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第20241104期 总第123期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国行政管理》
内容版权归原官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需转载分享本文,请注明“排版/格式来源于公众号[公管学人]”
《中国行政管理》
2024年第7期目录&摘要
本期“新刊速递”推文学君为大家整理了《中国行政管理》杂志2024年第7期的所有论文,包括论文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以及论文摘要等。本期期刊目录如下:
一、行政改革(人事人才研究)
01.选拔培养具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领导干部队伍——基于德能与才能关系的分析
作者:萧鸣政1,2张睿超2
作者单位: 1.广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学院2.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德”与“才”是党政干部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强调干部选任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德”的“德能”概念、结构模型及其对“才”的“才能”的内在影响机制,认为“德能”是品德素质中能够促进个体工作能力发挥与发展的关键特征,具有对才能发挥的功效性、与职位要求的对应性以及影响作用的差异性等特征。“德能”的结构主要包括责任心、进取心、公益心、担当心四个维度,在高素质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的理论模型中,“德能”是关键,决定着建设的方向和高度;“才能”是核心,决定着建设的水平和广度;“绩效”是表现,反映了建设的结果和效度。最后,基于“德能”的结构模型及其影响“才能”的实证分析结果,为选拔培养具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领导干部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党政干部;德能与才能;干部队伍建设;
PDF全文:选拔培养具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领导干部队伍——基于德能与才能关系的分析(有效期30天)
02.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培训的供需体系研究
作者:李礼1孟俏俏1
作者单位: 1.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摘要:应急处突是领导干部必备能力,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关键途径。基于PDCA和SDCA循环理论分析,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培训具有目标时代性、方法实践性、效能关联性、流程迭代性等特征;通过对500名领导干部的实证调研分析,领导干部对于应急处突能力培训在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加强培训考核、强化培训反馈等方面有很强的现实需求。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构建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培训“4+X”供需体系,明确培训目标与工作计划,精准培训供给与落实措施,加强监督检查与质量评估,注重结果运用与问题改进,全面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培训质效。
关键词:领导干部;应急处突;PDCA理论;SDCA理论;履职能力培训;
PDF全文: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培训的供需体系研究(有效期30天)
03.干部数字素养的指标构建与评估
作者:朱仁崎1潘晓庆1应验2
作者单位: 1.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干部数字素养是干部运用数字信息和数字技术以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责、行使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所应具备的内在素质与外显能力的集合,它是数字治理能力的基础,关系到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效。基于政策文件、学术研究和专家反馈,使用因子分析法,探索构建包括数字治理与发展、数字思维与伦理、数字安全三个维度12项指标的干部数字素养评估指标体系。将该指标体系应用评估实践后发现,干部数字素养的整体水平较高,但数字安全为“木桶短板”,不同城市和级别基层公务员的数字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性。干部数字素养的提升应正确理解数字素养的工具性和价值性,注重单位培训与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应高度关注干部数字安全的教育与培养,优化完善人才开发与考评的制度机制。
关键词:干部数字素养;数字治理;数字政府;
PDF全文:干部数字素养的指标构建与评估(有效期30天)
04.国家资历框架的国际研究:现状与启示
作者:邱茜1鲍静2谢晶3
作者单位: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3.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摘要:国家资历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简称NQF)作为一种能将国家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学习成果按照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进行统编而构建的连续性的资历体系,对于融通衔接各级各类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个体终身教育与学习、推动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代表性国家资历框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国际上现有的国家资历框架划分为衔接型资历框架、区域一体型资历框架和分轨型资历框架三种类型。通过总结其成功的共性经验、分析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为什么建设国家资历框架、怎样更好地建设国家资历框架等问题,旨在为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的国家资历框架的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资历框架;衔接型资历框架;区域一体型资历框架;分轨型资历框架;
PDF全文:国家资历框架的国际研究:现状与启示(有效期30天)
05.科技人才集聚演化与区域协同治理——基于京津冀城市群的计量分析
作者:刘颖1,2王野1曹琦3,4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人才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3.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4.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
摘要:人才集聚是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我国关于人才集聚研究时间较短,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尤其是人才空间集聚与地区协同治理的互动关系不明晰最为突出。本文采用跨学科视角,通过多种计量分析方法,探究科技人才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演化规律,提炼创新科技人才集聚多层次影响因素,尝试找出集聚政策执行中的差距及其对地区协同发展的影响。以肩负着打造人才和创新高地与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双重使命的京津冀地区为例,揭示其不同城市在地区内受邻近城市影响而演进的人才集聚规律,为我国创新高地和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平衡人才集聚和地区协同治理的互动机制,对人才集聚与区域协调治理平衡,优化完善人才和创新政策,规范相关政策执行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科技人才;人才集聚;地区协同治理;京津冀;
PDF全文:科技人才集聚演化与区域协同治理——基于京津冀城市群的计量分析(有效期30天)
06.国际组织人才需求与履职能力研究
作者:赵源1李博轩1
作者单位:1.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
