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中的错字别字要不得
任志刚
日前,笔者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一小区大门口,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山欢水笑普大乐”,“普大乐”一词令人费解,联系下联“龙去蛇来遍地春”来看,“天”对“地”,原来是“普天乐”误作“普大乐”了。
还有一次,笔者途经市直某单位大门口西侧商店,发现对联明显贴反。横批自左到右念,上联居左下联居右,这是常识。而且,上联中“姣龙归海济苍生”,“姣龙”应为“蛟龙”,是明显的错别字。
春联中,繁体字经常出现,但用时一定要严谨,必须写正确,写错了就读不通,闹笑话了。有一次笔者看到一沿街门店春联里写“黄河颂歌传天下”,将“传”的繁体“傳”,写成了“傅”,看起来相似却是一个错别字。
三门峡是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许许多多内容、书法俱佳的春联让人赏心悦目,而个别春联中的错别字,则让明珠蒙尘。一个小区,一家商店,一个单位,一个家庭,贴春联展示新年新气象,也代表着自身形象,春联中出现错别字,显得不严谨也不应该。
“文明提醒”不妨多一些
王梦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博物馆可以说是最热门的文化场所之一,而伴随着“博物馆热”,一些不文明参观现象也偶有发生。比如,参观高峰期,兴奋的孩子们奔跑追逐;一些游客带着专业三脚架自拍杆边拍边看,影响参观秩序……有些时候,不文明并非故意为之,可能源于不自知。
良规是善治的前提。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就多次在发布公告时明确“参观须知”,从入馆、观展到活动,相关规定较为细致,也很有针对性。比如,“酗酒者、衣冠不整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且无监护人陪同者、携带宠物者、携带易燃易爆、酒类液体及危险品者谢绝入馆”“专业三脚架自拍杆、专业灯光、大中型拍摄器材等物品禁止入馆”“请勿在馆内饮食、奔跑、追逐、打闹、攀爬、躺卧,大声喧哗”……虽然文明不是天生的,也难以速成,但事先告知相关规定,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参观秩序,确保文物安全、观众安全、场馆安全的同时,也能避免很多误会和尴尬,值得肯定和践行。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给人留下懂礼貌、守秩序、讲文明的印象。不管是在博物馆还是在其他公共场所,以文明提醒替代事后批评,都不失为更好的推动力。尤其是在媒介丰富多样的今天,“提醒”更加简单易行,各部门、机构、场馆不妨多多推出精准的“文明指南”,公共场所多张贴“温馨提示”;个人也可以在社交圈里相互交流“文明攻略”……当“文明”变得具体实用,大家也能一看即会。
责编:蔡仲鸣
合作热线:18639836009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微信推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