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全球出货前4:一群海辰人的5年 | 产业家深度

学术   2024-11-23 11:31   广东  

粉丝7.4万+,欢迎各种形式的合作共赢

感谢您的认可和支持

3060



新能源产业家|公司洞察

永远在路上。


中国新能源产业,像一列快车,始终在呼啸向前。


过去20年的新能源产业政策给了一大批制造型企业和优秀人才发展的机会。同时随着对应用场景的认知不断深入,行业赛道不断细分,让我们看到了多种可以迭代升级的样本。


海辰储能就是抓住这波势能的代表玩家,洞察快互动快、学习快、执行快、改善快、总结快、迭代快,是把产业势能利用到极致的黑马公司。


InfoLink 全球锂电池供应链数据库指出,2024 年前三季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 202.3 GWh,同比增长 42.8%。前三季储能电芯市场呈现逐季攀升的态势,第三季出货环比增长 16%,单季出货续创历史新高。


储能电芯总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海辰储能和瑞浦兰钧。


从0到全球出货前4,海辰储能仅仅用了5年。


海辰储能的效率让人瞩目,而梳理它一路走来的路径,相比印象中一个冲刺型的选手形象,海辰储能其实更像一个马拉松长跑选手善于把握跑步的节奏冲刺的时机蓄力的阶段。


21年在行业中第一批量产280Ah电池,23年抓住行业主流推出314Ah电池,同年举办首届生态日,重磅推出一枝独秀的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


24年,它在海外陆续发布4小时6.25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针对沙漠应用场景的系列液冷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海辰储能首款6.25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海辰储能在储能赛道的步伐越发稳健,并从未停止探索。


眼光狠,动作快,角度准,成了海辰创新差异化的标签,而HeroEE能源平权方案又似乎带了那么一些理想主义气息。


在这个储能产品日益同质化的阶段,不管是认知的框架还是产品最终的呈现结果,海辰储能有了属于自身的创新路径。


但知易行难,新能源事业从0到1从来不是个轻松的故事,背后饱含太多艰辛和忍耐。


创造它的过程如同登山 ,高亢的订单、振奋的融资进度、并网落地的高质量项目都是他在攀登过程中插上的胜利旗帜,那些奋斗在一线的海辰人或许更能向我们透视出让旗帜飞扬的踏实脚印。


这是一个充满创业激情的故事,或许可以从2019年说起。

3060
01
要当第二

出沈海高速转入厦门同翔大道,一座座蓝白相间、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建筑映入眼帘。


海辰储能厦门产业园


这里是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海辰储能产业园,一座座智慧工厂坐落其间。


搅拌、涂布、模切、卷绕、激光焊接、入壳、注液……纤尘不染的智慧工厂内,自动化生产一气呵成,海辰储能储能电池源源不断下线,为分布全球的储能电站提供强劲的“心脏”。另一间厂房内,一个个系统集装箱正在陆续下线。


海辰储能电池生产车间


对于一个把成为全球储能第一品牌当成目标的创业公司来说,海辰储能一开始就没想过当第二。


然而,创业维艰。


首先是在当初起步节点,不仅面临着储能行业的低潮,而且关于储能专用电池的标准,业内实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各家对储能电池的理解决定着产品的规格。


但一个问题随之产生:靠储能专用电池找新增量,要面对中长周期投资回报不确定的风险。


在市场统一标准出现之前,各家先要在系统应用层面做重塑,然后量产的产品需要经过检验,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都要面临规模经济问题。


而海辰储能对储能未来坚定看好出于对行业的深刻认知,公司首批280Ah电池用最快速度进入量产交付阶段。


现在创业5年的海辰储能,作为厦门五大未来风口产业之一的明星企业,有着干净整洁的厂房,有舒适便利的员工宿舍,但5年前海辰储能起步,有着所有人想象不到的困境。


设备工程师周鹏,回忆第一次来海辰储能报到情景,刚到厦门同安,那时候海辰储能周边还什么都没有,目之所及都是黄土。当时第一天过来出租车师傅还担心他是不是被骗了,说这个地方哪有什么公司。