摘要:国际组织人才履职能力的提升对于个人和国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2017年至2023年间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发布的招聘信息,通过结构主题模型(STM)对招聘信息进行文本分析,识别出国际组织履职九项核心能力和价值观,包括正直、包容、人性、连接与协作、分析与计划、学习与发展、适应与创新、履职尽责和顾客导向。研究显示,不同工作网络对人才履职能力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经济、社会和发展工作网络对管理专业类人才需求最高,而信息和通讯技术工作网络则更注重数据分析和战略规划能力,但不同级别职位和不同部门对能力存在需求差异。基于以上发现,研究提出了我国向国际组织推送人才的对策建议,包括瞄准重点工作网络、聚焦能力需求差异、加强高校相关学科建设和加大统筹协调工作力度等。
关键词:国际组织;履职能力;胜任力;工作网络;
PDF全文:国际组织人才需求与履职能力研究(有效期30天)
二、公共服务
07.重大政策干预、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来自准自然实验的微观证据
作者:刘瑞雪1郑新业2陈佳莹1
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2.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口的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贫困人口长期跟踪调查数据库,本文以教育精准扶贫这一政府重大政策干预作为自然实验,考察了其对贫困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显著降低了贫困学生高中阶段的肄业率,显著提高了贫困学生考入大学的比例,显著改善了贫困学生高考“高分低录”现象。研究表明政府重大政策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乡村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为我国制定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人口高质量发展;经济补贴;信息帮扶;人力资本积累;
PDF全文:重大政策干预、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来自准自然实验的微观证据(有效期30天)
08.住有所居:中国城市住房保障模式的价值目标
作者:李国敏1陈政绩1卢珂1
作者单位:1.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促进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早日实现。伴随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与深化,城市住房保障模式经历了“物品化‘计划普惠型’——商品化‘市场特惠型’——民生化‘市场特惠型’”的进化转化,也形成了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供应体系,显著提高了城市住房生产效率、改善了城市居民住房水平。但由于基础性住房制度不完善以及住房保障机制不健全,使城市居民住房保障实践出现了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与难以退出、商品房价格过快过高增长等困境,使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与“住有所居”的目标尚有一些差距,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这就需要基于“住有所居”目标,变革式构建城市基本住房保障模式,完善基础性住房制度,健全城市住房保障机制,促进城市住房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住有所居;城市住房保障;价值目标;基本住房;
PDF全文:住有所居:中国城市住房保障模式的价值目标(有效期30天)
09.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提升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吗?——基于全国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作者:易承志1,2黄倩倩1,2
作者单位: 1.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摘要:明晰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化理解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仍存不足。本文基于2011-2019年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在促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效果显著且不受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政策试点效果受到土地、人口、经济城镇化水平的机制影响;政策试点效果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更明显。本文为深化认识新型城镇化如何影响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政策试点;双重差分模型;
PDF全文: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提升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吗?——基于全国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有效期30天)
10.我国医养结合政策演进及其优化
作者:尹艳红1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摘要:医养结合是我国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国独特的公共服务制度设计,其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制度创新能力,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的实践落地。本文从理念倡导、制度设计和路径优化的视角,系统梳理其提升服务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的历程和发展成效,丰富了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内涵,为下一阶段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医养结合;卫生政策;养老保障;老龄化;
PDF全文:我国医养结合政策演进及其优化(有效期30天)
三、CPA专版
1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通知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摘要:<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引领公共管理领域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务院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充分发挥参谋咨询作用,推动国家治理创新和治理效能提升,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将会同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四川大学,于2024年11月在成都市举办2024年年会暨专题学术研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有效政府治理等组织研讨交流,欢迎各界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关键词:无
PDF全文: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通知(有效期30天)
12.数字赋能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作者:匡亚林1赵蜀蓉1孟雅琪1
作者单位:1.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正>2023年10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单位《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开始加强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通过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数字赋能是实现高质量社会救助发展的重要抓手,社会救助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加强对社会救助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显著提高社会救助
关键词:无
PDF全文:数字赋能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有效期30天)
