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望可及,不再高冷的科创更加迷人 | 人民城市科普路

政务   2024-11-06 14:52   上海  

作者:姜晓凌 刘颖颖




整合全市科普基地场地资源49家;持续推动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普成果公开挂牌;与上海报业集团海上名医、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等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进场转化、科普专场活动等相关工作;全面汇集科普视频、课程、人才、图书等资源93项……今年5月举行的2024上海科技节上,“沪科普”上海科普交易专板网站正式上线,上海市气象局宣传科普与教育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科普项目通过上海技术交易所挂牌交易。



  时间再追溯到2023年5月:在2023上海科技节上,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启动“沪科普”上海科普交易专板建设。首单科普交易——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神奇的化学科普线下课程”,以身边的化学为切入点,辅以大量趣味实验课件,以技术服务交易的方式转让给了上海科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交易额5万元,从挂牌到成交仅用了7天。而项目转化后的首场活动通过公众号对社会公开招募,在1个小时内就被“秒空”。
  要让科普面向大众,接受市场检验,就要将科普成果与科技成果联系起来,实现科普成果的转移转化,从而增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核心功能,实现科普、科创两翼均衡发展。“科普+产业”“科普+市场”,“产学研用展”一体化新理念让蒙着神秘面纱的高科技不再气质高冷,成为可望又可及的“科技风景”。

自带创新“底色”,企业科普怎么做?

  一座城市气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文底蕴和潜心打造彼此赋能的厚积薄发。科创动能澎湃的上海,正不断推动全域科创和全域科普的双向奔赴,并深深嵌入城市发展基因,为创新的靓丽“底色”增添科普的最强“底气”,从而全力夯实科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

  通过玩“消消乐”游戏,让社区老年人熟悉智能手机的操作,跨越“数字鸿沟”;在游戏中搭建发射塔、发射火箭、安排空间站实验,体验“航空人”的乐趣……当许多家长在为孩子沉溺网络游戏伤透脑筋时,专注于开发数字娱乐平台的波克城市推出了多款“科普游戏”,给游戏注入科普内涵,为游戏赋予“正能量”。这一“游戏+科普”跨界融合,将游戏的吸引属性赋予到科普工作当中,让玩家在“玩游戏”时获得更深刻的科普知识。
  如果说,政府是科普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等方式,支持科普活动的开展;那么,企业和社会组织则是科普产业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市场化运作,提供多样化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在上海加快打造创新型国际大都市进程中,这样的跨界融合层出不穷。以科普漫画创作为大众所知的“混子哥”陈磊办起了科普企业,将科普融入衣服设计、游学产品、线下“秀”场等领域,开辟出科普文创产业。他表示,跨界融合让科普以市场化思维来满足个性化的公众需求,能推动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双向发展。
  “有谁知道飞机的轮子又叫什么?”“老师我知道,是起落装置。” 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内,一群青少年在讲解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中了解飞机的起源、构造等知识,还进入大飞机飞行模拟器中体验了一把“起飞”的感觉。这座位于松江科技城的展示馆,展厅内不仅展示有硕大的国产大飞机飞行模拟器,还有零触摸电梯按钮、气凝胶隔热层宇航服、5G智能巡检机器人、3kg毛笔字机器人等140余种科创成果实物。
  这些展品都来自G60科创走廊上的多家头部企业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科普服务提升产业对前沿科研成果的认知,弥合科学家与产业界的对话鸿沟,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让原本只存在于新闻里、电视中的前沿科技,在展厅中触手可及。
  或许,我们可以用“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来形容企业开展科普的决心。但是,如果仅仅要求企业出钱、出人、出力,以公益的形式做科普,这样的企业科普做不大,也做不久。在采访中,多位企业家表示,政府主导的企业科普应当聚焦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以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融合为目标,不断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水平。

聚焦产业优势,科创科普带来啥?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上海的科创科普,是什么?是对科学家精神的弘扬?是对创新的热忱与专一?还是对人城共生的美好向往?细读“上海科创科普”这本书,不同人群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
  在青少年眼中,科创科普是日渐走热的科普研学。“当前,企业办科普已成为一种新的科普渠道,动力是宣传其所在领域的科普知识,这在国外非常常见。比如,飞利浦博物馆,虽然科普了飞利浦的企业信息,但同时也科普了光电相关的知识,成为了所在城市的旅游打卡地。如今,上海也有一些企业主动建设科技馆博物馆,后续还有很大开发空间。” 上海市科委科普与科技传播处副处长杨琳认为。
  对成年人而言,科创科普是具体而非抽象的科技前沿。作为浦东地标之一建筑的上海光源,公众可以预约进入参观,了解其实验模式,亲眼见证这束“神奇的光”的诞生;上海人工耳蜗展示基地向公众公开介绍人工耳蜗产品,并有互动产品演示;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制造基地展示了“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让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近年来,上海正引领带动更多科普设施、科普场景面向社会开放,以满足公众科普需求。这不仅让公众更加了解最新前沿科学技术,也有助于行业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实实在在地将“硬科技”化为“软科普”。
  如何用足用好产业资源,让科创知识“平易近人”深入人心?上海给出的答案是:整合产业、学术、研究、应用和展示等“产学研用展”一体化演进,通过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成功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从而显著提升科普教育的效果。

站上融合风口,“科普+产业”如何抓?

  作为一项公共事业,科普事业已经呈现出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态势。
  2023年初火出圈的《流浪地球2》,是科学与影视跨界融合的典范之作。其中,科普对影视的赋能包括内容赋能和技术赋能两个方面。剧中,科学顾问协助主创团队从2019年开始花了3年多时间,完成了20万字的世界观构架。当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一起的时候,这种互相理解的方式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科普”。
  上海的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互为动力,共谋发展。三馆合一的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通过各类展陈、科普活动,已打造出颇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成为沪上网红“打卡地”。而其“科普+产业”的市场化思路,更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近年来,上海科技馆不断拓展科普产品种类和特色,光文创产品就有400多款,销售额逾600万元。
  “创新”是不断突破科技前沿,“普及”是让公众理解创新成果,使科技创新真正进入社会,成为全社会的力量。良好的产业生态,将成为科普的内生动力。让公众主动去拥抱科技产品、科技服务,科普可以培养消费者对新技术、真技术的品鉴能力,才能推动产业发展;把企业和科学家对接起来,让企业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让科学家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才有可能用科学对产品进行变革和创新,解决企业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


来源:上海科技报社

上海科协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科学信息,享受科学生活,主张科学态度,共建科技工作者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