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和小米均属北京区域内比较伟大的科技企业。它们差不多同时进入汽车领域。但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何在?
小米汽车很成功,预计年底可完成汽车产销13万辆,创造单一车型突破10万+时间最短记录。目前依然处于排队竞买状态。小米推出的超跑和YU7,同样引起热议、市场前景光明。
百度汽车机器人极越的命运就比较悲催。12月13日下午,百度、吉利发布“关于极越汽车的联合声明”,表示将解决员工社保缴纳、离职善后问题,维护用户车辆正常使用。这等于宣布极越汽车半途夭折。
同样是京科企,同样同时进入造车领域,为什么百度不能复制小米的成功呢?
我认为,这与二者成长经历、基础禀赋、战略支撑不同有很大关系。
百度无疑是十分成功且贡献巨大的科技公司。它 的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导航地图、通用(文小言)和应用大模型等,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它缺乏小米长期积累的硬件生产经验。
小米造手机15年,一直处于成功发展状态。借助手机的成功,不断拓展生产领域,先后进入电视、空调、洗衣机、智能穿戴、机器人等生产领域并大获成功。期间,积累了设计引领、资源集成、众筹生产、民本铸魂等经验,迅速成为深入人心的家用品牌。在此基础上,果断进入纯电动汽车生产领域,并集合其智能家居体系,推出“人车家全生态”理念,短短三年,在全国乃至全球部件生产商的大力协同下,就成功推出了绝对优越的小米汽车,一鸣惊人。
由于百度缺乏硬件生产经验,其进入造车领域就只能寻找整车制造商作为合作伙伴。它选择了有制造经验的吉利,需要智能化的吉利也选择了它,二者双向奔赴。但是,二者都有“嫡子”,都无法专注极越生产。吉利有领克,百度有包括智能搜索、大模型在内的人工智能,还有一个阿波罗自动驾驶。这就让极越成为了庶子,姥姥不疼、爷爷不爱。吉利不舍得烧钱,百度不怎么投入,怎么可能干好?
种种迹象表明,小米可以成为综合生产商,而百度只能做方案提供商。百度就是搞软件、吃“软饭”的,它的大模型的应用在中国高居第一位,自动驾驶方案全球第一,就是明证。由此,极越失败对于百度来说并非多么了不起的坏事,丝毫不影响它作为比较伟大的人工智能方案提供商,继续高质量发展。
如果百度继续进军汽车制造领域,它可以效仿华为做法:造魂不造车。品牌系列可以是百度、千度、万度、亿度等,将华为无力合作的车企团结起来,搞度系列。阿波罗自动驾驶走的不就是华为之路吗?
我还是那句话,中国需要华为模式,也需要小米模式。百度作为方案提供商走华为模式,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