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秦山核电,看完后点亮在看吧~
2025年是我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也是秦山核电开工建设40周年。作为我国核电事业的“红色根脉”和“红船”,秦山核电不仅承载着落实国家能源战略的历史重任,也是推动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舞台。四十载,正芳华,我们设立“国之光荣40载”专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带您走进波澜壮阔的核能发展史,一起回顾秦山核电建设发展的历史瞬间,讲述那些自主创新、融合发展的故事,感受中国核工业人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情怀,以及对勇做新时代核电领跑者的执着与坚守。
1996年2月1日,再过半个多月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嘉兴,平湖。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第三届第二次董事会就在这滨海小城召开了。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与会的人们并不轻松,脸上也看不出来过节的喜气,只有凝重和焦虑。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确定总投资148亿元的秦山二期能否“按时开工”的问题。因此,这是一次关系到秦山二期前途命运的会议。这就是秦山核电历史上著名的“平湖会议”。
从1986年1月到1996年1月,秦山二期的工程准备,已经整整用去了十年。这十年,有两件事对秦山二期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一是1986年4月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要不要继续发展核电”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争论焦点,秦山二期是继续干还是下马?是采用引进项目还是自主建造?一直争执不休,导致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几乎无法进行。二是1989年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经济制裁,秦山二期工程建设在招投标、设备与技术标准等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据说,在这次会议之前,作为控股单位的大股东中核总已经多次讨论,认为秦山二期工程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实现核电建设国产化、保存核工业队伍和核技术力量都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我国当时的情况,建议工程在1996年6月1日开工。围绕着是否在6月1日“按时开工”这一关键节点,平湖会议的与会者争论得十分激烈,面红耳赤,会议开得十分艰苦,也十分纠结。
会议伊始,张华祝说话了,直接向制约工程开工的“瓶颈”设计总包单位发问:“二院,你们认为图纸什么时候出齐?”通过激烈招标竞争获得工程设计总包院的核二院无言以答,同为设计分包院的核动力院、华东电力设计院也选择了沉默。
不是不敢回答,而是真的太难了。不是主观上不作为,而是客观条件制约了作为。
会议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过了一会儿,有人说话了。大家扭头一看,是核二院副院长倪武英。他操着一口吴侬软语,不紧不慢地说:“我认为开工条件尚不完全具备。按照常规要求,核电站工程要在主设备合同生效后18个月,施工图设计完成60%以上才能开工。而秦山二期工程的蒸汽发生器、汽轮机等主设备合同现在还没有生效,反应堆厂房因为缺少主设备载荷无法进行结构计算,施工图设计也没办法进行。目前,所完成的设计施工图仅达总数的6.8%。在这种情况下开工,势必造成千军万马等图纸的后果。”
核二院作为秦山二期工程的设计总包院,承担着重要的设计工作和对分包院的协调联系工作。倪武英知道,这项工作的复杂、繁琐和艰难。秦山二期工程共有300多个系统,分包院核动力院和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近90个系统和6个子项的设计工作,其余220多个系统和85个子项的设计工作都由核二院承担。
很快,就有人提问:“说条件不具备,那要等到什么时间才行?”
接着,又有人说:“图纸不能满足开工条件,跟设备的多国采购有关。可是,再拖下去,情况会有什么变化谁能预料?”
“现实已经不允许再等了,只能先干起来,让设计单位多克服困难吧,慢慢适应,逐步完善……”
“你不开工,永远不知道哪对哪错!”
“只有在‘上’的过程中,对图纸的认识才有可能不断完善。”
“你说等图纸差不多到位了再开工?等几个月?未来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而且在等的过程中,前面的既定因素也会发生变化。”
的确,力主开工的人,不是不讲科学,不是不讲实事求是,而是缘于太了解国情了
在完成的设计施工图仅达总数的6.8%的情况下,听到大家依然主张按时开工,倪武英就不再强调设计的困难了,也在大会上作了表态:“服从会议决定。”但是,他心里最担心的是—对投资148亿巨额的工程项目,决不能有半点儿疏忽。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可是时间不等人啊!
