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巍岙
图|杜广磊
技术虽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但一直与美相伴,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即使在最早期的器物中也有美的展现。早在史前时期,古人类尝试通过敲击石块制作石器开始,技术的萌芽逐渐产生。早在 6000 年前的红山文化玉器上便出现了龙的形象。新石器时代,象征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花纹出现在彩陶上。至夏商周,青铜器不仅是身份等级地位的代表,人们还赋予它繁复的纹饰、多样的造型与精湛的书法,发展出了灿烂的青铜艺术。
当人们将精神与情感寄托于物,艺术悄然诞生。它同技术一样脱胎于现实世界,受到制度、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当技术成为一种视角,人们发挥想象力,欣赏艺术时,不同的社会文化、经济、风俗、审美与信仰便在潜移默化中厚植于观者内心。新开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推出“技与美”专题展,分五色中华、锋毫辉映、舞影曲落、炉中余香 4 个部分,共展出文物 300 余件。我们可以从中感受中式美学的技与美。
01
遗彩寻踪
色彩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在文字出现以前,色彩与图案便是古人感知与表达的主要媒介。先民曾将红色的赤铁矿粉磨成粉末撒在尸骨之上,形成了早期的仪式;也曾利用矿物制作颜料,诞生了彩陶与壁画。先秦至两汉,中华色彩结合阴阳五行思想,形成了具有东方意蕴的色彩系统。
《考工记》记载:“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赤、黄、白、黑”构成了“五正色”,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五种由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又构成“五间色”。人们以正色为尊,间色为卑,比如在服饰方面,正色用于礼服之色,而间色则用于便服或平民服色。
秦汉时期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典籍、遗址与文物一窥色彩。《西京杂记》记载:“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可知宫中庭院地面常涂以丹朱,殿中地面则髹黑漆。由于汉代瓦已经开始普遍使用,建筑屋顶因常铺瓦当而呈灰黑色。内蒙古和林格尔发现的东汉壁画中,建筑构件的柱、枋、门、窗都施以朱红。河南洛阳南郊发现的东汉灵台遗址,建筑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墙壁上分别对应涂成青、白、红、黑四色,以符合四方四色之义。
秦咸阳宫遗址的墙坎上发现了大批壁画,通过截面和剖面观察,壁画可以分为草拌泥层、红烧土层、彩绘颜料层三层,运用了朱砂、石绿、石青等矿物颜料和蛤粉等动物颜料绘制图案。
四匹枣红骏马奋蹄奔驰于眼前,前后腿分开较大,象征奔跑的速度,马身平涂晕染兼施,有立体感,马嘴、马蹄均有剪影感,后面为单辕车,车轴清晰。此外,隐约可见方形车厢、黑色伞状盖,马旁的衬景可见淡朱砂色的道路和树木,表现了秦帝云游奔驰于林阴驰道的图景。
利用各种矿物颜料给器物着色的方法称为“矿物染”。经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代先民就已经使用矿物作为颜料来着色,但是方法很简单,一般用涂染的方法,即把矿石粉研磨细之后涂在器物或织物上形成条纹或图案,早期直接用水调和,后来随着胶结材料的使用,使矿物颜料能更牢固的粘附在物体表面。西汉时期工匠们主要使用的颜料有朱砂、铅丹、赭石、磷灰石、石青、白云母、紫色硫酸铜钡等,并掌握了使用两种以上颜料调制不同颜色和色调的方法。颜料的颗粒均匀细腻,附着力、覆盖力和着色力强,体现出精湛的工艺。
随着工匠对镶嵌、错金银、鎏金等工艺的熟练运用,金属赋予了器物别样的色彩。
错金银工艺是一种传统的青铜器装饰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镶嵌凹槽,然后将金银丝、条、片或金银汞剂(用金银与水银制作的金银泥)镶嵌到凹槽中,最后利用厝石、木炭加清水依次打磨器表,使其光滑平整,达到色彩鲜明,光泽亮丽的装饰效果。
鎏金是用金和水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成金汞剂,将其涂抹在器物的表面之后,再进行硝酸洗涤和高温蒸馏,水银挥发,金就会附着在器物的表面。
研磨的颜料细度有限,且入水易脱落,不能长久留存,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开始关注植物,并掌握植物染色技术并加以利用,植物染色被大量的运用在织物印染上。古代中国使用过的植物染料种类很多,如有蓝草、茜草、姜黄、五倍子、紫草等等。
02
笔墨烟云
