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不是夏奥年,有个世界杯足球赛还放在了年底,加之中国男子离进入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还隔着万重山,所以中国体育界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业绩乏善可陈。
黯淡中的光芒恰巧出现在国庆节:北京时间10月1日下午,举世瞩目的2022年女篮世界杯决赛在悉尼上演,此前超水平发挥连克强敌法国和澳大利亚的中国女篮,勇闯决赛。
在头号得分手李梦因身体抱恙继缺席了半决赛后继续缺席了本场决赛的艰难局面下,虽以61:83负于美国队,却也是时隔28年再次收获世界大赛亚军,并追平球队历史最佳战绩。所以有众多评论说:中国女篮姑娘虽败犹荣,银比金坚。
无畏挑战!中国女篮夺得2022女篮世界杯亚军
28年前的1994年,同样是在悉尼,中国女篮获得了女篮世锦赛(女篮世界杯前身)的亚军。当时的队员郑薇,正是现在的女篮主教练。这一届中国女篮,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年轻队伍,在此之前都没有过像世界杯这种级别的大赛经验。
正是这种年轻,让她们一路面对强敌无所畏惧,充满自信,竭尽全力,拼搏到底。同时也赢得了各路对手的尊重。中国队在10天8赛中,取得了6胜2负,2负都是输给了目前的世界第一、实力超群的美国队,包括激动人心的最终决赛。
在举国同庆的欢声过后,随着新闻的冷却,我们却不禁要思考一个话题:为什么“铿锵”的总是“玫瑰”?
众所周知,中国尽管已多年位列“竞技体育强国”,奥运金牌榜上也长期位居前三,但却普遍存在“个体单打独斗项目强于群体合作项目”的现象,这本就不出众的“群体合作项目”中,又特别明显地存在着“阴盛阳衰”的现象。
中国女排前有袁伟民时代的“五连冠”和“拼搏精神”,后有陈忠和执教时期的中兴和郎平时代的重回巅峰,而同时期的中国男排却一直为“冲出亚洲”而苦苦挣扎。
2022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
中国女足被誉为“铿锵玫瑰”,前有女足世界杯亚军的伟业,近年来亦频繁称霸亚洲。而同期的中国男足却江河日下,从四十年前屡次试图“冲出亚洲”的亚洲一流强队堕落到连越南、泰国都可以随意欺凌的“鱼腩”弱旅。
这次女篮世界杯,年轻的中国女篮用实力和自信证明了自己的“无畏金兰”,同女排的“拼搏精神”和女足的“铿锵玫瑰”一样令人尊敬。
而中国男篮同样在为“冲出亚洲”而苦苦挣扎,即使在同时拥有姚明和王治郅的巅峰期,中国男篮的最佳成绩也不过就是世界大赛进入前八然后垫底。
如果说是某一个项目“阴盛阳衰”,那可能是存在某些偶然性的因素,“三大球”集团呈现“阴盛阳衰”现象,必有某种必然性的原因。而且答案或许不在竞技体育的训练规律范畴,而是在于社会层面上的两性差异。
客观上的确存在着世界各国在体育运动项目上普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重视发展男子项目,对女子项目从奖金到奖牌都略逊一筹,而中国体育界是只看成绩,不分男女,谁拿到冠军、谁冲出亚洲,都是一样光荣。
而在主观上,这样“阴盛阳衰”的现象背后,则折射出中国女性的三种特质:
一是囿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在全世界女性的横向对比中,中国女性明显呈现出特别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二是在运动训练与比赛中,中国女性呈现出明显强于中国男性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高于世界很大国家,这使得她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更充盈,这一点对取得优异的成绩格外重要。
据权威性的统计表明: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达到了70%,堪称一骑绝尘,世界第一!中国男性养家糊口压力山大,勤奋度高实属正常范围。
但是看看中国女女性接近70%的劳动参与率,这是什么概念?在法国,男性的劳动参与率才仅仅62%,中国女人比法国男人还要勤奋、还能干!
再看看印度女性,劳动参与率只有28%,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女性劳动参与率才60%,法国女人的劳动参与率才50%,美国女人的劳动参与率才58%……
据权威性的统计表明: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达到了70%
在与其它国家男性劳动参与率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是中国女人的强大助力提升着中国的发展速度,那句“女人撑起了半边天”,在中国不并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国情。
除了参与社会生产的数量,中国女性在社会生产的质量上同样表现优异:胡润女性榜在2017年的时候发布了一份全球各国白手起家女富豪排行榜,12个国家,88名女富豪上榜,你知道其中有多少是中国女性吗?
56位,碾压性地占据了64%的席位啊!其中,Top10女富豪有6位是中国女性,她们也承包了前三名的位置。再反观“三大球”的阴盛阳衰,也同样是社会生产质量较高的另类体现。
应该感谢那个最早给中国女性贴上“铿锵玫瑰”标签的人,这样鲜艳的“玫瑰”正在以“铿锵”的姿态带领中国向前奔跑!(转载自原文作者:天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