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在南极种菜,把俄罗斯人激动坏了,种菜真是种族天赋?

文摘   2025-01-16 10:46   浙江  

南极是地球上气候极端的区域,冰天雪地寸草不生,想不到中国医生在南极竟然成功种出绿色蔬菜,这些绿油油的蔬果长势喜人,可把吃了好几个月肉食的俄罗斯人都激动坏了,难道说种菜这个特殊技能真是种族天赋吗?


多个国家都派出了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区域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因为特殊恶劣的天然条件,在那里是没有新鲜蔬菜供给的,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带去的青菜早就没有踪影了。

就算一些食品都因为特殊气温环境导致缩水和变味,带去的脱水蔬菜,早就变得味同嚼蜡,食之无味,如果吃到新鲜蔬菜,简直是做梦都要流口水的美食,这在南极是奢望一样难以实现。

然而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种菜挑战,竟然被中国医生成功攻克了,当南极科考站收获了自己种植的绿色蔬菜,俄罗斯科考队员们闻讯而来,赶紧来求蹭菜吃,看见这些新鲜饱满的绿叶青菜,简直都要馋哭了。


南极是地球上气温最低的区域,盛夏季节气温都在零度,冰雪永久覆盖,放眼除了白茫茫一片别无他物。到南极来进行工作的科考队员们,不缺少肉食,但是急缺蔬菜,尤其是吃够了脱水蔬菜的干瘪无味道之后,对新鲜蔬菜的想念已经深入骨髓。

长期缺少绿叶蔬菜中的天然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很多队员都出现了口腔破溃等情况,就是缺乏新鲜蔬菜的原因造成的。

这个情况直到2012年被改写了,中国南极科考队加入了新的成员,队医王征决心在工作之余把种菜的任务承担下来,想办法改善队友们的伙食,并且在出发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从国内带过来充足的蔬菜种子,以及能够建设室内种菜大棚的各种设备和材料,很快就搭建出一个不到二十平方的室内小菜园,使用现代化的光热条件,无土栽培,用营养液来为蔬菜提供所需要的营养。

恒温的环境和足够的模拟光照,加上定时的补充蔬菜所需的种植营养液,让这些真正在温室里发芽的蔬菜开始逐渐生长出来。因为智能化控制的原因,仪器能够检测整个系统,保证蔬菜的生长处于一个有力的保障环境当中。

慢慢地,种植大棚里种出来了大白菜,让队员们即使在漫长的冬季也有了新鲜的菜可以吃。


后来又经过了几年时间的逐步摸索,不断改进细节和解决一些种植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的南极科考队终于收获了种植成功的绿色蔬菜,起初要半年时间才能长出一小把青菜来,这些能数出叶片的绿色蔬菜,被如获至宝般分给队员们。

与此同时,其实别的国家也在南极尝试过种菜,也是遇到很多阻碍问题,种菜的收获也不如人意。


又经过了一段时间,当终于攻克了在南极温室中种菜的各种难题之后,我国的温室菜棚里,终于长出了茂盛的丰收的蔬菜来,收获的青菜可以供给每顿饭都有菜吃了,这个飞跃和成果,让中国科考队员们兴奋不已,更让国外的队员的羡慕不已,直呼中国人种菜真的有种族优势。

在一开始,温室半年时间才能收获一把蔬菜,每次菜一端上桌,马上就被队员们抢光了,不过后来,随着各项数据的完善和种菜经验的积累,队员们几乎能够顿顿吃上蔬菜了。

当我国南极考察队医生唐铭骏接过前辈王征医生的种菜接力棒后,也承接了历届科考队医生研发的不同蔬菜的营养液配方和制造方法。


而且在提高蔬菜产量的同时,不断尝试丰富种植的种类,不仅种出来绿色蔬菜,还能种出来黄瓜和西红柿以及辣椒等,这样极大地丰富了队员们的餐桌,让新鲜蔬菜的美味,给大家提供了工作的能量。

现在随着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赶赴南极区域科考,随队医生胡淼又开始负责种菜,并且在此前总结的经验和种菜技术方面,又有所进步和提升,一年时间里就种出了6百多斤绿叶青菜和2百多斤蔬果菜,参与南极科考的国家很多。


但是像中国科考队种菜这么成功的,真不多,很多俄罗斯队员和其他国家的队员,都跑到我国的长城南极科考队蹭饭,不仅能在这里吃到新鲜的蔬果沙拉,还能品尝美味的中餐,更为在南极这样极寒区域能吃到新鲜蔬果,感到兴奋和新奇。


基建不倒翁
中国基建不倒,翁叔带你看眼中国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