当时空旷的环境,确实会让别人产生误会。在周鹏回忆中,那段岁月的艰难,就像穿越布满荆棘的荒原。

天地广阔,有时也意味着天地荒芜,要赤手空拳、从头开始。

当时第一条拉线还只是一个框架,里面除了柱子,都是空荡荡的。没多久,各工序设备正式进场,所有伙伴都全身心投入进去,用最快的速度让设备跑起来。


“这个过程的背后其实是很多伙伴们共同奋斗的结果。当时做的最多的就是设备吊装,由于场地就那么点大,其它机台设备也要进来,根本不够多余的设备停放,要花很多时间在现场协调沟通,合理调度设备,再一点点把单个设备串联成流水线。”


艰难的日子很快过去,大家都挺过来了,积累的经验让海辰储能其他产线的建设速度快了非常多。


开局的研发环境同样不容乐观,海辰储能前期筹建研发中心试验室时,没有实验台,甚至没有实验桌,一张油纸铺在地上,放上搅拌机就开始做试验。


然而这样的环境,也没有挡住海辰储能团队的那股激情。


很多海辰储能老人和我说,那时候最大的感受是整个公司充满拼搏进取的创业氛围,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非常足。


海辰储能无疑是一家幸运的公司,一批有创新和吃苦精神小伙伴在这里相遇。


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们从各处而来,而这些年轻的开拓者后来也奠定了海辰创业的麦子精神。

这些工程师身上可以还原出海辰储能研发者共同的特质:好奇、坚定、能抗事、不设限。

向下扎根,向上结果。当你熬过最苦最难的日子,未来也会收获最美好的事物。


所有的笨功夫,当时做得辛苦,但在之后被证明,所有苦功都没有白费。

2021年,海辰储能迎来了第一笔A轮融资。当年10月,锂电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式投产,首批280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完成交付,产品循环寿命达1万次,处于行业领先技术水平。


但这不是一篇完全理想主义的文章,海辰储能的创业也不是一个顺遂的童话故事。
3060
02
大胆的千安时电池

一个公司做大的标志,往往是有了更体面的办公环境。


现在海辰储能办公大楼里不仅有咖啡吧,还设有免费的职工健身房,下班5分钟就能体验暴汗的畅快。


不变的依然是那股执着的工程师精神。

但在储能行业日趋内卷的环境下,面对快速扩张的市场,海辰储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也深知向下扎根,创新破局的重要性。


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就在这样局面下应运而生。


海辰储能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


储能是个复杂的工程体系,每次创新都是难跨越的险滩,耗费百千万甚至上亿元。

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也需要极强的认知突破。


海辰储能从来不是一味只钻研技术的偏科生,在它的认知体系中,商品和产品是有区分的,产品是海辰储能内部认知,更偏向于技术层面,而客户需要的是商品,要符合客户的商业逻辑。


储能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安全和成本,没有安全性,新型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就得不到根本保障;没有经济性,商业模式跑不通,储能就会一直停留在示范阶段。


因此,当海辰储能在启动开发一个项目时,希望能同时拥有产品和商品的特质,从底层逻辑上由内往外推,打造扎实安全的产品;同时由外往内驱动,从客户角度出发,更好的服务于客户,不断提升商品的价值。


海辰电芯化学设计高级工程师权亮回忆说,“当时我们决定做MIC是很跳跃的,行业经过2年的发展,在314Ah电池的基础上迭代出很多产品。但我们内部分析讨论之后,根据我们应用终端的规模和成本敏感的特性,认为要做一款长时储能专用电池。


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在容量上的跃升,减少了电池串并联数量,本质上是提升电池一致性。


这样不仅提升电池和储能系统稳定性,更大的容量意味着可以减少模组中的电池数量电池容量的提升和同步系统容量的提升,让同规模的储能项目占地面积小了。这有助于降低储能设备的成本。


这直接有了3个好处:

1)电池一致性提升,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2)集成度高了,降低了储能系统成本

3)提升整个储能系统的周期回报率


任何角度来看,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都是在长时储能领域的一种突破,但往往这样面对的落地将是几何级难度。


制造业创新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次反复试验而最终形成。这就包括对不同行业生产工艺、工厂岗位设定、生产设备数据以及生产管理体系等多方面的深入理解。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


