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子李某,毕业于某985高校化学专业,原本有着大好前程。然而,她却在男友“劝说”下,利用专业知识走上制售新型毒品“上头烟”的犯罪道路。近日,记者获悉,李某及其男友双双获刑。
李某,1994年出生,四川绵阳人,曾就读于985高校化学专业,毕业后还参与了研究项目。然而,在男友王某某的诱导下,她放弃了深造机会,转而开设了一家传媒公司,但最终失败并背上了巨额债务。此时,王某某提出了制作“上头烟”的计划,正是制作添加依托咪酯的电子烟弹,经过男朋友的劝说,明知依托咪酯危害的李某选择了铤而走险。
2023年9月6日,王某某被警方抓获,当晚,李某也在家中被捕。起初,李某不愿配合调查,直到得知男友落网后,她的心理防线才崩溃,交代了制售“上头烟”的全过程。警方发现,王某某其实一直在欺骗李某,他不仅已婚有子,还虚报原料价格,私吞了李某的钱财。
▲警方从嫌疑人家中搜出“上头烟”烟弹
2023年10月1日起,我国正式将依托咪酯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这意味着吸食、贩卖含有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行为构成毒品违法犯罪。
因李某所涉犯罪行为发生在2023年10月1日以前,今年4月法院审理宣判,李某及其男友王某某最终因犯妨害药品管理罪,分别获刑一年六个月和两年,并处罚金。警方介绍,该案还有部分犯罪嫌疑人没有提起公诉。
▲李某在家中被警方抓获
化学专业学生拉父母一起制毒贩毒
此前也发生过同类事件,常州一名化学专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制毒贩毒,还把整个家庭牵扯了进来:
陈丽是一名化学专业本科生,在明知合成大麻素是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的情况下,仍购买制毒原料并按配比加工成含有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成分的烟油,并利用喷雾瓶将烟油喷洒在所谓的“烟丝”上,通过网购平台将“烟丝”伪装成装饰画销售给吸毒人员。
“一方面是由于贩卖毒品带来的巨额利润的诱惑,一方面也源于父母对于子女不良的放任的‘关爱’,本案的其他两名被告人,均有收入较高较为稳定的工作,本来是应该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但是为了所谓的帮助女儿减轻家庭负担,最终锒铛入狱。”常州经开区人民法院刑庭员额法官王丽佳介绍。
经查,3人多次通过网店先后向5名吸毒人员贩卖“烟丝”共计295克,获得人民币共计4900元。案发后,公安机关从陈丽及其父母处扣押喷雾瓶、量杯、电子秤、疑似合成大麻素、顺丰快递单等物品。
法院审理认为,陈丽及其父母构成贩卖毒品罪,依法判处3人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至三年三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二万元至四万元不等。
化工专业学生制毒被判死刑
2020年,一名从辽宁省内一所化工大学化工专业毕业的学生娄某,将所学的知识全部用到了制造、贩卖毒品上,随着法槌的落下,该案主犯不到30岁的娄某因制造、贩卖、运输毒品,一审被依法判处死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时间回溯到2018年末,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突然向朝阳市警方传递一条重要涉毒线索:朝阳市一居民私人购买了专门生产化工产品的设备“反应釜”,具有重大制毒嫌疑。
“反应釜是大型化工厂和制药厂使用的设备,个人很少用到这个化工设备。”朝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向记者介绍。于是朝阳市公安禁毒支队当即成立研判小组,对此线索进行深入侦察,购买人北票男子娄某进入警方视线。
随后民警围绕娄某及其社会关系调查了解到,娄某毕业于我省一所化工大学的化工专业,具有多年从事化工生产的工作经验。除此之外,警方发现,娄某在网上注册了一家销售化学品的店。
警方在对娄某的监控中发现,此人每天的行踪十分神秘,周围没人清楚他在哪里上班、从事什么职业,只曾在微信朋友圈中,看过他发文“炫富”称,“厂子刚开工10多天,就赚了20多万。”
2018年12月21日,专案组根据预先制定好的抓捕方案,一举将包括娄某在内的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并当场缴获毒品甲卡西酮13公斤,管制类易制毒化学品1-苯基1-丙酮75公斤,盐酸100公斤、溴素125公斤,其他制毒原料约2吨,以及反应釜、离心机等制毒工具和设备,扣押毒资11万元。
“娄某称,看到周围的人开着豪车,住着大房,自己的生活却普普通通。自认为聪明、有本事的他,心里非常不平衡,于是动起了歪脑筋。禁不住制毒高额利润的诱惑,走上了制毒、贩毒这条不归路。
最终在2020年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一审宣判,对主犯娄某以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田某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贺某以运输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
高学历给了他们专业的技能,同时比普通人多出了选择机会,这个时候是否能经得起诱惑,对自己的人生至关重要,不得不感叹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推荐阅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