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 “城乡建成环境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流域文明”北京大学暑期学校课程第一讲

文摘   教育   2024-07-08 18:58   北京  
 

      为了促进全国高校之间优秀研究生、青年教师的互动与交流,在2024年7月10日-7月19日举办“城乡建成环境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流域文明”北京大学暑期学校课程。课程为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合办单位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流域地方性建成环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课程负责人为汪芳教授。


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文明特征等都与流域环境密切相关。从流域文明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入手,是阐发中华文明深厚底蕴和现代力量的重要切入点。国家重大战略越来越关注流域的全面保护和城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如针对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黄河保护法》、《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均强调加强流域环境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流域优秀特色文化。

本次暑期学校课程将聚焦“流域文明与水工程”主题,从多个角度探讨人与水的密切关系,以探索如何取得人水平衡,如何因水而兴、与水共融,建立一个安全宜居的聚落生存环境。通过搭建流域文明与水工程的跨学科交叉平台,疏源浚流,与古为新,指导学员在研究和实践中学习理解流域文明,建设宜居人水环境。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解和学员研讨,调动学员自主研究的积极性,提升学员的研究能力与辨证思考能力。

第一讲



授课题目:流域人居的人水适应域探索


授课教师:汪芳 教授



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聚焦“流域人居系统的地方适应性”,空间关注“黄-运-长流域共同体”,旨在推动文化遗产价值传承与城乡协同可持续发展。牵头成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共建山西省流域地方性建成环境重点实验室;担任中国水利学会流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等;主持的基金委中德中心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黄河-莱茵河)项目,作为4个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的典型成果之一,成果被收录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0年度报告》;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就流域人居的相关议题,向中央、北京市委等提交多份建言献策被选中,并在《人民日报》刊文。


授课时间:2024年7月10日9:00-12:00


授课地点: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层报告厅



课程安排

第一讲 7月10日上午,北京大学 汪芳教授,题目:流域人居的人水适应域探索
第二讲 7月10日下午,郑州大学 左其亭教授,题目:流域文明变迁与人水关系演变
第三讲 7月11日上午,清华大学 龙笛教授,题目:新一代卫星遥感技术在流域水安全中的应用:从海河到西南诸河
第四讲 7月12日下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郑德高教高,题目:流域统筹规划与治理的当前进展
第五讲 7月13日下午,重庆大学 李和平教授,题目:从物质遗产到城市历史景观:以长江流域滨水城镇为例
第六讲 7月14日下午,内蒙古工业大学 张鹏举教授,题目:融自然、低建造、承传统:黄河流域内蒙段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
第七讲 7月18日上午,山东大学 赵志军教授,题目:西辽河流域地区的万年中华文明史—植物考古证据
第八讲 7月18日下午,西安理工大学 李占斌教授,题目:“治水”与流域文明
第九讲 7月19日上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程晓陶教高,题目:重构新的平衡:水生态文明的进程与启示
第十讲 7月19日下午,结课报告
(如有调整,以最新发布的信息为准。)
注:上课时间上午为9:00-12:00,下午为14:00-17:00。



报名信息










供稿:杨   文

供图:宋   铮

编辑:崔宇晗


城镇化与地方性中德合作小组
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是中德科学中心(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德国研究联合会DFG共同设立)批准资助成立的。该项目旨在搭建合作基础平台。组长为北京大学汪芳教授、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