超越性创新,对制造业而言是一个靠时间和金钱堆积起来的奢侈品。


海辰研发人员曾这么形容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如果从280Ah到314Ah研发是几倍难度的提升,那么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就是百倍级的难度。”


在前期设计阶段,第一道门槛就是供应商。


虽然挺过起步期供应链走钢丝的日子,海辰储能已经成长为链主型企业,供应商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但面对一个吃螃蟹的创新产品,供应商却未必敢轻易跟随。


海辰储能电池研究院院长郑建明提到,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确实超出当时行业认知,毕竟这个不同行业标准产品会不会被认可还不知道,供应商先期投入成本不低。


比如最大的供应商难点之一在于结构件,因为不同于之前行业电池标准件,供应商单独开模成本就几百万,投入非常谨慎。


这直接导致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面对两个现实问题:

1)量产有没有可行性

2)产业方向上,供应链体系愿不愿跟着海辰储能一起走


同时还有客户和行业对产品和安全质疑。甚至有客户当着郑院长的面说:
“你们放弃吧,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是个伪命题,你们搞不出来。”


海辰储能董事长吴祖钰,有过这么一句话,叫:难事,过窄门,创伟业!


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这一大胆的战略决策,依靠的是海辰储能对客户需求的精准分析,是对细分市场的预判,更是对技术和团队的信心。


对海辰储能而言,对行业、对客户有价值创新就值得坚持下去。

选择就这样以汹涌的姿态,向那些准备好的人敞开。
3060
03
破局者的光荣与梦想

有人曾问过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鹏程,海辰储能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王鹏程给出的答案是:技术能力和价值观。


后者意味着,公司组织能否产生足够的向心力,以保持研发团队的稳定,而海辰储能就是这么一只神奇队伍,他们怀抱同样的理想,越是硬仗,越是兴奋。


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之于华罗庚,点燃了海辰储能整个团队。


作为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没有太多参考给到海辰储能,意味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首先,是材料全体系再研发,虽然一颗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4颗280Ah电池,但从材料研发角度,不是一个材料简单堆积过程。


电芯化学设计高级工程师权亮关于研发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好的产品不是用一堆好材料堆出一个看起来很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堆普通产品造出客户需要的产品。”


有了清晰的目标就有努力的方向,一次次从可靠性验证到安全验证,一遍遍从设计验证到工艺验证,材料开发、产品开发、工艺开发、供应链开发等各模块代表潜心钻研。


大容量电池产热和安全,一直是客户关心的两大问题,也是海辰储能开发产品考虑的第一要素。


MIC团队在深入研究了电池失控的内外因素后,主动改善方面,正极磷酸铁锂材料多元素掺杂,使得磷酸铁锂在高温下具有极高的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负极采用热稳定的石墨,降低表面的缺陷。


工艺上,无模切全极耳和极简三明治顶盖,扩大通路,缩短过流路径,以及率先采用先进的多层涂布技术,打造离子快速出口,加速离子迁移。


多项创新技术的叠加,同时降低电子和离子的阻抗,电池直流内阻(DCR)降低67%,工作时电池温升小于5℃。


被动引导方面,一次开阀设计,提升开阀的准确灵敏度。内部构建3×3+1三维气体快速通道,从而热失控产生的气体可快速释放。


为了解决大尺寸电池一致性问题,海辰储能建立行业第一个全追溯的供应链体系,包括原材料库龄管理和仓储温度的管控。


虽然创造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的时候,海辰储能研发环境已经大为改善,但海辰储能开局只争朝夕的干事创业氛围依然延续着。


当一群人,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哪怕辛苦些,一切也就有了意义。


技术创新没有捷径,唯有打破现状、较真,这也是海辰储能坚持的工程师文化,踏实严谨、拒绝“差不多”是他们共同的特质。

而大尺寸电池,研发端只是开始,生产同样面临重重阻碍。最明显的就是海辰储能要从当前的卷绕技术向叠片技术进行迈进和突破。

叠片设备的重新开发成本很高,机械结构层也要重新设计。


叠片工艺示意图


人们总爱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而海辰储能工程师更相信另一句话:认输,你才真的输了。

