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民生关切 “加码”群众幸福
全媒体记者 张静怡
编者按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接续奋斗,砥砺前行。2024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一年,我们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一年,我们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2024年也是换届以来人大履职的第二年,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中心大局、彰显人大担当,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三门峡实践,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了一份尽职尽责的履职答卷。
为迎接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召开,本报今日起推出“喜迎两会 亮点工作巡礼”系列报道,展现人大履职成效和特色亮点工作,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门峡实践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以赴用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和办实事、解难题的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书写新时代高质量民生答卷、绘就现代化三门峡幸福底色贡献人大力量。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全市老旧小区改造2.5万余户,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10所,建成老年人助餐服务场所201个,改建农村公路158.8公里……
回眸过去一年,一个个热切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幸福成果”的背后,是民生实事工作的深思与创新。
去年起,市、县、乡三级人大同步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面构建“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的为民办事新模式,把“政府能够做”与“群众期盼做”有机结合,实现“群众自下而上反馈民意”和“政府自上而下落地项目”双向联动,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民生实事寄托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票决则实现了民意民选。
市人大常委会紧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经公开征集、重点遴选、代表票决等程序,共产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教育基础设施完善、扩大城区供暖覆盖面等民生实事项目12件。
项目实施期间,市政府统筹协调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市人大常委会全程跟踪监督,12件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经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测评平均满意率为86.5%。
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盼,市人大常委会和各级各部门用心答好“民生答卷”,推动民生实事工程建设成为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进一步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聚焦社会热点
提升养老服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当前,解决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日益迫切。市人大常委会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为主题,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市、县联动同步开展监督。
在贯穿全年的监督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听取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多种监督方式,融合抽查暗访、代表调查、问卷调查、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听取部门汇报等具体监督措施,首次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并集中交办,建立问题整改月报制度,进行跟踪监督问效,督促市、县政府进一步完善优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年来,市、县两级人大共实地察看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69家,走访老人1000余人,召开座谈会26次,现场反馈问题84项、提出改进建议114条……
推动出台完善养老政策制度文件18个,投入国债资金1.2亿元新建医养结合项目5个、1122个老旧小区完成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新增1900余人。
养老服务供给、健康支撑、产业发展等步伐不断加快,养老机构运营资金支持、服务监管、医养结合资源下沉等多项问题逐步解决,全市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持续加强监督
回应群众关切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民生监督,始终是人大监督的重点。
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加强社会民生领域监督,积极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促进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解决主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入学难”,到聚焦民办教育发展,再到监督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关注义务教育发展,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同步开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河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执法检查,推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388万元用于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构建校际协作、共同发展机制,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物业管理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感。市人大常委会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物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对城市物业管理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督促政府职能部门以“红色物业”创建为抓手,强化对物业行业的监管力度,切实提高全市物业管理水平。
同时,开展全市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情况专题调研,对医保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基金监管效能亟待提升、基金使用责任有待规范等问题及时反馈有关部门整改落实,促进守好用好群众“救命钱”。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围绕中心大局,补齐民生短板,推动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公共服务更加健全。
打好“组合拳”
守护绿水青山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心民意所向,也是人大职责所系。
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好监督“组合拳”,奋力书写绿色答卷。
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并结合审议情况,对政府9个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法检两院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持续跟踪问效,确保专题询问成果转化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际成效,让三门峡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对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等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对市水利局开展工作评议,督促贯彻好“四水四定”原则,持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听取和审议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狠抓污染防治;高质量办理好人大代表所提出的生态环保方面的相关意见建议,助力夯实三门峡生态环境“绿色基底”,让“绿色发展”成为“民生红利”。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民生加码,才能为幸福加分。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踏上新征程,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把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放在心上,把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用心用情用力把民生愿景绘制成幸福实景。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ID:smxrbweixin)”。
责编:蔡仲鸣
合作热线:18639836009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微信推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