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晋升教授后,我不报课题,不报奖,也不发论文”
文摘
2025-02-07 23:59
北京
注:易中天(1947年-),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调到厦大。易中天回忆说,到厦大的第一场讲座是在1993年厦大校庆72周年时举办的,题目是《艺术起源》。当时听众只有5人,听了一会儿,走了两个,剩下3个。
易中天的出名源于凤凰卫视看到他写的一本书,被邀请到凤凰卫视开讲,因此引起央视注意。这本书是易中天到了厦大后出版。2010年,厦大老书记、老校长陈传鸿去世后,易中天在博客中报料说, 2001年,自己买房缺钱,时任厦大校长的陈传鸿自掏腰包无息借给他几万元,当时易中天还是厦大一名普通老师。
关于课题,易中天说,
我在厦大完成额定工作量和晋升教授后,不报课题,不报奖,不发论文
。
本文为南方人物周刊记者丁果对于易中天的一次采访。
记者:
在社会转型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也好,其他人也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治世学说,受到礼遇和采用,则留下;稍不对劲,就拔腿走路。为什么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有这样一种雅量?因为如果你拔腿走路,就会有一个问题--非为我所用的人,必为敌所用,理应要干掉,这是简单的逻辑。但为什么他们有这个雅量?
易中天
:
因为他们是贵族,这点非常重要。从春秋到战国中期,各国的统治者至少还是贵族。
真正的贵族,最重要的还不是身份、血统,还要有贵族的精神、贵族的气派。雅量就是贵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否则他就不配当一个贵族。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当时社会的变革,就是由邦国制度变成帝国制度。有能的君主要来当这个兼并天下的人,无能的君主要守住自己的国家不被人家给吃了。君王们清楚地知道,靠他们个人的能力,是做不到的,兼并不成,守成也难,必须依靠人才。这些人才就是“士”,所以形成养士之风。当时战国四君子,齐有孟尝,楚有春申,赵有平原,魏有信陵,每人养士三千。即使白吃白喝,也没有关系,他们要显示的就是招纳天下贤士的雅量。
如果谋生排在了第一位,怎么可能出思想家呢?
记者:
如果在邦国时代,贵族精神的形成或者说“士”的形成,是依赖世袭制的,这种世袭在今天社会的氛围里面是很难了,尤其是在中国的土壤里。是不是帝国制度本身,就是扼杀“士”的贵族精神的罪魁祸首?其次,在今天的时代,也就是在大一统的时代,这种“士”的贵族精神有没有可能恢复?
易中天:
首先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帝国是不是扼杀士的贵族精神的罪魁祸首?我同意。是的。首先就是因为在帝国时代,世袭制改为任命制,贵族没有铁饭碗了。要知道在春秋的时候,“士”没有世袭的领地,但有世袭的职务,叫“世职”。有世职的就有世田,即没有领地但有土地,可以吃固定的税赋,在经济上衣食无忧。衣食无忧就可以思考问题,他不用谋生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退一万步,即便没有世职、世田的这些“士”,他变成“毛”了,他还有很多的“皮”(各国君主)可以依附,他有自由选择,而且“皮”还不敢怠慢他。那么他也可以有自由的思想。
记者:
到帝国时代以后,这个条件都不存在了。
易中天:
不存在了。
到科举制度以后,做官成了一个谋生手段、职业了,这个就很槽糕。如果谋生排在了第一位,思想和学问沦为敲门砖,那怎么可能出思想家呢?
记者:
为五斗米折腰,所以假思想、假道学、假学问就盛行了。
易中天:
回答第二个问题,战国时期,虽然“毛”并不太多,但皮有很多。而且“皮”要来抢这个“毛”。到了帝国时代,“皮”只有一张,“毛”很多,有的是“毛”来依附我,我为什么要对你客客气气呢!所以帝国时代对士人、读书人的态度越来越坏。
秦汉、哪怕到三国的时候,还能够礼贤下士,东汉末年可能是最后的好时光,才有《三国演义》写出来被所有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那种遗风到科举制度以后就没了。所有的读书人都不再有独立人格。你是我的考生,你乖乖来考试,考不上你就没有了。结果是什么呢!是宋代以前的宰相上朝时是可以坐下来的,在秦汉叫“三公坐而论道”。宋以后是站着了。到了明代朱元璋这一朝,是脱了裤子出去打屁股的,可谓斯文扫地了。
知识分子最好能争取经济独立
记者:
我们今天不是帝国,但谁也不否认我们是大一统的国家,我们也不再期待中国分成六七块,变成邦国,来重现春秋这个时代的机制氛围,重现百家学说争鸣。那么,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那一段历史的辉煌在今天有没有重现的可能性?如果要重现,条件在哪里?那个条件是否在于现代的“士大夫”,即知识分子本身?