秦汉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一方面,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采取了“书同文”的政策,以秦篆作为标准字体统一了文字。另一方面,秦汉时期汉字的隶变正式完成。隶变是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转变,此前篆书的线条多作为具体形象的构形轮廓,具有很强的象形性意味,很难从中提取出笔画。自此,篆书圆弧形的线条逐渐演变为隶书起始分明的点画,汉字彻底实现了笔画化,成为了一种受到群体认可的符号,这不仅加快了书写速度,促进了文字的流通,还在造字法上突破了象形的局限,推动了形声字的出现,为楷书、草书甚至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 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汉字隶化的原因十分复杂,首先,是书写材料的影响,秦汉之际,简牍成为了主要的书写材料,由于竹木为纵向纤维,书写上横向的圆转用笔涩而难行,于是转折时需要断笔后重新起笔,这样逐渐形成了方折的转笔,新的笔顺结构应运而生。其次,是书写工具的影响,毛笔的普遍使用使得文字的笔画有了粗细变化和提按顿挫变化,从而呈现出粗细不同,姿态多变的线条。最后,是书写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民众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在这种状况下,篆书的书写方式太过于繁杂,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书写上求简、求易、求速的趋势日益强烈,文字的变革成为大势所趋。
陶囷是秦汉时期墓葬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明器模型,其上常常用墨书写粮食的种类与容积。
这 10 件朱书陶罐出土于一座东汉晚期墓葬中,每个陶罐的肩部用朱砂书写 1-3 字不等,内容为其中所装粮食的种类,共计 20 字。字迹清晰,秀劲优美,结构匀整,是研究汉隶难得的实物资料。
东汉时期,隶书的发展在汉隶的基础上进行规范,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法度,隶书趋于规范端正,取左右分布之势,突出挑画和捺画,提按明显,用笔一波三折,形成规范的蚕头燕尾法度,字体形态由古隶的欹斜律动,转而端正平稳。
文物上的文字内容丰富,地名和吉祥用语最为常见。
从铜灯的造型来看,长柄略有弧度,平口、三足,可以通过长柄“端着”行走照明使用。铜灯上有铭文“长杨宫铜行灯一,重一斤十三两,神爵二年造”,从铭文来看,这件铜行灯是在西汉宣帝神爵二年錾刻,属于长杨宫一件工艺精细的铜制照明工具,重量为一斤十三两。
该鼎耳侧有铭文“雕阴”二字,与历史上著名的“雕阴之战”发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魏惠王时期,始筑西界长城拒秦,并筑雕阴城,以此为魏之上郡(今陕西省甘泉县寺沟河)重镇。雕阴之战,是决定秦魏两国命运的大战,秦国在此战中大获全胜,魏国失去了上郡等地,秦国则因此掌握了黄河天险,此战不仅重塑了当时的政治版图,也使得雕阴城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03
清歌妙舞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用于宗庙祭祀等正式场合的雅舞日益衰落,但随着新兴地主阶级享乐的需求,融合了舞蹈、音乐、说唱等多种民间艺术的杂舞开始兴盛起来。到了西汉之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飞跃,使得乐舞发展到了新的高峰。汉代音乐多采集于民间,具有很强的世俗性特点,其歌舞伎乐,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歌舞,以百戏的形式蓬勃发展起来。
这组乐舞俑出土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栗家村清理发掘的墓葬之中,墓中出土器物 220 余件(组),其中就包括了正在展出的这组“汉代乐队”。乐队成员共 12 人,2 名乐师分别敲击编钟、编磬,2 名负责吹奏和弹奏。另外还有歌者 4 人舞者 4 人。“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让我们得以窥探到墓主人生前钟鸣鼎食,宴乐歌舞的生活场景。
四位舞者表演的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长袖舞。这种舞蹈以挥舞长袖为最主要的特色,以手、袖、腰相互配合,将手臂的挥舞之轻灵、腰肢的舞动之柔韧,舞步的踏拍之力度完美统一,急缓相继,营造出一种飘逸、流动之美。《西京赋》中着重描写了天子观看乐舞表演的场景。舞伎在乐器的伴奏下缓缓地行进,瘦弱的身体似乎支撑不住华丽的衣裙。她们随着音乐像游龙一般辗转身体,变化出各种柔美的舞姿。乐曲突然加快了节奏,她们也在挥袖的同时腾空跃起,好似受惊的鹤群展翅纷飞。朱履有节奏地踏着盘鼓,长袖随着身体的摆动在风中摇曳生姿。舞中急缓相继,“起承转和”间无不透出力与美、轻柔与狂放的完美结合。
04
朱火青烟
我国的熏香之俗由来已久,熏香被广泛应用于熏衣熏被、宴饮娱乐、驱秽致洁等方面。先秦时期以燎烧兰、蕙、萧、桂、芷为主,秦汉时期沉、檀、乳、甲等香料自西域传入。随着熏香的发展,多种多样的用香器具也应运而生,其中最常见的是熏炉,他们见证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古人的精神图景。
博山炉是一种造型特殊的熏炉。炉盖高耸如山,顶部呈尖锥形模拟仙山景象(传说东海有“博山”仙境)。足座多为圆形,常在足座下再设贮水的圆盘,润气蒸香,象征东海。炉腹内焚香时,袅袅香烟从层层镂空的山形中散出,圆盘贮水则水汽蒸腾,宛如云雾盘绕的仙山。
