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天津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正月初五,在天津大小店铺开张、迎财接元宝的时候,大美西藏、青海这一天却有一番不同的民俗景象……
正月初五17:00-18:00播出的《一起天津》节目新春特别策划《巳巳如意中国年,声声不息津沽谈》,主持人黑丹和天津西藏商会、天津青海商会、天津艺术品流通协会三位会长一起畅聊“大美”中国年。
天津市西藏商会会长 董明振
天津市青海商会会长 魏杰
天津艺术品流通协会会长 张耀升
《一起天津》节目嘉宾推荐官李巍说:
天津作为中国的经济重镇之一,拥有众多的商会组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天津市依法登记的商会数量有200多家,包括异地商会、行业商会等等,数万会员构成了天津商业的璀璨版图。春节期间大家休假,却是商户们最为忙碌的时候,可以说是商业支撑了大家过年的氛围。今天,正月初五,在天津是商户“开市”的日子,我们的春节特别节目,要特别把他们从幕后邀请到台前,大家这个春节都是怎么过的……这其中有文化的交流、有建设天津的新打算,更有大家投资兴业的好视角,我非常期待本期节目的精彩对话!
节目音频回放
以下为本期节目访谈实录
黑丹:
在天津,初五是商家们开张纳客的日子,所以很自然的也就被认为是迎财神的时候(虽然很多商家,尤其是文化、服务、旅游行业的朋友可能整个正月都没休息过)。有这么一个说法——老百姓都喜欢拜财神,讨个好彩头。赵公明是道教神话中重要财神,其形象在明代《封神演义》中被固定,被姜子牙封为 “招宝天尊”,民间视其为财神之首。而正月初五传为赵公明生日,所以在这一天接财神求财运。藏历与农历的日期不完全相同,今年的藏历新年是2025 年1月29日(乙巳蛇年正月初一),西藏的朋友们过节有哪些风俗?
藏族的新年载歌载舞
董明振:
西藏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但现在春节在藏历年这一天显得就格外的热闹,因为藏族人天生的会唱歌、会跳舞,咱有句话说——“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所以藏族人在传统节日里边,一定会把最好的服饰穿在身上,要把祖辈传下来的最名贵的藏饰戴在身上、头上,表示这个节日的隆重。三五成群的家庭都会聚到一起,跳各种比如说锅庄舞、藏戏、甚至赛马,也有个别的也会去摔跤,还有大口喝酒、吃牛羊肉烧烤等等,这些使得新年特别热闹。
魏杰:
正月初五“破五”习俗这一点的话,青海跟全国的很多省市基本上是一样的。青海初五还要彻底的做大扫除。青海从除夕晚上起,基本上就不做什么卫生,吃的东西、比方说瓜子皮,都撒满地上,我们叫碎碎平安。所以说从初一到初四,基本上不做太多打扫,到了初五我们叫“破五”、做彻底的大扫除,象征着送走贫穷跟晦气、迎来我们美好的幸福。
青海说初五这天可能跟其他省市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这一天在青海的民间称为“五福日”,在这一天的话,我们很多家庭都会吃一种叫“搅团”的特色美食,拿面粉放上调料,一边搅一边吃,象征团圆、幸福。
这一天的话我们也“破五”——商家也重新开业。初五以后我们就有社火的表演,有一个人是专门装扮成财神,手里拿着花生、瓜子、核桃、大大小小的红包……周围的人就等着他散发“财”气、迎财神接财运。
黑丹:
张会长,咱们艺术品流通协会,文化创意产业范畴的朋友们,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讨好彩头的创意?
张耀升:
我是天津土生土长的本地孩子。春节这几天我们组织我们协会的一些个书画名家参与到街道社区组织的新年迎春纳福的活动当中,为居民送去了美好的祝福。
津藏产业园在两地分别建成,
促进津藏商贸往来
董明振:
天津市西藏商会其实由来已久,如果说按照时间追溯的话,今年是第三十年。30年前,天津由国家组织援藏动员的时候取的名字叫天津市援藏人员联谊会。一直到2018年的时候,我们才把援藏人员联谊会改制成为天津市西藏商会。商会到今天为止,一共有参与援藏的人员大概是6000多人都是我们的会员。会员企业相对是比较少,尤其前期的二十年几乎是没有,到后边这十年逐步的开放,我们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把很多的天津的企业引到西藏去,然后西藏的很多同胞走出来、到天津这边来注册公司。我们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会员企业65家,在天津的发展质量还是不错的,以生物医药、文旅产业、清洁能源等,主要是以流通为主的企业。2018、2019年两地都在建津藏产业园,在西藏第二大经济开发区里,我们成立了天津产业园。所以去年我们又在天津筹备成立西藏的产业园,取名就叫津藏产业园,至此,两地的产业园都已经落成。现在乡村振兴,边疆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且环保类的还有包括一些民计民生类的项目就非常多,所以我们从2025年开始,可能每个月都会搞相应的商旅活动。
会长,是如何“炼”成的?
