、氮磷及重金属污染显著;在浑太流域构建SWAT模型,结合城市采样数据与水文站数据,分析城市与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迁移特征,揭示城市径流中污染物浓度高、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问题。其次,进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滞蓄能力的研究。利用林冠截留和土壤下渗模型评估构建供需指数,发现其小于0.4时区域易发内涝,并且绿地规模对内涝风险影响最大。最后,探索城市绿地滞蓄能力提升方案。在地块尺度上通过模拟优化,实现污染物消减同时节约成本;在城市尺度上,优化滞蓄斑块布局,对现有绿地斑块和廊道进行联系;在城区尺度上,进行蓝绿空间的网络构建,立足于水系节点调整绿地格局,构建绿廊连通水系。



题目:区域“水-粮食-能源-生态”耦合系统水文经济分析




朱廷举

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那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副教授


朱廷举副教授主要围绕内蒙古河套灌区、美国东南部Flint流域,通过构建水文经济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区域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成因及解决方案。

内蒙古河套灌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盐碱化严重、非种植期灌溉争议、农业经济系统波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等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研究构建了水文经济模型,依据质量守恒原理,考虑水盐平衡,结合实证数学规划方法优化,分析发现冬灌必要性、节水最优水平、市场波动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在解决方案上,提出适度节水与增加排水能力结合,适应气候变化的生物与技术措施作为解决方案。美国东南部Flint流域面临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问题,因此构建模型并进行详细的农业的水资源收益分析,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灌溉面积与收益变化。模型准确反映了灌溉面积与收益的动态变化,评估了能源价格对农业结构的影响,提出调整能源价格,优化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题目: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的乡村规划实践:以平陆运河沿线村庄为例




肖翔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总部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资源的资本化,通过“四资”转化体系的实施策略,结合具体规划案例的创新实践,可以有效推动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增值,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肖翔高工详细讲述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路径。在资源维度,依据相关规范进行资源调查和分类,建立所有权委托人制度资产维度,明确权属;在资产维度,进行空间更新与资源整合,深入产业规划,进行乡村运营;在资本维度,加强市场建设,推动乡村信息化建设;在资金维度,做好利益分配,建立乡村资产负债表,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平陆运河沿线村庄实例,展示了“四资”转化体系在乡村规划中的实践:资源上,梳理传统资源并挖掘特色资源,优化土地整理;资产上,进行产业导入,构建“一带一园四区”布局,创建茶叶生态种植、乡村振兴稻鱼共生文旅等项目;资本上,明确项目用地与投资主体,提高运行效率;资金上,建立乡村治理项目EPC+O创新模式,由电建提供资金,运营企业负责运营,实现责任与利益的平衡。



题目:网络视角下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




刘合林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系主任、教授


刘合林教授从网络视角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碳减排效率,揭示了绿色创新网络对区域碳排放效率的重要影响。
在技术路线上,采取以下策略以全面解析减排效率问题:一是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窗口DEA,实现不同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横向对比与同一城市碳排放的纵向追踪;二是进行合作网络地位的评估与耦合协调度的测量,以网络视角洞察各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位置及其对减排效率的影响;三是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识别并分析影响减排效率的关键因素。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绿色专利总量快速增长,但区域间存在差异,上游地区相对较弱;全国与长江经济带联系的网络在规模、强度与传递性上持续增长,但与北京的联系最为紧密,非仅限于长江经济带内部;碳排放效率整体提升,但区域差异先减后增,减排政策实施后区域差异扩大;碳排放与网络关联性增强,但耦合协调处于较低的水平,技术创新对碳减排效率本身促进作用还是处于较低的耦合水平;在影响因素方面,外资强度和金融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和碳减排效率具有负向影响。


题目:中国水利遗产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赵敏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主任、教授


