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昨天发布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来自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郁伍林(怒族)荣获全国先进个人。这是郁伍林自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之后获得的又一国字号表彰。
郁伍林1976年出生于怒江州福贡县,初中毕业后,能歌善舞的他被选派到上海中华民族园,代表怒族参加文化展示活动。这段经历让他开拓了眼界,结识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郁伍林和妻子鲁冰花)
1997年,郁伍林带着妻子鲁冰花回到老姆登。2001年,老姆登村进行大建设,许多村民还在犹豫等待时,郁伍林着手对自家的院子进行改造,保留怒族传统建筑和火塘文化,在老房子旁边建起只有8张床位的石棉瓦房,取名“怒苏哩农家乐”。客栈越来越出名,他又对客栈进行翻修扩建,并改名为“怒苏哩150客栈”。郁伍林不断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促销上下功夫,除了住宿接待,还发展出特色餐饮、民俗表演等旅游产品,并通过微博、微信宣传老姆登,吸引了大批游客。而郁伍林也成为当地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授业人,他毫无保留地向村民介绍自家发展的成功经验,掀起全村发展旅游业脱贫的风潮。
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郁伍林深知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历史文化都靠口耳相传和耳濡目染的方式传承,这让怒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客观条件的危机。为了全面掌握怒族传统文化,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到村及周围的老艺人家中进行挖掘整理,并不断练习,直至熟练掌握为止。为了激发群众自觉传承保护非遗意识,他探索出一条“非遗+”的发展模式,平日里免费教授村民怒族歌舞和“达比亚”弹奏,还组建了非遗表演团队,推出“非遗展演+篝火晚会”,不仅为村民提高了收入,更为非遗文化开辟了活化的路径。郁伍林更是将文化传承重心放在青少年培养方面,不仅平时热心参加公益,关心关爱村内困难群众。每年,他还会举办一至两期以青少年为主的寒暑假培训班,免费教授孩子们以怒族特色文化为主的民族传统技艺、民风民俗。
(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郁伍林在老姆登深情演唱怒族“哦得得”)
近年来,怒江州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深入开展文化普查,建立了怒江州四级非遗保护名录,涵盖344项非遗项目和426位代表性传承人,覆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
(怒族达比亚舞)
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方面,怒江州加强了传承人保护工作,为传承人提供经济补助,并建立了督查、退出、奖励激励等机制。同时,建设了传习点、传习所、传习馆等,促进非遗的传承发展,并鼓励民间成立民族民间文艺团体,为非遗传承、宣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上江镇新建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里存放的近2000把“期奔”)
(上江镇新建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上课、练习歌舞的场地)
创新发展方面,怒江州精心打造民间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参加国内外展演活动,怒江州荣获多项奖项,其中包括2023年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的8金1铜等荣誉。此外,怒江州还加大对非遗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成功设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工坊,推动了“非遗+扶贫+就业”的经济发展。
(2024年阔时节现场表演)
(兰坪县普米传统文化传习小组参加2023中国原声民歌节展演活动)
(兰坪县普米传统文化传习小组赴北京参加2023年度系列优秀节目录制)
在立法保护方面,怒江州依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傈僳族“刀杆节” 赵文胜 摄)
(傈僳族民歌)
怒江州通过守护当地的文化根脉,不断探索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整理丨缪欢
图丨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云南日报、怒江传媒、爱在怒江、江蕊先、邓斌、皇甫苗华
编辑丨王楚云
审核丨李义 兰芳 李亚
终审丨张晓虎
运维丨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