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简单”的科研:探讨套路背后的深层思考与真实挑战

学术   2024-10-11 16:54   上海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阅读文献几乎是日常必修课。大家是否曾有这样的体会:翻阅文献似乎并不困难,哪怕是一些顶尖期刊的文章,看多了某个领域的研究后,提炼出其“套路”并不是什么难事。受过科研训练的人,通常在接触一个新领域时,几篇文章就能理清研究的基本思路,明确每一步该做什么。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科研不过是一些创新性更强、工作量更大、技术更新、临床意义更显著、叙述更吸引人的研究,就像美食家未必需要会做饭一样。但问题是,作为科研人员,我们常常身兼审稿人和一线研究者的角色。


如果你曾参与过科研工作,应该明白,顺利进行研究的情况并不常见。许多人在研究过程中遭遇了数不胜数的困难,以前学到的套路往往派不上用场。科研与烹饪截然不同,做饭只需按照步骤将食材依次处理,而科研的过程则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实际的研究中,除了面临仪器和试剂无法获取的问题,我们又有多少次的结果是如预期般理想的呢?真正的科研工作往往涉及大量的未知因素和挑战。尽管我们学习了许多积极向上的“套路”,但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观察、思考、质疑现有结论的能力似乎愈发稀缺。尤其是在数据分析上,如何判断结果与预期不符的原因(是方法问题还是结果本身就是阴性)以及如何基于现有数据(例如组学数据)设计后续实验,这些都是科研人员常常会遇到的难题。无论是简单的Western Blot实验失败,还是如何将现有数据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问题都极具挑战性。


听说过一个极端的案例:有些研究团队在项目启动前,连论文的框架和图表都提前规划好,甚至连期刊都已经选择妥当。他们的思路就像按照建筑设计图纸来进行实验,只需填补实验结果。


有些人会问,如果实验结果无法支撑预期怎么办?据说有的导师可能会埋怨学生能力不足,当然,这里面也有实验方法本身可能存在问题。但如果实验结果本身就是阴性呢?模块化的思维方式在入门阶段或许有其价值,但若想深入研究,大家都应该反思,这样的做法可能导致许多潜在的漏洞和问题。


我们常说“让科研回归科研”,其实是在强调科研思维的重要性。掌握科研的一些基本套路可能只需要阅读大约十篇文献,花上一个月的时间,但培养真正的科研思维则需要多年的积累与学习。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组学研究中,发现有300个差异基因,接下来如何筛选基因就成了关键。大家是否知道该如何挑选呢?


挑圈联靠
关注挑圈联靠,生信全知道。小白生信作图,看挑圈联靠;不会写R代码,看挑圈联靠;数据库不会用,看挑圈联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