为了开始降低成本和风险,首次堆叠验证居然是工艺团队手工堆叠的,这点回想起来,至今觉得不可思议。


从焊点、夹具和温度探头,无数细节的改良都是笨功夫慢慢累积的过程。


因为宽幅涂布一次分切以及全极耳设计,让制造工序减少,实现工艺极简化,单位时间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的产能是280Ah电池的2.5倍,每瓦时制造成本降低20%,产线初始投资降低20%。


海辰储能关关难过关关过,但要想让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真正面市,一方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这是对新产线建设和新一轮产能投资的考验。


储能不是孤军奋战的个人英雄主义,需要的是志合者齐心合力披荆斩棘,供应商协同是破局的关键。

海辰储能技术平台开发资深经理回忆,为了能拉齐对千安时长时储能专用电池看法,那段时间吃住办公都泡在供应商那边。


“重要的是让人家感受你的诚意,还有确实看到这件事的趋势是对的。”


就这么一步步的磨,一次次的信任积累,和认知的逐渐对齐,革命友谊就这样慢慢升华了。


“有一次急需一个零部件,供应商直接开车从深圳送到厦门,我们一直等到了凌晨三四点。到了之后就立马跟供应商⼀起把它装上去,然后完成这个设备的调试,整个过程大家都是很配合的,背靠背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历史证明,成大事者,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在海辰储能还是一个初创公司时,面对强手如林的新沙场,就敢于砸下重金去打造处于低潮期的储能,海辰储能的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积蓄力量,最终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

MIC团队集中力量,历时两年多,不断研发突破,极致的研发、极致的工艺、极致的坚持等多个维度组合,才能做出超越客户想象的极致商品。


2024年9月,海辰储能创新推出其首款应用MIC长时储能电池的6.25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致力打造4小时长时储能应用场景最佳新平台。

依托高度集成技术,相较于之前5MWh储能系统,应用MIC长时储能电池的6.25MWh储能系统产品实现整体降本15%,减少单瓦时运输成本10%,减少电站用地20%,大幅降低了客户的首次投资成本。


在寿命上 ,电池寿命长达15000次循环,系统寿命最长达27年,极大延长客户收益时间。


同时,海辰储能6.25MWh储能系统可实现降低30%辅助功耗,帮助客户降低储能系统运行成本,为客户带来更高效益。


一切进退成败之辩,海辰储能选择用产品来证明,对现在海辰储能来说,上下同欲,则日夜兼程。

现在海辰储能有了足够实力的底气,多元化团队覆盖20多个国家,研发技术团队超千人,核心骨干拥有从事锂电产业10年以上经验,团队锂电研发技术积淀超过6年。


海辰团队在展会上的合影

今年10月,海辰储能菏泽基地开工建设,专为长时储能电池和系统的生产制造而建,采用海辰第五代智能生产线,单线产能>10GWh,储能电池年产能30GWh、储能系统年产能20GWh,相比第三代实现了制造竞争力的大幅领先。

海辰储能智能制造产线


本质上,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实现的故事,一群人找到了自己热爱之事,坚定地投入自己的时间,发挥百分之百的才智。
3060
04
让绿色能源惠及全人类

依托研发和制造的底气,5年前那个初创企业成长为今天的海辰,慢慢有了为行业、为社会多做些什么的能力。


“当我走进尼日利亚的一个小镇,天黑后面对一片黑暗,我才发现原来能源从来不是什么唾手可得的易得品。”


谈到这个场景,海辰储能HeroEE软件开发资深经理苏勃眼神中依然有触动。


“加油站没油,银行没新货币,电厂也没电。”这是在尼日利亚工作的中国人对当地实况描述。


当前,世界上依然存在着能源贫困的问题,全球有超过6亿人目前仍然无法获取任何电力,欠发达地区由于当地能源供应严重不足,导致普通百姓用不上电、经常停电、用电代价高昂度电(市电)价格在0.15美元到0.2美元。


“海辰储能要开发一款能填补非洲市场空白,为能源贫围地区提供可负担、可持续能源的产品。”对于海辰储能HeroEE团队成员来说,这个任务无疑是一个不容易的挑战。


那么如何从0到1,开发一款真正意义的能源平权产品呢?


