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1910年-2005年),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本文所谈的过日子与过渡心理,看似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再普通不过的生活态度,细想之下却触及了中国文化中最底层的文化心理,即:模模糊糊,马马虎虎,顺应天命,被动地承受年岁的轮回。
本文写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元旦,彼时国人已初历现代化,且困于战乱之中。今天中国已经丰裕富强,但文中所说的“过日子”“过渡心理”“被动承受”的心态却依然在我们心理的深层激起回响。
📌
推荐关注
我时常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既不痛痛快快地活,却又不爽爽快快地死,不生不死地蛰伏着有什么意思?当我耳边听到大家在说“过年”时,才恍然领悟了我们古老文化中沉痼似地积着个牢不可拔的“过渡心理”。
▌根深蒂固的过渡心理
在日常的用语中,生活就是“过日子”。逢年逢节大多希望如轻舟已过万重山一般又轻快又不留恋地度过了我们这一辈子的生命。
假定命运不好,一路没有好风,这一堆日子怎样打发开,自然会成为一项使人度日如年的担负了。
可是这种人却从不想自动地把重荷卸下来休息一下,或甚至直截了当把它抛入深海,他们似乎很认真地把这个担子看成了无可奈何的累赘,做人是一项责任,是一种不必有权利的义务。
每过一节,每过一年,不免自相庆幸,好像远征队伍又攻克了一个城市。要不然为什么我吃年夜饭而不吃年中饭?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我们的得意处不是在结束了一场事务,所以除夕才值得我们的欢宴么?新年对我们似乎是另一个沉重任务的开始,习俗上不是常用禁食、不会客等淡漠的心情来接受的么?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过日子”的生活态度若是细细加以分析,实在既不是厌恶人生,甚至也不能说对人生取什么消极的反应。
若是一个人觉得人生是个痛苦,他若不喜欢痛苦和不相信痛苦是得到快乐的手段时,人生对他也就失去了引诱,于是假若他有一些勇气的话,自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舍弃这个累赘了。
求超脱的人决不能拖着得过且过的过渡精神,他在白茫茫一片的雪地里,看不到埋伏着的火山;他在汹涛滚滚的大海中,望不见万花竞艳的岛国,他应是死了心的,他有的是厌恶和消极,求个“一切皆无”。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抱着“过渡心理”的多少要存几分侥幸之心,我说他心存侥幸,因为他虽则不对光明的来日绝望,但是他却并不积极去追求。
“过日子”不是消极而是被动。年来了就过年;节到了就过节;孩子生出了,就养孩子;官运来了,就做官。既不积极地求,却又不消极地避,一切都接受。要是来得好,是这样;来得不好,也是这样。生也如此,死也如此。
我常说若要明白中国文化的特性,我们必得借鉴于植物,植物不择地,随处而安;植物不择时,春荣秋枯。
中国人讲顺,就是接受一切,不择地择时,更不择命。我们并不需要一个虚设的天堂,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做好人。我们可以为自己预备寿材,为自己选定墓地。
我们可以看孩子们不断入世,弄到穷无立锥之地,既无柏拉图之理想国,亦无但丁的地狱,有的是一堆过不完的日子,一年一节地度过去,自己辞世了,儿子们随着再过。“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在这个最紧张的抗战年头,大家更充分地表示了“过渡心理”,这是外国访问团永远不会领悟的一个谜。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不能痛痛快快地活,不如爽爽快快地死
Enjoy life一句是译不出的,也不易为中国人所了解的。我们是老和尚在古庙里暮色沉沉中撞着铜绿的晚钟,他怎能梦想有少女们在红日初升晨曦缭乱里放声髙歌?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在她们人生是个难得的机会。想!在这个悠悠无垠的大宇宙里怎样的侥幸而我有这瞬息的存在。生命既不可久,何必求它淹留,只要能在这瞬息的存在中充充分分地活它一下,也就不辜负上帝给我这一点恩惠了。
不久我又得还到这无知的大地,再来时不知在哪时,要是在这一生虽有了做人的机会而并没有痛快地做个人,不是一件最可遗憾的事么?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伦敦市繁华的中心叫Piccadilly,我想若把它译作“片刻蝶恋”就很能表示他们那种不放松人生的态度了。
伦敦的居民一星期只吃一个鸡蛋,若问他们痛苦不痛苦,他们一定回答说:“是呀,这是痛苦。”
若是再问他们为什么忍受这痛苦,他们一定说:“我们是用痛苦来结束痛苦。我们为了要每天有吃不完的鸡蛋,所以现在得一星期吃一个。”
这个逻辑正确不正确我们且不问,可是骨子里他们是有着“吃不完的鸡蛋”的梦想,他们不肯马马虎虎过一辈子,要活个痛快。
因之,平日似乎是无愁公子的美国青年,一上战场顿时会变成了无敌的飞虎。他们不但要痛快地生活,也知道痛快之来却时常以痛苦始。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我们怎样呢?有多少人不在等待胜利?谁不像冬天的蚊蟋蛰伏着,盼望春雷一动?谁不是枯凋的野树,在冷风里抖动,专待春光再临。
自然,春雷终究是要动的,春光终究是要来的,但是春来了还是要去的,除非我们能创造我们的春天,这春天才是自己的,才是可以留恋的,才是可以保留得住的。
本文由公号哲学之路编辑发布
“不能痛痛快快地活,不如爽爽快快地死”!哪一天中国人能了解了这一句话,他才能在这世界上做自己的主人。这时候我们的欢宴将不在除夕,而在元旦。
精品推荐
给大家强烈推荐一套“口碑爆炸”的国民杂志——被誉为“知识精英的枕边读物”的——人民日报主办的《国家人文历史》。
精品推荐
我们已经连续三年推荐《国家人文历史》,不少朋友跟着重拾历史的魅力。
有读者已经订阅5年,一期都舍不得扔。
为什么一本讲历史、人文的杂志,会这么备受推崇?
