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撒谎”,小战士对专家爆粗口!真实原因令众人沉默

时事   社会   2024-11-03 08:02   北京  

《志愿军:存亡之战》剧照。(图片来源:豆瓣网)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国庆节前后,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上映。该片以其磅礴的气势、深入人心的家国情怀以及细腻的细节刻画,成功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电影的故事背景大多数中国人都很熟悉:“联合国军”在与志愿军的反复交手中,找到了我军的弱点——补给。没有制空权,补给线一旦过长,敌军通过空袭切断补给线,如果此时再乘势打反击,就很容易造成我军的巨大损失。而铁原阻击战,就是敌军趁志愿军急需撤退休整,进行补给时突然发起袭击,我军被迫进行的一场战斗。

铁原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势险要,是通往平壤的生命线。这片土地对志愿军至关重要,既是后方基地,也是交通枢纽。如果失守,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将面临严峻挑战,整个战局都将岌岌可危。

“联合国军”的计划则是通过铁原突破志愿军的防线,威胁到志愿军的生存。因此,铁原阻击战也被视为志愿军的“存亡之战”。

可以说,电影的故事背景甚至整个故事情节、结局对于观众来说都是“透明”的。在核心内容大家都熟知的情况下,如何打动观众?答案是细节。

不受欢迎的“报丧的”

影片开始没多久,就以一场充满细节张力的冲突深刻展示了志愿军的牺牲精神。战损记录员杨三弟在某营地为牺牲的志愿军战士遗体拍照,遭到此营地战士们的阻拦,不让杨三弟拍照,“我们这里不欢迎你”!

营地的战士为什么这么不待见杨三弟?答案显而易见,作为战损记录员,杨三弟的到来就意味着自己的连队有人牺牲,所以大家都不希望他来,情绪激动之下还骂杨三弟是报丧的。

战损记录员,顾名思义,记录战争的损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给已经牺牲的烈士留下最真实的一面。被骂是报丧的,杨三弟当然也很生气,就和那些战士扭打起来,并哭着大声解释为什么要给牺牲的战友们拍照记录:

因为很多部队是成建制的牺牲,身边的人都牺牲了,衣服上的胸牌也被打烂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

“为了几十年之后还有人记得他们,我需要记录。因为他们的家人需要知道他们是怎么牺牲的,在哪里牺牲的。”听杨三弟这样说,大家也都不说什么了,转而大哭起来——他们当然也希望,人们能够记住那些牺牲的战友。

影片就是通过这样一场冲突,这样一个细节来体现志愿军的巨大牺牲。这样震撼人心的细节,让人不禁想起同样是体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影片《英雄儿女》的主题曲:“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撒谎”的“抵近攻击”战术

《志愿军:存亡之战》剧照。(图片来源:豆瓣网)


毛主席曾这样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之道: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

这种气,是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铁血精神气。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各方面都不如敌人,却敢于与敌人展开战斗并最终赢得胜利,凭的就是“钢少气多”的顽强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影片中一个关于武器的细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当军事专家吴本正向战士们调查武器使用中的问题时,一开始他们都不好意思说,只是说“挺好的”。一位小战士说了实话:仿制的反坦克手榴弹投掷不准,不过已经克服了,而解决的办法则是近距离投弹,“抵近攻击”。

吴专家问:“抵近有多近?”

小战士说:“10米。”

吴专家不信:“你撒谎!谁说这样干能行的,你让他来!”因为专家知道,手榴弹的杀伤半径是20米,抵近到10米投弹,自己也必然受伤甚至牺牲。

听到专家说自己撒谎,小战士急了,直接爆了粗口:“撒你娘的谎!”

接着小战士才解释,为了炸掉坦克,班长因为抵近投弹牺牲了。正因为班长“抵近攻击”牺牲了,所以当专家说他撒谎时他才如此激动。小战士还说,为了炸掉1辆坦克,他们冲上去3个小组只能回来1个小组。

得知这一情况后,观众和专家一样被震撼了:不是战士们不知道抵近攻击会损伤自己甚至牺牲,而是他们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后,明知很有可能牺牲,仍然义无反顾地冲上去。

通过抵近投弹等极端战术,以生命为代价,弥补装备差距,摧毁敌军坦克,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怎能不让人动容?

还有一个根据真实战争情况再现的细节也令人震撼。

负责防守铁原的63军一共有189师、188师和187师三个师,其中189师负责最前沿阻击。为了给188师、187师足够的时间构筑防御工事,189师异常艰难地坚守了3天,采取了战争史上牺牲最大的打法——钉子战术。

正如美军发现了志愿军后勤补给方面的弱点,志愿军也发现了对方的弱点,即“联合国军”遇到任何障碍,都必须彻底清除才敢前进,因此化整为零是在武器和人数都处于弱势条件下最能够迟滞敌人进攻的方法。

189师针对敌军作战比较教条的特点,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战术:全师以营连排为单位,分散化作了200多个战斗小组,像钉子一样扎在阵地上,分散敌人的目标,尽一切可能减缓对方进军速度

这种“钉子战术”让美军的炮火找不到集中目标,减少了他们的火力优势。每个小阵地都是独立的抵抗单元,即便某个阵地失守,整个防线也不会立刻崩溃。而且,要攻克这些小阵地,美军必须分兵作战,进攻速度也就慢了下来。