海外储能市场讲究的不是简单的资源或影响力,而更多的是讲究企业对储能的认知和服务效率、服务的深度。


市场调研、样机研发、产品结构件开模、样机组……这是海辰储能第一次尝试研发C端产品,研发时间紧迫、工序较多、要求很高。


从用户需求出发,做到了结构的极简设计。摒弃了传统的复杂串并联连接件,每套HeroEE解决方案仅由一块光伏组件、一套储能系统和一套智能网联控制系统组成。


外观开模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产品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加快进度,团队驻点供应商一个多月,从头到尾监管每一步流程,以最快速来确保项目节点不逾期。


极致成本的绝招隐藏在储能系统里面,HeroEE首创了单电芯储能系统,系统内仅有一块电芯,储能容量一度电,以极高的系统集成度实现了设备成本的管控,但这也是产品研发的难点所在。


HeroEE的单套储能单电芯电压仅有3.2V,海辰储能却突破技术限制,将极低的单电芯电压提升到日常家用电器的220V交流电水平,且保证系统性能“毫不妥协”。


为了解决单电芯效率较低的关键瓶颈,伙伴们熬了两个星期持续测试,不断更新产品零件,在两个星期之内连续选代3个版本,最终把效率提升到了 90% 以上。


HeroEE广泛的适应性场景


此前的蓄力,在产品中爆发出新的能量。


2024年6月迭代的HeroEE 2 在仅18.3Kg重量之下实现了内置2千瓦时(2度电)的能量,较去年发布的HeroEE 1能量提升了1倍,功率达到了1000W。


这些改善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你做了不会有人点赞,但你不做,用户会很痛苦」。在这背后,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用户的习惯、位置、偏好、场景和使用状态。


对于2023年产值超百亿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五的头部企业来说,其目的显然不是单单只是为了“出货”这么简单,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价值意义和“能源平权”梦想。


海辰储能认为平权是给储能刚需人群一种权利去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生活不仅是家庭生活,还包含了经济生活。


现在海辰储能的HeroEE解决方案可以把度电成本降至0.05美元,约为柴油发电成本(自发电价)的六分之一。


某种程度上,这才是HeroEE最终目的,不仅只是送电,更是给送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对海辰储能来说,平权产品HeroEE和长时储能,本质都是海辰储能底层能力和创新方式的衍生,最终目标就是让绿色能源惠及全人类。

3060

05

长期的远航


不知不觉,今年已经是海辰储能的第五个年头了。


海辰储能,从创始人到整个团队大部分是80、90后,是很年轻的团队,也是一家有创新偏执和冲劲的公司。


采访这么多海辰储能一线团队成员,有一点被反复提及,让我印象很深刻:


“海辰储能是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如果你真的有想法,想做事,尽可能去争取资源,就一定会有人支持你。”


回看海辰储能这5年,用产品带给行业不少惊喜,也有过波折,但海辰储能的基因一开始就被打造好,由“创新共享有爱这些看着挺务虚的词汇,在海辰储能以一个个结果交付铭刻到团队的价值观中。


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鹏程有句话非常实在,“储能产业不必讲高大上的道理,关键是要把每一条路径做到极致。”


海辰储能从来没变更过自己的目标:让绿色能源惠及全人类,帮助奋斗者实现梦想。


有个资深企业家朋友和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波折,但有愿景指引的企业能走的更远。


创业维艰,总有很多难忘的人和事。


五岁的海辰在在创业路上踩过坑,承受过质疑和嘲讽,也享受过赞美和推崇。


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这个逆袭故事的每一处起承转合,都是由所有海辰人共同书写而成。


再下个五年,愿海辰储能理想仍在,热血不改。


爆款文章,欢迎阅读:



CCTC®

想深入了解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
关注更多CO2)资讯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 3060

          联系: 电话:16620430193
                             微信
/邮箱:995201502@qq.com

关注更多气候狭义/泛义)精彩资讯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 华夏气候

3060
传播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政策、知识、技术与优良做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