这份杂志,被许多人誉为“知识精英的枕边读物”,它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无数专家、学者、知识青年心中的“良心纸媒”。
全年24期,每期策划一个专题,囊括古今中外,覆盖考古、文物、艺术、建筑、文学、电影、自然、地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任意翻开其中一本,话题之广,主题之深,都足以让你的大脑充血。
《消失的她》爆火,就拓展梵高等世界艺术史,《狂飙》热播,给你讲解孙子兵法。
《封神》上映,它就从上古神话到新中国,把5000多年的中华历史拆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
从苏轼的朋友圈、典籍文物,到空间站、人工智能,它内容广博,细数影响世界人类文明的100个历史瞬间。
不能出门的日子,跟着李白去旅行,从李白少年求官、散尽千金的诗意一生,到群星闪耀的盛唐史、地理图鉴、古今名画......
每一本都能挖掘无数有趣的知识,处处充满亮点,拿到手就放不下~
不仅以全球视野看中国历史,也紧跟热点,以中国眼光看全球历史进程。
海量珍贵的图片史料,再现帝王真容、名人风采、文人墨宝、出土文物,还原经典历史瞬间。
打开它,就像开启了中华上下5000多年的长镜头。
为了保证这套书的专业性,整个编辑团队都是由名校历史系教授、文史学家、学者……组成。
而且为了还原尽可能客观、真实的历史,整个团队可以花费数月时间,研读文献,查找史料。
许多学者,甚至会在提前1年的时间,收到《国家人文历史》的专题约稿。
这一次,《国家人文历史》给大家带来了超值满满的福利:
特惠大促:原价780元/年,现在订阅只要425元/年。2025全年12个月,共24期,每月2期,月底包邮到家~订满一年,另外再加赠两个月期刊!
平均算下来每天只要一块多,就能收获一整年紧跟时事,专业、丰富、有质量的阅读乐趣,太划算了,喜欢的朋友抓紧下手吧~
不管是送亲人,还是送朋友,都很体面又有意义。
《国家人文历史》 2025全年订阅特惠 另外再加赠两个月期刊(4本) 还赠送价值200元定制保温随行杯+诗人文艺帆布袋 ▼ 一整年的人文历史熏陶 让你的生活,更有温度和质量 原价:780元 限时特惠价:425元 (领券之后更有惊喜优惠) 出版社直发 正版书籍 放心购买
特惠大促:现在下单的用户,享受价值200多元的三重好礼:
赠礼1《国家人文历史》杂志订阅满全年,额外加赠2个月期刊。
也即,现在订阅2025全年的杂志,额外再赠送两个月的期刊(4本)
另外,还独家送出价值200元的2大赠礼:
赠礼2《国家人文历史》定制保温随行杯
赠礼3 诗人文艺帆布袋(图案随机)
超值优惠+赠礼,仅限本平台!
因为这是我们特地向出版社争取来的!
每天只要一块多,就能收获一整年紧跟时事,专业、丰富、有质量的阅读乐趣,太划算了,喜欢的朋友抓紧下手吧~
《国家人文历史》 2025全年订阅特惠 另外再加赠两个月期刊(4本) 还赠送价值200元定制保温随行杯+诗人文艺帆布袋 人民日报社权威主办 大浪淘沙的精品杂志,知识精英的枕边读物 每月2期包邮到家
原价:780元 限时特惠价:425元 (领券之后更有惊喜优惠) 现在下单 还有独家赠品+赠送2个月刊物 立即抢购
(出版社直发 正版书籍 放心购买) (若需要开发票请备注留言)
@哲学之路公号始终致力于精选优质文章,相信思想的力量,拒绝贩卖焦虑,以有价值的阅读,有意义的思考,遇见不一样的观点态度,看清社会与人性的复杂和纯良,成就更美好的人生。长按识别二维码赞赏,支持我们一起传播更多优质内容。
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553660332
📌 推荐关注
现在关注“思想潮流、世界人文历史”公号:
回复“福利”,即可免费获取人生最值得阅读的30本书
回复“免费资源”,即可免费获取北大清华复旦武大等名校的文史哲艺术精品课程
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553660332
推荐关注
现在关注“思想潮流、世界人文历史”公号:
回复“福利”,即可免费获取人生最值得阅读的30本书
回复“免费资源”,即可免费获取北大清华复旦武大等名校的文史哲艺术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