易中天:
从逻辑上讲,帝国时代和邦国时代的共同特点是政权天授、君权天授(因为中国没有上帝,因而不是神授,是天授)。而民国、共和国,至少在理论上讲是民授,纳税人说了算。我们现在必须反复强调政府是由纳税人供养的。
有了这个观念以后,我们可以做到第二步,就是学术机构的完全自治。贺卫方先生有个观点,就是大学应该是“学者共和国”,这是对的,大学就应该是自治的共和国。西方比如美国,好大学是私立大学,政府本来就没资格管,也没钱管。西方捐资办学的机构也都有一个很好的共识,就是我是出钱的,事我是不能管的,董事会任命的校长,学校怎么治,让校长去治,学生或教师不满意可以弹劾罢免校长,中国还没有这套机制。中国教育当局提出大学去行政化,如果真能实现的话,应该说还有一线希望。国家要建立这么一个观念:给这个学校行政拨款,拨教育经费,这是纳税人的要求,纳税人要求钱这么花。
第二条就是,政府拨的钱要交给大学自己去用,不能再管。
第三条就是,对每个知识分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自己保持独立。知识分子应该建立一个观念:我在大学里面领一份工资,或我在研究所里领一份工资,不是谁的恩赐,是我的劳动所得。这个钱不是当局给我的,是纳税人给的。中国大部分人,仍然没有这个观念。
记者:
中国连顶尖的知识分子都没有这个观念,我们要提倡这个观念,权为民所赋,知识分子的独立基础,正在于此,纳税人的概念,在西方是最普遍的常识。回到帝国时代,统治者没有需要了,自然就冷落了“士大夫”。
易中天:
岂止是冷落,是要割小弟弟的,司马迁的小弟弟不就被割掉了。自从汉武帝割了司马迁的小弟弟之后,士大夫知识分子的精神小弟弟也就被割掉了。
记者:
把话题回到诸子百家,在当年的学术争鸣中,个人和体制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平衡?
易中天:
我知道你更想从制度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制度问题,老实说我无能为力。我更多的想谈个人。刚才讲,我领这个工资,或者我拿这个课题,这不是谁的恩赐,这是我的劳动所得,我理直气壮地拿。如果硬要感谢,我感谢纳税人,我对纳税人负责,我不对直接给我钱的机构负责。你能不能建立这个观念?作为个人,能不能守住一个底线?就是绝不奉承、绝不说违心的话。
我不要求知识分子充当社会的良知与良心,为国计民生奔走相告,帮民工讨工资,这不是知识分子干的活。说老实话,做知识分子的底线,只要能做到不昧着良心说话,不摇尾巴行不行?你至少可以不说话,不要有关方面拿出个什么东西来,你就一片欢呼,然后就引经据典地证明决策是多么英明伟大正确。
记者:
谁都知道,知识分子要有骨气,要有节气,但在经济不独立的前提下,谈什么骨气?恐怕连保持沉默的权利都会放弃。
易中天:
这是我要谈的第三点,
知识分子最好能争取经济独立。
李泽厚跟我讲到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学者被收买的问题。我说你不能要求别人都像你这样道德高尚,不为五斗米折腰,我主张的是即使你要收买,你也买不起。我现在就可以拒绝20万出场费的一堂课,我不缺钱。
记者:
社会转型的时候比较容易出思想,但中国不可能再现过去春秋战国的历史,如何能让中国学术思想独立、士大夫知识分子精神光大起来,除了回归宪法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路?
