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即将来临
又到了亲朋好友各种开心聚餐的时候
餐餐肥腻满桌
顿顿荤腥不断
这个时候更要注意我们的肝脏健康
小心脂肪占领肝脏形成脂肪肝
那如何才能给“胖了”的肝脏
健康“瘦身”呢?
本期《奇妙的中医》邀请
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
肝病专科主治中医师 蔡小旗
来给大家“胖了”的肝脏减减肥
在中医学理论中,并没有“脂肪肝”这个病名,因脂肪肝与肝脏功能受损和肥胖有密切关系,所以,中医常将脂肪肝归属于“肝癖,积聚,痰浊,肥气”等范畴。
说通俗点,就是肝细胞里塞进了脂肪。就像一间办公室,原本可以舒服工作,但塞了好多杂物,导致可用空间变小,功能就会减退。
轻度脂肪肝,如同屋里的杂物还不太多,虽然有点影响,但通常还能工作;重度脂肪肝,就如同屋内塞满了杂物,难以落脚,更别提干活了;再严重就可能导致整个办公室废弃,也就是肝细胞坏死和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所以,一旦有了脂肪肝,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这种观点并不准确。脂肪肝确实多见于肥胖人群,但部分身型瘦的人群也会得脂肪肝,因为脂肪肝不一定都是肥胖惹的祸,还有以下几大病因:
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体内没有足够的载脂蛋白,无法把甘油三酯运出,就大量沉积于肝脏,诱发脂肪肝。
过分节食,过快过急减肥,往往容易产生报复性进食,诱发节食后的暴饮暴食,更会加速脂肪肝发展。现在年轻女性的脂肪肝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很多与过快过急减肥有关。
长期饮酒的人容易患上酒精性脂肪肝。据统计分析,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 5~25倍。
久坐引发脂肪肝的原因有三点——①热量过剩:久坐导致能量消耗不足,造成热量过剩,进而积聚为脂肪。②腹型肥胖:久坐容易诱发腹型肥胖,进而加重脂肪肝。③疲劳感:长时间坐着会让人感到疲劳,气血运行缓慢,肌肉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尤其是四肢的肌肉量减少或松弛,导致腰围增大、腹部脂肪堆积,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出现。疲劳感还使人不愿运动,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脂肪肝是个代谢综合征,它会导致身体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发生异常,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患脂肪肝。
身型瘦的人群因为压力大、熬夜等影响导致脂肪代谢紊乱,也可能出现脂肪肝;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家族遗传等因素也都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早期大多没有任何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觉得没有力气、容易疲劳,部分患者会有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表现。
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不想吃饭、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疾病进一步发展到肝硬化,可以出现腹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有约 50% 的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在右上腹可以触摸到肿大的肝脏。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特色优势,对于脂肪肝治疗也是如此。通常情况下,中医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体质、病因等综合因素,并通过仔细辨证,去对不同的脂肪肝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
症状:舌尖红、舌苔薄、容易生气、胃口不好。
处方: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
功效:疏肝、健脾、化湿。
症状:肝区闷痛、两肋不舒服。
处方:血府逐瘀汤。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症状:舌有齿痕、舌苔厚腻、乏力、没精神。
处方:香砂六君丸。
功效:健脾化湿。
症状:乏力、肝区闷痛、两脇疼痛。
处方:桃仁四物+二陈汤。
功效:健脾化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脂肪肝的形成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管住嘴”是改善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因此嫌弃脂肪肝患者平时要尽量避免含糖饮料,少吃油腻食物,减少肥肉、动物内脏、荤油和油炸食品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增加膳食纤维含量。
除此之外,脂肪肝患者应戒酒或避免过量饮酒,努力减少肝内多余的脂肪。
而中医常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痰、湿、瘀、毒、积等病理产物有关,多因过食肥甘或饮酒过度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等,导致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而最终形成痰湿瘀阻互结,痹阻肝脏脉络。其病位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因此,健运脾胃、祛痰除湿是防治脂肪肝的关键,所以建议大家可以试试以下代茶饮:
材料:陈皮5克、决明子15克、绿茶3克。
功效:健脾行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湿气滞型脂肪肝。
材料:生山楂10克、生麦芽30克、太子参10克。
功效:健脾、消食、化滞,适用于脾虚痰湿型脂肪肝。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01月26日晚7:00
《奇妙的中医》
海南公共频道视频号同步直播哟~
奇妙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