赵敏教授提出,水利遗产与人类文明进步密切相关。中国水利遗产认定工作开始较晚,虽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认定标准不完善、价值传播与城乡发展不同步、遗产集群性调查不足、系统性管理较少等问题。
国际上相关研究丰富,但跨区域、长时序的定量研究较少,有必要开展中国水利遗产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研究主要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层面分析了中国水利遗产的分布特征。在时间分布上,中国水利遗产呈现弱集中趋势和波动式增长,在数量上和类型上都主要分布于三次大统一时期(秦汉、隋唐、宋元明清),76.79%的水利遗产处于该时期。在空间分布上,呈“四边形”格局,85.77%的水利遗产分布在以北京、杭州、成都、广州为顶点的四边形核心区及其辐射区内,各类各时期水利遗产分布也符合该格局;“四边形”格局具有显著的自然与政治经济特征,处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位于长江、黄河中下游及东部流域,集聚于温暖湿润的农业地区,与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和政治中心布局对应。


题目:基于数字技术的流域乡镇发展问题诊断与协同设计路径研究




李苗裔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李苗裔教授以武夷山星村镇作为案例,从数字技术赋能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在流域生态安全本底约束条件之下乡村发展建设的路径问题。
星村镇地处闽江流域,是典型的国家公园特色门户小镇,“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据此,团队基于数字技术能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一是空间资产数字化。通过构建 VIM(Village Information Model)理清空间资产,实现村镇“一张图”统揽。二是针对主要茶产业发展特征进行空间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相关公共服务配套的空间耦合度,优化茶产业空间布局。三是交通组织优化。通过人流模拟与停车场空间优化分析,提出游览动线优化及交通设施提升建议。四是风貌整治。利用AI技术识别与研判,遵循“五宜五不宜”风貌管控原则进行风貌整治。进而,面上上述问题解决,基于 VIM平台进行未来改造更新设计方案的协同讨论,初步探索实现了汇聚民智的“共同缔造”。


题目:流域人居聚落的地方性和适应性:以江汉平原石家河遗址群为例




董颖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工程师

董颖工程师以江汉平原石家河遗址群为例,分析了早期聚落“人-水”互动关系及适应性营建智慧。

研究指出,环境变迁影响聚落选址与存续,而先民在获取水源与避水患间取得平衡,展现出主观能动性。石家河遗址群作为典型案例,展示了高度发达的水利系统,体现了长江流域水利文明的先进性。团队通过实地调研、考古资料、历史数据等多源信息融合,建立了流域聚落样本数据库,深入探究了聚落群、聚落及建筑三个尺度的环境适应特征。在聚落群尺度,研究发现先民顺应自然地形,利用水位下降和稻作农业的兴起促进聚落扩张与文化发展;聚落尺度上,城垣与环壕的营建特征揭示了古人遵循土方平衡的经济思维;建筑尺度上,肖家屋脊的案例展示了先人对土与火的利用日益成熟,通过增加红烧土层提高防潮效果,体现了精细的建造工艺与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题目:“生产-适应”传统村落地方性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以晋西沿黄地区为例




高晨舸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副教授


高晨舸副教授以黄河中游山西省吕梁市四个县的33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霍林的复杂适应理论,分析了传统村落地方性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

首先,在宏观区域尺度,探讨了黄河八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在村域尺度,通过构建空间定量测度模型,识别村落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人、空间、社会文化之间的内部关联。其次,建构“共时—历时—共生”三维评价体系,对传统村落的地方性生产结果、适应状态和共生关系进行定量评估。进一步划分传统村落遗产类型、演化驱动类型、主体参与类型,识别村落发展短板,提出相应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建议。最后,建构认知模型,以阐释在空间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通过空间建构、关系重组、价值筛选和文化锚固,进行自适应和它适应动态调节的传统村落地方性形成机制。

本次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了人水关系协同与流域人居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涵盖水利遗产保护、乡村规划建设、水资源利用、绿色技术创新等多个议题,体现出跨学科的视角,并通过案例分享交流实践策略,为遗产保护、乡村振兴、流域治理等领域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参考。由此,共同应对复杂的流域人居问题,为流域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模式。






供稿:努拉依·艾布拉哈提
编辑:李懿
审核:宋铮


城镇化与地方性中德合作小组
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是中德科学中心(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德国研究联合会DFG共同设立)批准资助成立的。该项目旨在搭建合作基础平台。组长为北京大学汪芳教授、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