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不会有增上生的果位出来
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爱护他人
在六道轮回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投生增上生、不堕三恶趣,这点是取决于我们对众生的态度,如果我们对众生好,我们就不会堕三恶趣,我们就可以获得增上生的果位。
如果我们不想再轮回,我们想要脱离轮回、要想成佛,这个追求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对众生好,我们就可以脱离轮回,我们就可以成佛。如果我们对众生不好,我们就没有办法脱离轮回,也没有办法成佛。
所以要不要对众生好?取决于自己的追求,如果想得到轮回里面一些好的享受,那就要对众生好。想脱离轮回,还是要对众生好。
所以,就眼前对轮回受用方面有追求的话,也必须要对众生好。究竟来说,自己要解脱、要成佛也是一样,也要对众生好。不管是眼前还是究竟,对众生不好的话,自己都要吃亏。
不用说来世,就连今生、当下我们内心里面对众生有一颗爱的善心,没有那么自私的时候,首先自己面对的烦恼就减少了很多,当下自己就感到十分舒服。
这个的结果、我们的言行出来的时候,旁边的人也会感受到,并给予回报的时候,整个一个温柔的环境就出来了,也很舒服。
所以,不单单龙树菩萨讲的轮回中增上生和究竟的果位,就连非常短暂的今生里面,我们要幸福的话,生活中也是不要那么自私,对旁边的人也要有一个关心的心态。
龙树菩萨在《释菩提心论》中所讲的意义,就是虚空祥尊者说的“谓由爱他执,成办利乐”的结果,于轮回里面也能获得增上生。
《释菩提心论》云:“世间善恶趣,其爱非爱果”。
非爱果指三恶趣,爱果是指增上生善趣果位。这两个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爱护众生,作利他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五戒,五戒的基本是什么呢?
基本就是:爱护他人的命,这就叫不杀生;爱护他人的财,就叫不偷盗;不要伤害他人的感情以及依感情所得的幸福,就是不邪淫;这三点对世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欲界人重视的就是自己的命,自己所受用的财,然后就是感情这三个。
不单单这些,人需要把自己的头脑用在究竟上面,要为生生世世去作准备。因为我们投生为人,得到这个人身是非常难得的,并且只有得到人身才有机会为未来去作准备,其他的身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所以得到人身也有他特别的一个责任:要为未来生生世世上面去作准备。怎么做才算是最好的准备呢?要修行佛法,修行佛法的时候不可以有障碍,这个障碍就叫大妄语。
所以大妄语是什么呢?“大”的意思是指:不是一般的骗,而是骗他来世的方向,这就叫大的骗。所以,当我们对一个真正在为未来世大的方向作准备的人行骗的话,这就叫大骗、大妄语。
所以在这上面也不能伤害他们,因为人身最大的价值就在这里,不可以害他们。从这四个方面,人身真正的价值就认出来了,我们要爱护他。所以,受五戒就等于是爱护他人。
有的人问怎么受戒?怎么持戒?平常看自己的命有多重要,一样的眼光去看待别人。
比如,自己觉得这个东西不能吃,对健康不利,一样,用这种心去对待别人。自己吃饭的时候,要求碗要洗得多干净,勺子要洗得多干净,一样,你对别人所用的碗和勺子也要一样的要求,胡乱洗洗应付就不对。
平常生活中,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好的东西留来招待客人,比如,家里来了客人,随便找个杯子,泡自己认为不好的茶给客人喝,而自己喝的是好茶,这样做是不对的。
你把自己的命看得有多重要,用一样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这样做就是修行、就是守戒,守戒就是这样子。一样的,对自己的财多重视,对别人的财也要一样重视;对自己的感情多重视,对别人的感情也一样要加以重视;对自己修行上多重视、多照顾,一样,对别人也要这么重视和照顾;别人修得不对也好,没有修也好,这些方面都要尽量给予照顾。
如果这样子做,你来世也会有一个好的人身,好的一个命,好的一个财,好的一个感情,顺缘具足。
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修行环境肯定会出现。所以,从五戒开始我们就可以理解:佛法确实是爱护他人的一件事情。
可以这样理解:五戒是跟什么有关系呢?五戒好好做,就可以有增上生的果位出来。所以,我们会不会有增上生的果位出来,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爱护他人。
此生你都以爱他、利他、同情他的心来待人接物,即使你不想投生增上生的果位,最终你还是会得到增上生的果位。
当然,我们爱他的时候,内心里面不爱他的这些因:贪、我爱执等,这些也把它连根拔掉的话,连流转轮回也不出现,就会远离轮回。所以,爱他、利他的心完全生起来,把自私、我爱执的这些心从根拔掉的话,就可以获得解脱。
所以解脱跟爱他有没有关系?有!也是有关系的,而且彻底的不会害他。不单单彻底不“害”而已,利他方面做得更好,越来越好的话,那就是大的菩萨行,后面就有圆满佛陀的果位出现。
所以《释菩提心论》里讲:若无上佛位,且依有情得。佛陀的果位也是从对众生的爱护中出现的。虚空祥尊者也说:谓由爱他执,成办彼等一切利乐,生增上生及决定胜,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相反的一面,舍有情的话,就没有佛陀的果位,也没有解脱的果位,也没有增上生的果位,并且什么不好都会出来。虚空祥尊者说:由舍有情,生一切衰损。它的根据就是《释菩提心论》。
我们也要像龙猛菩萨这样来思维,不管轮回阶段要得好的受用也好,想脱离轮回、解脱、证得究竟的果位也好,都是要对眼前的这些众生要好好对待,要生爱他的心,做利他的行为。
这是龙猛《释菩提心论》里面说的,也等于他就是这么来思维的,我们也要这样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