易中天
: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现在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春秋时代面临中国向何处去,现在也面临中国向何处去,所以才有你这一问。但春秋战国没任何可供参考的模式道路榜样,只能大家来讨论。现在则不同,有诸多模式可供参考。
我赞成李泽厚先生的观点,中国不是向何处去,而是不向何处去,那么把所有不(NO)都弄清楚了,余下的可能正是出路。一点点去做,自然会水到渠成。
记者:
跟你聊天,觉得你从根底上,还是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悲观的,不是吗?
易中天
:
我不否认,说我悲观是有道理的,我真的对中国知识界极其悲观,他们都已经形成本能了。你就做一个实验,来开一群什么什么人文社会科学大会,来一个领导,你去看一看他们的脸上,有几个人不露出谄媚的笑。我不要求别人怎样,但我自己坚持该说什么,该不说什么。其实,只要有一个人坚持,就会有十个人坚持。有十个人坚持,就会有一百个人坚持。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因为很多人都说,“唉,坚持有什么用呢”,他不坚持,结果是大家都不坚持。
学术课程
——助力学术成长
点击图片-(
长按
)识别二维码-前往小程序-购买课程
普刊论文
文献阅读
高职核心
国社科申报
国社科评审经验
SSCI
实证论文
文献综述
核心论文框架
传播研究方法
来源:必记本;图片来自于网络
更多
学术
讲座、学术辅导、论文干货、写作技巧
敬请关注
“学术进修课堂”
公众号
“
设个星标
”
▼
学术进修课堂
聚焦学术提升,赋能科研成长。小助手V:xsjxkt001
最新文章
我问DeepSeek:未来,高校老师会失业吗?
我想辞职大学老师,DeepSeek这样对我说,泪目了!
开学季科研大放送!论文写作+课题申报+审稿优惠,一站式助力学术腾飞!
评职称,提高这类教师比例!
教师申报课题必看!如何写出让评审专家“一见倾心”的课题本子?
本科学报,不收版面费,良心期刊,审稿挺快
没有课题发不了C刊,没有C刊做前期成果中不了课题,这该死的循环!
“晋升教授后,我不报课题,不报奖,也不发论文”
“我也想发核心!”——高职教师的核心期刊之痛,谁来解?
硕博必看 | 研究生不语,只是一味的共鸣!
25年考博 | 西北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本科学报,不收版面费, 在读硕士一作可发
年仅48岁!春节休假期间突遭意外,李锋博士不幸离世
C刊“僧多粥少”愈演愈烈
官宣!硕士学历停发奖学金和生活补贴!
经管人天塌了!DeepSeek锐评所有英文经济学TOP刊
核心期刊2025选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领导科学》《学术交流》
C刊北核,在读博士独作可发
1篇C刊有机会享100万安家费...博士,清北复交、国科大都来了
DeepSeek横空出世,已成为许多硕博生的赛博新导师!
2025版SCD期刊目录已更新!
春节假期赶进度的硕博生,这个假:如放!
2025年申报课题的建议收藏:课题申报书中常用的研究思路图
C刊北核,总体说来,专家很严谨也很耐心
研究发现:年龄越大、地位越高、论文产出越多
朱国华:反思“文科消亡论”: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文科教育?
25年申报教育部课题,这份申报攻略请收下!
郑州大学公布2025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拟招600余名!
上海财经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发布!
本科学报,在读硕士独作可发,该期刊编辑不错,交流很好
2025新春快乐!祝您蛇舞虺虺(huī),前程螣螣téng,生活蠖蠖huò,事业蟠蟠pán!
首师大教授:学术泡沫的四种形式
都博6了让退学?也太6了???
课题申报 | 2024年度西部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及指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目录
C刊北核,不收版面费,在读博士独作可发!
辞旧迎新,除夕快乐!
如何向导师发送新年祝福?
无工作+无对象+无文章+天坑专业+没钱+岁数大的硕博生过年生存指南
计划通!春节期间想要弯道超车非常简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选题指南
北核,不收版面费,在读博士独作可发!
2025,所有讲师和副教授,安家费取消!
牛!98年C9教授、博导走红!
第十二届研究生“文澜论坛”征稿启事
2025征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
12本CSSCI及北大核心期刊2025年重点选题汇总
C刊北核,不收版面费,流程正规,编辑部效率较高!
一篇C刊就这么水灵灵地出来了——“TikTok难民”现象透视:用户一平台的情感驱动与游戏实践
高校教师吐槽:年末课时费都发不下来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