黑丹:
魏会长是在天津大学毕业的?
魏杰:
对,我是1988年来的天津求学,在天津大学学计算机,算算37年了。我们那时候还是国家管毕业分配的,我毕业后分到了天津钢厂,工作了一年后,我辞职去了一家合资企业,在这家合资企业工作了三年,到1996年,我又辞职开始自己创业。因为我学的是计算机,所以从在鞍山道攒电脑、卖服务组器、组建网络、编写程序开始,2010年左右又做了互联网应用,现在是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种应用,我们一直是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我们企业的方向和我们的服务的内容。成立商会,首先是对青海的家乡的情怀,我们在天津的青海人比较少,我们更愿意担负津青两地的经济交流往来。
天津市青海商会和天津市西藏商会联系紧密,我们叫青藏联盟,两家商会办公都在同一个地方。天津市青海商会成立于2016年12月,现在是第二届的第二年。目前会员企业50多家,涉及餐饮、文旅、特产商贸及教育服务、咨询管理、IT信息、制造业等领域。
董明振:
我祖籍四川,是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之后,跟随女友来到天津,后来做了天津姑爷。在天津扎根首先去了一家医药企业工作,六年后自己创业开了中医门诊,后来开了药店,把医药结合起来,把藏药引进天津。也因为这个契机,红光中学的党委书记找到我说,天津终于有了西藏的企业和西藏产业的窗口,于是把我吸纳进援藏人员联谊会的秘书处,做专职秘书,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这一工作就是将近10年,与援藏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包括领导们的信任,所以在2018年改制成为天津市西藏商会的时候,我就当了法人和会长,领导给我定义的就叫产业帮扶。看似是在无偿奉献,但在加入援藏联谊会以后,在秘书处工作这几年,我们走遍了所有的药厂,也通过联谊会的各种关系,联系到各个藏药厂资源,我认为实际上我的收获比拿报酬还要多得多。
黑丹:
两会会长都讲了自己的故事,张会长呢,是什么契机成为天津市艺术品流通协会会长的?能不能让大家更多了解协会?
张耀升:
天津市艺术品流通协会2019年成立,是天津市工商联、天津市民政局共同领导下的社会组织,是由天津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文化艺术品的创作者、经营者、爱好者、收藏者共同组成的一个商会组织。我比较喜欢珠宝玉石,天津大学毕业后,深造又学了珠宝鉴定,考了国家注册的高级珠宝鉴定师,一边创业做生意、一边学习深造、结识一些天津市知名的珠宝和文物鉴定专家,我们一起发起成立了这个商会组织,承蒙各位师长对我的关爱,大家推举我当协会的会长。
黑丹:
我们说大美中国,除了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还有就是文化上的形态万千,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请张会长说一说,今年咱们打算哪些像观赏性高的文化会展吗?这些年天津的文化流通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文化艺术品在装点我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有没有可能成为我们投资的一部分?
张耀升: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见证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当前天津又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断涌现的新的消费业态、新的场景,让天津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这也为天津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说明天津消费环境在日益优化,城市消费动能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现在随着90后、00后成为年轻收藏家,新一代的消费者开始重新定义艺术品收藏的含义,这些年轻的藏家不仅关注艺术品的美学价值,更关注艺术品的文化背景,社会意义以及与个人生活方式的契合度。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线平台等途径,获取艺术品的相关信息,参与到艺术品的购买和投资中,因此年轻人的崛起也为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更加多元和开放的视野。
另外年轻一代的收藏家,他的投资风格也更加的多样化,他们不仅关注传统艺术品,还特别青媚,当代艺术、数字艺术等新兴艺术形式,艺术品的投资也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而是走向更开放,跨越到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当中。所以说这个收藏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它有投资的价值,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精神方面的需求,会满足自己的很多也是说明我们的文化的内核的一个提升。
黑丹:
这些年在天津,感受到天津怎样的变化?请用一个关键词形容。
董明振:
津藏两地发展,用一个词形容,叫日新月异。这几年随着进藏的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旅游的人,我们在搞商旅行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进藏旅游带动进藏投资,西藏是所有人去完一次以后还想去第二次的地方。西藏文旅火爆,让西藏整个人文环境,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文化交流上,让我们西藏的没有走出来的同胞有机会都来天津看看,共同见证两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觉得未来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对西藏来讲,国家政策,包括乡村振兴,西藏地区应当是更受益的。
黑丹:
我从小初中就在红光中学,有很多西藏的同学们。那时候我记得有一部电影叫《红河谷》特别火,学校组织大伙一块去看,我是跟着西藏的同学们去学的那首歌,西藏的同学是用拼音给我标的发音,这首歌我至今还会唱,为我在儿时就种下了一个种子,一定要去西藏看看。当然,大美青海也是我们心驰神往的,魏会长您会用哪个关键词呢?
