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认可和支持!
储能电池容量已由最初的280Ah、314Ah纷纷开始走向500Ah+时代。
2023年12月底,有媒体报道,宁德时代“低调”开启了530Ah储能电芯新产线建设。而在2024年4月,宁德时代对外发布天恒储能系统,20尺集装箱内实现6.25MWh的容量,被外界推测采用587Ah电芯。
宁德时代在500Ah+到底采用何种规格?一时间众说纷纭。知情人士告诉《储能100人》,宁德时代实际上推出了“一款三用”电池,即同一尺寸规格下“530Ah、565Ah、587Ah”三款电芯分别主打海外市场、长寿命和高密度场景。
在宁德时代推出500Ah+电芯之前,亿纬锂能明确公布了628Ah储能电池Mr.Big的技术路线和与之配套的5MWh储能系统Mr.Giant,海辰储能则发布了1130Ah大电芯。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储能、天合储能、蜂巢能源、瑞浦兰钧、海辰储能、南都电源、天弋能源、楚能新能源、兰钧新能源等超15家电池企业相继发布500Ah以上的大容量电芯计划。
一场自下而上各种尺寸的“大电芯革命”正在席卷储能行业,将引领行业走向何方?
储能大电芯发展史
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战储能市场以消化过剩锂电产能,客观上并不满足储能市场的“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的要求。
2020年宁德时代推出了规格为271Ah的磷酸铁锂电芯,主打长寿命,后升级为280Ah。
271Ah、280Ah主要是从电动客车240Ah电芯借鉴而来,在国内,280Ah之所以快速推广,离不开大项目的推动。
2021年,山东规划了国内首批GWh独立储能项目,全部采用280Ah电芯,拉开了大电芯在国内大规模应用的序幕。
当时行业唯有宁德时代一家企业供应280Ah电芯,让众多电池产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紧锣密鼓加入此赛道,纷纷展开“平替”。
280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代表了储能业的一次重大变革。与大电芯相伴的是液冷技术“异军突起”,液冷技术的成熟和市场占率不断提升,让20尺集装箱实现更大容量、更高密度提供了可能,以314Ah为主导的300Ah+电芯应运而生。
2023年 ,阳光电源联合上游电池厂商从去除冗余的角度将314Ah储能电芯定义为下一代主流产品。彼时,阳光电源对外表示,按照5MWh、20尺储能集装箱储能系统设计,在满足国标要求、同时超配量最小的情况下,推导出理想的单颗电芯容量恰好就是314Ah。
有业内人士表示,280Ah成为主流或许具有偶然性,314Ah成为主流是必然的。300Ah+从2023年开始量产,2024年以314Ah为主的300Ah+在国内已成为大储市场主流,逐渐也在走向海外市场,在工商业侧正在加速导入。SMM储能高级分析师叶明远介绍,截至2024年9月,300Ah+市占率已经超过50%,后续还会进一步攀升。
谁在定义第三代电芯?
按照行业主流应用电芯可划分为三代产品:第一代为280Ah产品,第二代以314Ah容量为代表,第三代即行业目前正在规划的500Ah+、600Ah+、700Ah+等产品。
由于电芯的标准化容易带来同质化,在目前统一的规格尺寸下,企业比拼的就是谁的品质更好、价格更便宜。各大厂家也试图跳出当前的竞争困局,纷纷提出了下一代的产品规划。
有观点认为,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谁率先定义下一代更大容量的电芯,并率先实现量产,就能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进而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根据《储能100人》统计,目前各大厂商规划的500Ah以上的电芯产品超过15款,分别有530、560、564、565、580、587、625、628、630、680、688、690、720、770、785、1130等多个型号。
综合各个厂家的背景,在第三代大容量电芯规格上,共有四类厂家在定义电芯的尺寸和容量。
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厂家,以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为首的系统集成商;以远景、天合为首的全栈系统集成商,比亚迪则自成一派,对外只输出直流侧和交流侧系统,未公布其电池型号。
9月初的展会上,中车株洲所搞了一个大型“联谊”活动。一口气与14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涉及电芯、温控和BMS/EMS三个细分领域。其中联合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兰钧新能源联合发布了688Ah大电芯。
在9月末的SNEC+ES展会期间,阳光电源则对外宣布,预判下一代的储能电芯将会确定在625Ah。
据《储能100人》了解,部分电池厂家为了保险起见采取兼顾策略,同时押宝了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定义的部分型号。
制造工艺是否转向?
