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快倒了,他找长辈协商说,“能不能把这扇木门给我们”?

时事   社会   2024-10-16 14:00   北京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因为年久失修
祠堂都快倒了
杨志成找到那些长辈协商
能不能把门给我们?
得到同意后
检察机关派员把它从祠堂里拆了下来
还找了一辆货车
走了400多公里路拉到井冈山
……
这扇门就是“检察第一门”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
《方圆》记者来到
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
探寻党绝对领导下的
人民检察事业的伟大开端

人民检察事业从这里启航

走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伟大开端”四个金色的大字映入眼帘。

走进纪念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伟大开端”四个金色的大字。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开始了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探索。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开始了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探索,人民检察事业从这里启航。

工农检察部、裁判部(内设检察员)、政治保卫局等具有维护苏维埃法律法令正确实施、预审和出庭告发各类犯罪等检察职能的机构随之诞生,人民检察事业从这里启航。

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了宪法大纲,展厅内展示着毛泽东同志颁布大纲的情景还原画。

红都瑞金,就是人民检察事业的光辉起点。苏区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实施了土地法、婚姻法、劳动法等120余部法律法规,创建了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苏维埃法律体系和政法组织体系。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大力开展法制建设,先后颁布了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为核心的120余部法律法令,初步构建起了苏区法律体系。

1933年4月,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办公地点从叶坪村迁到了沙洲坝一处客家宗厅,当地人称为“杨氏宗厅”。

杨氏宗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300余年。宗厅坐北向南,宽5间,深3间,中间有天井两个,把宗厅从北至南分成上、中、下三进。何叔衡、高自立、董必武、项英曾在这里办公;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共中央、中央政府领导同志都曾到这里指导查处贪污浪费大案要案等工作。

杨氏宗厅见证了人民检察制度的发端,见证了何叔衡、项英等检察先驱的光辉业绩,见证了人民检察机关初创时期艰难的奋斗历程。杨氏宗厅的正门,因此被称为“人民检察第一门”。

“2007年,为了更好地保护革命历史旧址,留住人民检察事业开创初期的历史见证,人民检察博物馆、江西省检察院和瑞金市检察院一起将它从瑞金抢救性地收集过来,展陈在当时位于国家检察官学院井冈山分院的人民检察博物馆。”回忆起抢救“人民检察第一门”的故事,瑞金市检察院退休干警杨志成有说不完的话。

展厅内展示着“人民检察第一门”。

“当时,这扇木门还是当地老表家的,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年久失修,祠堂都快倒了。我是土生土长的沙洲坝人,就找到那些长辈协商说,能不能把这扇木门给我们?得到同意后,检察机关派员把它从祠堂里拆了下来,还找了一辆货车,走了400多公里路拉到井冈山。”杨志成说,到2023年,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经过上级检察机关同意,我们又把“检察第一门”从井冈山请回到纪念馆里面来。现在这扇门是国家二级文物,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观众来参观。

2021年退休的杨志成,也是红军后代。“我爷爷1929年参加了红军,壮烈牺牲后,我父亲又参加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受伤回来,没能走完长征是他最大的遗憾。”杨志成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部控告局制的控告箱。


“人民检察第一门”旁边是一个木质的控告箱,宽约30公分,厚度15厘米,顶部是一斜面,其顶部、正面、左侧和右侧用毛笔书写了举报规定,字迹清晰可见。

“各位工农群众,凡是一切什么事情都可以来这里控告”“无名的控告者一概不作处理”……时至今日,《方圆》记者仍能从这个90年前的箱子感受到当时工农检察机关依靠和发动群众开展各项工作的力度与决心。

控告局是工农检察部的内设机构之一。1932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刊载《工农检察部控告局的组织纲要》(简称《纲要》)。

《纲要》规定,“在工农集中的地方,控告局可以设立控告箱,以便工农投递控告书,还可以指定不脱离生产的可靠工农分子代替控告局接收各种控告”。工农检察部为将苏维埃政府建设成为“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纪念馆还有许多检察文物,从泛黄的“代英县裁判部检察院谢恩光二审案件的卷宗”,到仍然残留红色印泥的“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总务处木印章”,都是检察开端的生动见证。2024年3月,纪念馆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传承好红色检察的“”和“

瑞金市检察院检察官来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参观学习。

“追寻人民民主法治源头,研究和宣传苏区法制建设的光辉历史、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推进新时代法治建设伟大事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人民检察博物馆馆长闵钐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表示,知所从来,明所将往,苏区工农民主政权的检察探索,为抗日民主政权和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检察制度以及新中国检察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历史经验,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成熟定型,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营养剂”。传承红色基因,保护和宣传好这段法制建设历史,是新时代赋予“共和国摇篮”的使命。

瑞金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周文向《方圆》记者表示:“作为瑞金的检察人,我们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传承人民检察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赓续人民检察为人民的红色血脉,传承好红色检察的‘根’和‘魂’。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用心用情办好检察为民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更多内容请关注《方圆》10月上期)

本文杂志原标题:《探寻人民检察开端》



延伸阅读

90年前,长征从这里出发

他毫不犹豫地将8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无一人生还

检察力量如何守护“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编辑丨肖玲燕 王丽  设计丨刘岩
首席记者丨刘亚
图、视频拍摄、视频制作丨张哲

往期精彩





点击图片
购买《方圆》杂志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

方圆
《方圆》杂志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检察日报社主办的法治新闻期刊,创刊于1993年。杂志以“方正法度,圆融情理”为办刊宗旨,以法治为观察视角,密切关注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人物、观点、事件,努力开拓新闻视野,传播法治新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