魏杰:
我们的会旗就是“大美青海,活力天津”,这些年因为我一直就在天津,那么从我自身的行业的角度上来说,天津的变化用一个词来说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挑战与机遇共存”。天津从辉煌历史走到现在不断地探索转型升级,结合我们 IT行业,或者说高新技术产业,天津原来的传统行业居多,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如何布局、产业如何能更加平衡,都是我们要思考和关注的。留住人才,利用地理优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同建设好天津。
张耀升:
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对天津的变化感受是:越来越美,越来越好。越来越美是我们可以直观看到的,今年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璀璨的夜景,期待全国的好朋友们来我们天津做客。
新年新蓝图,或许你会实现进藏吸氧自由
黑丹: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了,各自商会新的一年有哪些打算?
董明振:
2025年真是有非常宏伟的计划和目标愿望,因为我们筹备了一年多的时间,一直想把文旅产业商旅行发展起来,但是大家去西藏的唯一的恐惧心理就是害怕缺氧。
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2024年的5月份,我们就开始筹备在西藏70个县,每个县都准备建设制氧站,也叫制氧中心。恰恰在2024年的5月18日,西藏自治区又发了相应的文件,给在藏的人员都可以给高原氧气补贴,所以我们来建氧气站的目的就是一个是实现全民供氧、弥漫式供氧;还有一块是我们实现旅途供氧,包括我们随身供氧,我们有一个制氧机,大概有一公斤重,充一次电,能够制氧6个小时就背在身上就可以,这叫随身供氧;还有一个叫车载供氧,就自驾进西藏的,从我们318、317的入口就能够去租氧气机,然后回来的时候再还回来,这叫车载供氧。
我们一直想如果把缺氧的问题解决了,西藏的旅游产业一定会快速发展起来,所以我们今年已经实现了丁青县的第一个氧气站的建设,总投资大概3000多万,是我们天津的城投出资,然后联合的是上海的企业,这两方的资源都是我们商会在中间给撮合成的。
现在计划是2025年,在西藏要率先完成20个县城的供氧,特别是这次地震后,灾后重建我们要把制氧的项目和弥漫式供氧的项目从设计的初期就加入进来,所以我想这是我们2025年最大的一件事情,也是推动西藏旅游的一个非常好的助力器,这是我们应当在未来三年到五年可能实现这个商会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
魏杰:
2025年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年,从我们说商会的发展上来说,我们第一届经历了我们的生存阶段,然后我们现在是第二届最关键的中期,商会定义的目标就是发展,我们2025年从我们青海省工商联有一个叫“青品出青”,就是青海的商品走出青海,青商助青,就是我们所有异地青海的商人或企业家如何去帮助青海家乡,让青海的产品出青海,然后再慢慢走向世界。
我们2025年在天津要通过商会的集体力量,在天津建立一个青海会客厅,基本上初步选完了,就在华苑这边,是一个独栋的小楼,那么将我们青海的这种文化、文旅特产特色统一展览起来,天津人民就不用再非得跑到青海那么远,在天津就能买到我们青海的特产,同时通过我们数字化的手段,展现青海的文化、青海的旅游。
张耀升:
艺术品它分类虽然很多,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文化上,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嘱托所指就是我们行动所向。2025年我们将继续做好我们文化艺术类的展览展示活动,把我们文化讲座品牌做实做深做细,今年我们再尝试着做一些大型的鉴宝活动。
黑丹:
节目的最后我们还是要和我们可爱的听众朋友、网友朋友送上我们的节日祝福。
董明振:
西藏是一个净化心灵的地方,也是一个圆梦的地方。希望各位网友听众朋友能够在蛇年到西藏去圆梦,祝大家在蛇年大吉、扎西德嘞。
魏杰:
大美青海,欢迎咱们天津的听众朋友和网友朋友去我们青海旅游,同时也希望我们2025年大家生活幸福,事业步步高升、梦有所成。
张耀升:
借初五迎财神的日子,祝广大网友万事如意,大发财源。
黑丹:
再一次感谢我们三位嘉宾做客我们的一起天津节目,我们今天的主题一直都在谈美,无论是天津还是西藏、青海,都是各美其美,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我们也要美美与共,这才是我们大美中国的核心意义所在。节目的最后也祝福我们的三位嘉宾和我们可爱的听众朋友,要祝大家2025年,蛇年,所求皆如愿、所行皆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