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reuters)
文丨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刘远举
一
刺激、救济、福利、基建,都是财政出钱。
刺激的目的是让人有动力去工作,去投资。救济,要拯救一个人于困顿与危机之中。福利,某种程度上,是解决后顾之忧,拉平差距,最终让人舒适地“躺平”。基建,则是要为经济创造出更好的发展环境。
刺激、救济、福利、基建,都能制造出需求和岗位,以及相应的收入。看起来他们是并行不悖的。比如,财政发钱,救济穷人,能实现公平,又能制造出需求刺激经济。但在现实中未必如此,它们的作用不仅有差别,有些时候甚至是冲突的。
比如,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但这是基于他们总收入而言的。对额外得到的福利来说,则很可能不一样。穷人可能会把额外得到的钱存下来,而富一些人的更可能花掉。同样发1000块钱,月入1万的年轻人会很高兴,然后呼朋唤友花掉。但对一个月入3000元且不稳定的家庭而言,就更可能把这笔钱存下来,作为临时失业时之需。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本文由FT中文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