1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学术交流会成功举行
作者:纪哲
作者单位:无
摘要:<正>【本刊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7月27日,由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发起,《中国行政管理》《探索与争鸣》和《治理研究》等学术期刊支持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交流会”在舟山举行。来自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行政管理专家学者参加交流会。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
关键词:无
PDF全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学术交流会成功举行(有效期30天)
14.深切缅怀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副会长、名誉会长夏书章先生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摘要:<正>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新中国政治学、行政学重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新中国公共行政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副会长、名誉会长夏书章同志,于2024年7月24日13时56分在广州逝世,享年105岁。夏书章,男,1919年1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考入原国立中央大学政治学系,1944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立陶公共管理学院(今肯尼迪政治学院),攻读行政学研究生。学成归国后,自1947年起在中山大学任教。
关键词:无
PDF全文:深切缅怀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副会长、名誉会长夏书章先生(有效期30天)
四、数字治理
15.地方政府间数字化合作的“共识”与“落实”——一个基于复合网络的解释性框架
作者:锁利铭1,2阚艳秋1冷雪忠1,2
作者单位: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南开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
摘要:区域治理理论多聚焦于府际合作共识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府际合作的落实行动与场景。地方政府间数字化合作充分体现了多类型和多通道的合作特征,为理论拓展提供了现实场景。本研究将府际合作网络进一步区分为架构与流动两个关系属性,并将其引入府际合作的制度性集体行动模型,构建复合网络的解释性框架。基于此,文章选择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中“跨省通办”改革实践为观察对象,识别其中“架构+流动”机制的现实表现与属性特征,并结合细化后的府际合作理论框架,重新诠释其“共识+落实”的合作网络机理。
关键词:府际合作;复合网络;ICA框架;数字治理;跨省通办;
PDF全文:地方政府间数字化合作的“共识”与“落实”——一个基于复合网络的解释性框架(有效期30天)
16.“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基层数字形式主义的敏捷治理——基于广东省佛山市X区填表报数系统的案例研究
作者:康伟1,2周润2曹太鑫3
作者单位:1.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2.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3.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破解基层数字形式主义已成为学界重要议题,既有文献从应用多样化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进行了研究。本文应用敏捷治理理论,从“技术-制度”互构视角,基于案例探讨基层数字形式主义的破解之道。广东省佛山市X区填表报数系统经历了技术嵌入与制度重塑的双向互构历程,旨在实现以“灵敏感知-快速响应-柔性运作-调适提升”为特征的敏捷治理。研究拓展了敏捷治理理论,展示了“技术-制度”互构共同驱动敏捷治理的动态演进逻辑。
关键词:数字形式主义;“技术-制度”互构;敏捷治理;基层治理;
PDF全文:“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基层数字形式主义的敏捷治理——基于广东省佛山市X区填表报数系统的案例研究(有效期30天)
17.合乎伦理的数字政府建设:准则与实践的复合视角
作者:张红春1杨欢1
作者单位:1.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伦理实用主义途径,本文从形而上的伦理价值准则和形而下的伦理实践复合视角建构数字政府的伦理体系,回答数字政府建设应该追寻何种善以及如何实现善的关键问题。理论分析表明,数字政府建设是政府、数字企业、社会公众共同缔造的过程,是“治理组织-资源-技术-结果”的全面转轨,蕴含着数字民主、公平、安全和效能的核心伦理价值诉求。实现这些伦理价值仰赖于数字政府建设多元主体对各自道德义务的明晰,其构成了伦理准则层面的行动要求。在形而下层面,伦理从价值准则走向实践依赖伦理应用机制的建构,可以通过柔性的数字政府伦理教育、伦理咨询以及刚性的数字政府伦理审查、伦理商议、伦理评估和伦理治理等机制并济,推动合乎伦理的数字政府建设。
关键词:数字政府;政府伦理;数字伦理;公共伦理;公共价值;
PDF全文:合乎伦理的数字政府建设:准则与实践的复合视角(有效期30天)
18.数字化驱动外部化:餐饮服务安全监管模式的变革逻辑
作者:赖诗攀1肖大卫1
作者单位:1.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政府职能外部化和治理手段数字化两种变革潮流交织形成的政府线下监管、政府线上平台监管、线下餐饮服务平台监管和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监管四种模式,构成了我国餐饮服务安全监管模式变革的整体图景,深刻影响餐饮安全监管的方式与效能,但其变革逻辑仍待解释。对监管法规和实践的研究发现,监管者激励、监管信息获取和惩罚实施三大交易成本的差异,塑造了各监管模式承担的监管职能。以政府线下监管为参照,单独的外部化(线下餐饮服务平台监管)和单独的数字化(政府线上平台监管)分别因过高的监管者激励成本和监管信息获取成本,难以承担实质性监管职能;而数字化和外部化交织的网络餐饮服务平台提供的技术便利和市场激励,降低了平台内商家经营资质和经营行为的三大成本,因而可以承担部分实质监管职能。结果表明,与驱动政府职能内部化的传统技术变迁不同,餐饮服务平台的数字化为政府监管职能的外部化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数字化驱动外部化”的技术变迁新效应。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政府职能外部化;治理手段数字化;交易成本;
PDF全文:数字化驱动外部化:餐饮服务安全监管模式的变革逻辑(有效期30天)
19.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再提速” 中国银联以“税费同缴”产品助力多地政府部门打造便民利企“新窗口”
作者:李志
作者单位:无
摘要:<正>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工作。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试点改革事项中第86项要求“实施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纳税费一网通办’”、“税费、登记费线上一次收缴、后台目动消分入账(库”,首批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2022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改革效果,推动全国营商环境整体改善,非试点地区借鉴参考实施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费“一网通办”。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政策要求,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办税缴费需求,助力政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2021年9月,中国银联发挥自身平台优势,聚合税款缴纳、非税收缴、消费交易等多项支付能力打造了税费同缴产品方案,并首次在安徽六安市上线,得到外界好评。后续国家自然资源报、中国不动产官微等媒体分别对重庆、深圳、北京、厦门、湖北等多地税费同缴业务应用案例进行了报道, 山东等地地方召开了发布会进行大力宣传。
关键词:无
PDF全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再提速” 中国银联以“税费同缴”产品助力多地政府部门打造便民利企“新窗口”(有效期30天)
(本期整理:向日葵)
(本文编排:学君)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阅读更多新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