这件熏炉青铜质地,通体鎏金,局部鎏银,从下而上可以分为底座、炉柄、炉身、炉盖四个部分。底座呈圈足状,上面镂雕两条蟠龙咬住炉柄。炉柄是竹节形,共分五节,上端呢围铸出了三条蟠龙,龙头向上承托起炉身。炉身上则浮雕了四条龙,整体造型充满张力,栩栩如生。整件熏炉装饰了九条龙,而且炉柄是呈五节竹节型,取“九五之尊”之意,是皇权的一种体现。炉盖为博山形,春秋时期,黄老之说盛行,人们认为博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就把博山加到器物的装饰中。这个博山形的炉盖透雕了层峦叠嶂的山峰,并用金银加以勾勒。当点燃熏香时,香烟就会从山峰上的小孔中溢出,袅袅升腾,宛如一座海上仙山。
这件熏炉的炉盖口沿处刻有一圈铭文“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圈足外侧也刻了一圈铭文“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这两段铭文中关于熏炉的制造者、重量和制造时间的表述不尽相同,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熏炉是一次制作多件,并且由内官和寺工共同负责制造,在装配时出现疏漏所致。
孙机先生曾讨论了不同类型香料的使用对于与熏香器具的影响,其中对树脂类香料传入与熏炉形制变化关系的讨论极具创新性。他提到,博山炉的形制恰好迎合了西域传入的树脂香料闷烧的需要,博山炉炉身更深,便于在下部盛炭火,树脂类香料放在炭火顶上,使之徐徐发烟;炉盖上镂空出稀疏小孔,便于香烟飘散;炉身下部进气孔缩窄或封闭,使下部通风不畅,炭火只保持阴燃的状态,正适合树脂类香料发烟的需要。这也正反映出古代“技与美”的完美结合。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技与美”展厅,分为五色中华、锋毫辉映、舞影曲落、炉中余香 4 个部分,共展出文物 300 余件。不同于利用大量文字进行标识解说的传统历史类展览,“技与美”展览的突出特色便是留白。因为不同的观者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对美的体验,所以展览尽可能地展示出每一件器物的细节,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观者的思辨与想象,让个体对于艺术的感知成为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前言部分所提到的“观众毋需凭借所谓专业知识,只需怀揣想象力,调动所有感官,来一场跨越千年的秦汉艺术与技术之旅”。
营业时间:除闭馆日外,每日 9:30-17:00 开放, 16:00 停止入馆。
每周二全天闭馆整修(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址: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兰池三路东段。
交通攻略:乘坐地铁 14 号线,在秦宫站或秦汉新城站下车,出站后步(骑)行导航前往秦汉馆南门。
参考文献
[1]郑颖. “技术美学”词源辨析兼论设计的跨学科性[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4, 2 (04): 25-28.
[2]胡宇.海德格尔技术与艺术关系之思[D].四川师范大学, 2019.
[3]郭超.浅析我国古代设计艺术与技术、文化的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 2018, (23): 32-33.
[4]刘乐乐.论汉代五色理论与墓葬颜色遗存的吊诡[J].齐鲁艺苑,2023,(04):46-52.
[5]周跃西.略论五色审美观在汉代的发展[J].中原文物,2003(05):73-78.
陆香,谭景屹.颜色词里的中国古代色彩文化[N].语言文字报,2021-10-20(003)
[6]吕英霞.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理念与文化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7]杨景龙.秦代咸阳宫建筑壁画彩绘颜料偏光显微分析[J].人类文化遗产保护,2009(00):140-142.
[8]江颖.中国古代染色材料和色彩命名[J].现代装饰(理论),2013(04):42+44.
[9]刘薇,吴娜,张鹏宇,王克青,杨琴,王力之,朱晓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制作工艺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4,(03):141-160+2.
[10]宋寒晓.秦汉简牍隶变的书法形态研究[D].南开大学,2018.
[11]刘莎莎.简论《西京赋》中的百戏乐舞[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02):25-28.
[12]张宇晓.汉画像中的长袖舞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08,1(02):133-154.
[13]孙机著.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08:358-364.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