“我认为,这个时间安排必须进行调整。”就在这时,会场上有人说话了,声音铿锵有力,似乎不容置疑。大家抬头一看,说话的是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主管基建工程的副总经理刘明涛。刘明涛清了清嗓子,说:“我说时间安排必须调整,有一个前提,就是保持总工期72个月不变,只是将土建工期由25.5个月增加4个月,调整为29.5个月,而安装、调试时间相对缩短一些。”
一石激起千层浪。刘明涛的意见立即在平湖会议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大家各持己见,相持不下。这时,有人悄悄地劝刘明涛:“这是上级已经定好的,如果不行,先就这么干着,到时再调整调整也是可以的。”谁知,刘明涛湖南“蛮子”的脾气来了,强烈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甚至轻轻地拍了一下桌子,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说:“我认为,这是关系到整个大局的问题,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带来四大严重后果。”说到这儿,他站了起来,声音也提高了八度,掰着指头说:“其一,这个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计划,缺乏指导意义。其二,后面安装工作和设备供应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安装人员进场了,设备到货了,怎么办?其三,大量资金被提前支付,多付利息。其四,计划会被一拖再拖严重影响士气。”这一二三四,刘明涛说得句句在理,四大严重后果都扎在心上。会场顿时安静下来,人们似乎只听到自己的呼吸。连吸烟的人,也下意识地把香烟从嘴巴上移开,任凭烟圈袅袅。大家都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在听一场演说。
接着,刘明涛十分冷静地说:“说句实话,秦山二期6月1日按期开工,是需要我们有一点冒险精神的。但是这种冒险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石上。有些同志可能不十分清楚,但我是管这个的,我基本上是清楚的,我不坚持,就是失职!”大家听刘明涛这么一分析,讲得确实有理有据,基本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一份极为独特的二级网络施工进度表产生了—土建29.5个月(延长4个月),安装25个月(提前压缩2.5个月),调试15.5个月(提前压缩1.5个月),总工期72个月保持不变。
的确,这是一张具有挑战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践最有说服力,经过两年多努力,土建工期比29.5个月提前了5天完成任务,可见刘明涛工作水平之高、计算之精准,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耿直坦荡、敢于担当的人。
“好!为了核电国产化事业,那就走一步险棋吧,计划不变,秦山二期6月1日按时开工!”张华祝当机立断。说着,他拿起笔来,第一个在平湖会议的会议纪要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掌声响起来了!
这是核工业人为自己的勇气和担当鼓掌,为艰难的中国核工业国产化鼓掌!
1996年6月2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时任国家核安全局局长黄齐陶向于洪福颁发“民用核设施建造许可证”。出席开工典礼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按下混凝土布料机启动按钮,为秦山二期1号机组反应堆厂房浇筑下第一罐混凝土。李鹏总理发来贺信说:秦山二期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发建设核电厂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7年3月23日,2号机组反应堆厂房浇筑第一罐混凝土。
秦山二期由此迈出了中国核电国产化重大跨越的第一步。
责编:张诗洁 一审:张诗洁
二审:邵帅 三审:田桂红
每日一学
福利来啦!
秦山核电“铁杆粉丝”看过来
为了回馈大家一直以来
对秦山核电的支持与关心
小编连夜为大家争取到了
重磅福利!
公众号后台设置
阅读榜、点赞榜、分享榜、在看榜
每月15号、30号
将从各榜单前10名中
随机选取10位幸运粉丝
送上科普文创1份
活动小贴士:
转发、点赞和在看微信推文,可累计互动数,提高榜单排名。
活动以截止每月15号、30号12点的榜单为证明,每月16日、次月1日公布幸运粉丝名单。
互动越多,奖品越多!快来领取吧!
本月点赞、在看TOP3
喜讯!秦山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潜荣获中核集团首届“担当作为好干部”
秦山核电2025年新年贺词:同心协力勇领跑 追求卓越再出发
嘉兴市委书记陈伟调研秦山核电