毫无疑问,这样的战术是极有效的,但是放眼人类战争史,很少有军队用过这样的战术。因为这一战术的代价就是牺牲。

电影中,一个小阵地的人全部牺牲时,就会吹熄灯号。略微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对钉子战术过于“轻描淡写”,没有深入展现这些“钉子”奋战和牺牲的过程,那种悲壮感也就被大大弱化了。即便如此,当电影中的阵地上此起彼伏的熄灯号响起时,那种悲壮依然催人泪下。

这样悲壮的场面,电影中还有很多:188师营战斗到最后的人——教导员李想,他浑身挂彩,却依然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当敌人包抄上来时,他引爆战壕里所有的炸药炮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他说:“军长,我们回不去了,1营倒下了,你们继续前进。”

志愿军第15军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这样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碉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这样一种集体的血性和勇敢,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也是志愿军能打赢这场“不可能会赢”的战争的关键因素。

一个聚少离多的家

《志愿军:存亡之战》剧照。(图片来源:豆瓣网)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诚如歌曲《国家》的歌词所写的那样,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家国情怀自古便扎根在内心深处。因此,中国人自古就有保家卫国的情怀。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欺侮,深知家并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特别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之后,中国人更加懂得,只有国家的强大和安稳才是小家的最大依靠。因此,当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时候,大家都清楚,这场战争能够捍卫新中国的安宁富强。因而,尽管知道上前线是很危险的,但志愿军战士们依旧心甘情愿前赴后继。

家国情怀与个体命运的交织,正是《志愿军:存亡之战》最大的特点。影片在对宏大战争场面进行深刻描绘的同时,以志愿军司令部高级参谋李默尹一家的聚合和分离,化宏大为具体,展示了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决心,展示了中国普通家庭在战争中的爱和痛,展现了战争背后平凡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志愿军:存亡之战》中有一个小家——李默尹和他的一对儿女:李想和李晓。李想和李晓的母亲牺牲于1927年国民党的反革命政变,两兄妹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流落辗转,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家人才得以团聚。

好不容易团聚,抗美援朝发生之后,又被迫分离。先是哥哥李想上前线,后来父亲也要走时,李晓追着父亲的车子大喊:“哥哥走了,您也走了,这个家还是家吗?”

是李晓不懂事、不知道父亲和哥哥是为了“舍小家为大家”吗?不是。只是她不能接受刚刚团聚又要分离的现实。最终,为了和家人团聚,勇敢的李晓选择了去战场上和父亲、哥哥团聚,并且在战场上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影片用较多的细节呈现了李默尹一家在战场上团聚的情节:去189师的途中,李默尹看望在188师担任营教导员的儿子李想;李想和李晓在临津江战斗中重逢;李想去189师送弹药,见到父亲和妹妹……这些战场团聚的细节,虽然有聚少离多的感伤,但更有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的壮志豪情。李默尹一家的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团聚。最后李默尹身受重伤下落不明,李想与敌人同归于尽光荣牺牲,这种舍家为国、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更是让人感动。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志愿军:存亡之战》剧照。(图片来源:豆瓣网)


国家重要,家人也重要。铁血男儿也柔情,爱国爱家爱家人。电影还通过一把钥匙、一颗糖、一朵花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道具,来体现志愿军既重国家利益,也重家庭亲情的特点。

比如一颗糖的细节。

彭总知道李默尹要去战场上见儿子之后,把一个8岁小朋友送给他的糖转送给李默尹,让李默尹送给他的儿子李想。此后,李想又把这颗糖送给了妹妹李晓,而自己则留着糖纸,牺牲前还在满足地闻着糖果纸上残留的香味——

小小的一颗糖,连起了国和家,有多重“家”的深意:从军民关系看,8岁的小朋友把心爱的糖果送给志愿军总司令,体现的是军民一家亲;从官兵关系看,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无疑是整个志愿军的大家长,他把糖送给下属,体现的是大家长对战士、对家人的关心;从家庭关系看,李默尹把糖送给李想,李想又把糖送给妹妹李晓,体现的是李默尹一家人的相亲相爱。

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

夜袭敌军坦克之前正好是芒种,几名志愿军战士在坑道里聊起了时令:河南籍的战士说老家到了种大豆的时候,江西籍的战士说他老家种芝麻……说着说着,所有战士都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家。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李晓利用广播在阵前对着敌军宣传,唱起了“杀不死的歌声”——

著名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口曲》。这首创作于1939年的曲子,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广为流传的民乐之一,歌词讲述了山西人张老三和东北人王老七因为国破家亡,决定一同上太行山打鬼子,相约共同打回老家的故事。

这样的歌曲也引起了志愿军战士的共鸣:天南海北,山川相隔的陌生人,因为共同的家园、共同的敌人,成为并肩战斗的战友,哪怕挨冻受饿,流血牺牲,也要打败敌人,在所不惜。

当歌声响起,对于战士们来说,这不仅是种高粱、玉米、小麦、芝麻的故乡记忆,更是保家卫国、守护乡土的战斗决心。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家国叙事的隐喻式书写,揭示了志愿军将士奋不顾身、英勇战斗的动力所在——为了国家强盛,为了千千万万的家庭能够团结,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本文有删减,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10月下期)

本文杂志原标题:《<志愿军:存亡之战>:在炮火中永生的家国情》


编辑丨肖玲燕  设计丨刘岩
文丨九三

往期精彩





点击图片
购买《方圆》杂志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方圆
《方圆》杂志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检察日报社主办的法治新闻期刊,创刊于1993年。杂志以“方正法度,圆融情理”为办刊宗旨,以法治为观察视角,密切关注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人物、观点、事件,努力开拓新闻视野,传播法治新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