在过往的280Ah、314Ah+电芯,行业普遍采用的是卷绕工艺,在目前电池厂商推出的大电芯产品中,大部分转向了叠片工艺。
如果从性能角度出发,叠片工艺制作的电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寿命等方面更具优势,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内阻、更好的热稳定性以及更长的循环寿命,能够充分利用电池的边角空间,而卷绕工艺在卷绕拐角处存在弧度,导致空间利用率较低。因此,在相同体积的电芯设计下,叠片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但叠片高成本和低效率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设备投资较大,生产效率低,工艺的复杂性也使得其在质量控制上较为困难,容易产生不良品。而卷绕工艺则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更具优势,工艺简单易操作,容易实现自动化,且每个电芯只需要进行一次分切,这使得其在质量控制方面相对容易,适合大规模生产。
总之,卷绕和叠片两种工艺原本都拥有自己的应用领域和优势,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性能、效率、成本和适用范围等。因此,厂家在选择叠片或卷绕工艺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来权衡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叠片工艺起步相对较晚,2018年逐渐引入动力电池制造中来。在叠片工艺走得比较靠前是比亚迪和蜂巢能源,比亚迪是叠片电池应用规模最大的一家,2020年重磅推出的刀片电池采用的即是大电芯高速叠片工艺。蜂巢能源同样倡导动力电池“从'卷时代'迈入'叠时代'”,逐渐明晰“短刀+叠片”的技术标签。
因软包电池制造特性,远景动力、孚能科技在叠片工艺方面也有深厚的积累。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坚定地认为,未来的储能产品必然是叠片,而热复合工艺将是叠片技术的核心演进方向。
蜂巢能源高速叠片技术三年间经历了三次迭代,从2019年0.6秒/片到2021年0.45秒/片再到2022年0.125秒/片,生产效率已得以极大提升。
下一代大电芯仍任重道远
当前,大容量电芯尺寸规格众多,像极了当年光伏组件的尺寸之争。2018年开始,光伏企业纷纷发布157mm、158.75mm、161mm、163mm、166mm、18Xmm、210mm等不同尺寸的硅片,从而让组件的标准化难题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最终形成182与210两大阵营的长期对垒的局面。直到2023年7月,历时5年的尺寸之争最终在9大光伏行业龙头博弈下才达成共识走向统一。
如同光伏一样,电芯规格的多样化势必会造成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成本上升,也让下游客户难以进行有效的质量把控,增加客户端的应用困扰,一旦一款电芯生命周期太短,储能系统的售后运维将得不到保障。
综合各方观点来看,未来储能时长逐渐从2h、4h走向6h乃至8h,大电芯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果推进过程过于激进,反而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首先,大容量电芯并非简单地放大电芯容量,电芯容量增大后,电芯一致性和热失控带来的安全性难度增大。
有业主表示,“电芯安全依然是重中之重。大家往往更关注电池安全极端测试,但根据项目经验来看,实际应用中电池一致性出问题的概率更高。”
以280Ah电芯为例,容量相差2%-3%还在客户的接受范围内,如果500Ah+、600Ah+电芯容量相差2%-3%,整个系统容量损失会随之放大。
其次,定义大电芯是一家企业产品定义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各个厂家的配方体系、制造工艺都有差异,500Ah+储能电芯无疑对厂商设计和制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一款新产品要想成功也需要配套厂家的协同,比如PCS厂家不可能根据每一款电芯去开发不同的产品。如果定义的产品踩错路线未能成为主流,不仅浪费投入导致投资无法回收,还会错过宝贵的发展时机。
与动力市场不同,储能市场尚未定型,大电芯的演进也在不断改变储能市场的原有格局。比如黑马海辰储能正是凭借280Ah电芯的及时卡位拿到“入场券”并一直占据出货量前五的位置。
根据InfoLink发布的2024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报告,储能电池厂商座次排位再次发生变动,亿纬锂能出货量已攀升至全球第二、瑞浦兰钧和海辰储能分别前进一位位列第三、第四。
前十的中创新航和远景动力排名也在迅速提升。中创新航作为阳光电源的供应商拿下了在中东市场的7.8GWh电池独家订单,在扩大应用场景的同时,也实现了市占率、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多重提升。而据远景动力鄂尔多斯基地负责人张阳介绍,远景动力鄂尔多斯储能工厂今年以来一直满产满销,八成以上出口海外市场。
以314Ah为主的300Ah+电芯之所以能快速替代280Ah,主要是沿用了280Ah的原有规格尺寸和工艺。500Ah以上的电芯如果在尺寸、工艺上有调整,从研发论证到量产应用仍需谨慎。哪一款电芯是否会成为新一代储能系统的主力产品?仍待市场和时间来检验。
“3060”除了原创外,均是转载其他媒体/公号的,开头都明显标示来源,“原文阅读”附有原文链接。
CCTC®
联系: 电话:16620430193
微信/邮箱:9952015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